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演義》五大頂級謀士?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讓人欽佩

《三國演義》五大頂級謀士?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評價讓人欽佩

第五名 龐統

《三國演義》中唯一可以與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相媲美的就是龐統了。龐統,字士元,襄陽人。是襄陽地區大名士龐德公的侄兒。龐德公對諸葛亮和龐統的才能都作常讚賞,稱諸葛亮為卧龍,龐統為鳳雛,都是當世俊傑。名士司馬徽亦曾說過:「卧龍風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龐統之死在於計謀未能得到全部施展,如果在涪城之會的時候,劉備摒棄所謂的仁義,狠下殺手,早就除掉了劉璋,西川唾手可得,何用折損張松,何用折損龐統?難道長得丑就這麼命苦么?

第四名 司馬懿

當曹操死後,一個無比廣闊的舞台就展示在司馬懿的目前,讓他隨意的發揮。

在三國這個戰爭不斷的年代中,司馬懿在亂世中想做成就一番作為,心繫天下百姓「常慨然有憂天下心」,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馬懿的才華在少年時代就表露出來了,史書上這樣評價「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能知人善任的楊俊也說他將來不凡,如真如此,出任過大都督,太尉,太傅等職。

後來,全權掌管朝中大權,死後更被追封為宣王和宣皇帝。不僅司馬懿出名,他的兒子司馬昭,孫子司馬炎更是推翻魏元帝自己稱帝。「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有什麼心?當然是謀反之心,他的孫子司馬炎完成了父業。

第三名 賈詡

賈詡不僅僅是一個惡棍謀士,還是一個很出人意料的惡棍謀士。宛城之戰,張綉用賈詡瞞天過海之計,先降後叛,大敗曹操。後又在賈詡的勸說下再次出人意料的舉軍投降曹操。

當時張綉問:「袁強曹弱,又與曹為仇,從之如何?」賈詡說:「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由此可見,賈詡有極強的逆向思維能力和揣度人心的本領。難怪後來曹操竟然和他攜手笑語:「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第二名 荀彧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稱號。所謂王佐之才,就是「輔佐君主成就王業的人」。

從理性出發,從現實出發,荀彧清醒地認識到漢不可為,於是他擁護曹操重造天下的大業,並建立了赫赫功績。同時,他與舊王朝之間在情感上又有藕斷絲連的聯繫,封建倫理綱常禮教的陰影亦籠罩在他的心頭,讓他難以掙脫。

第一名 諸葛亮

蜀漢人口不過三國十分之一,在諸葛亮時期基本是壓著魏在打。曹魏在秦嶺前線堆了十二萬人,還不停從中原調兵調糧。內政方面,諸葛亮不在首都,身後秩序井然。曹魏東吳這個時期都是政變此起彼伏,曹操沒死幾年,大權就不在自己家族手裡。評價一個人,要看他手裡有多少張牌,也要看他能打出什麼組合,要看同時期他的對手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孝庄的臨終遺言揭示了她與多爾袞的真實關係

TAG:搜狐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