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追蹤超越人類智慧的遠古遺迹:英國巨石陣之謎

追蹤超越人類智慧的遠古遺迹:英國巨石陣之謎

在英格蘭威爾特郡的索爾茲伯里平原上,矗立著一組奇特的巨石陣,巨石陣的主體是由100塊巨石組成的石柱,這些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石陣的外部是環形的溝和土崗,直徑約90米。土崗內側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這些坑呈等距離分布,裡面填滿了夾雜著人類骨灰的灰土。坑群內豎立著兩排殘缺不全的藍砂岩石柱。其中最壯觀的部分是石陣中心的砂岩圈,由高4米、寬2米、厚1米、重達25噸的30根石柱組成,上面還架有橫樑,形成一個封閉的圓圈。內側有砂岩三石塔5組,也稱為拱門,呈馬蹄形排列於整個巨石陣的中心線上,開口處正對著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東北方向豎立著一塊高4.9米、重約35噸的砂岩巨石。每到夏至和冬至這天,從巨石陣中心向這塊巨石望去,一輪紅日漸漸隱沒於其後,為巨石陣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據估計,圓形石林已經在這個一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幾千年。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人確切知道當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圓形石林是早期英國部落或宗教組織舉行儀式的中心。還有一些專家認為那裡是觀察天文的地方,人們很可能在季節變化之際在那裡舉辦某些活動。

這些大石柱群具有多種建築的特點:包括一個兩層的立石群、幾組馬蹄型的巨石建築以及與單件立石或石蓋不一樣的「三支石」(兩塊立石支撐起一塊過梁石),有幾件重達三四十噸以上的巨石就這樣懸置在半空中。每年夏至,是這裡白晝最長的一天,這天凌晨4點59分,旭日就從地平線上升起,它與一條又一條的石柱倒影融為一體,形成一種迷人的綺麗景色。當晨曦普照或在夕陽西下時,紅霞染映,大石柱群便披上了一身絢麗的彩霞,顯得更加巍峨神秘。隨著季節、早晚、晴雨的不同,大石柱群的景色奇幻多姿,構成一幅幅錦繡畫卷,成為一個富有吸引力的遊覽之地,每年吸引著千千萬萬的遊客,使遊客驚奇、愛慕、讚歎,游後遐想聯翩。

圓形石林是人類早期留下來的神秘遺迹之一。科學家經過多次詳細的考察之後,已經初步估計出它的建造年代和過程。科學家認為,圓形石林可能最早於5000年前開始動工,整個工程前後進行了數百年,才成為現在這樣的格局。

據研究人員估計,建造圓形石林總共花了360萬小時的人工,大約相當於1萬人工作1年。

科學家知道建造圓形石林的石頭來自威爾士。但是沒有人知道古代的威爾士人是如何把這些幾十噸重的巨石運到300多公里之外的索爾茲伯里平原的。

早在17世紀,史前巨石柱就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國王詹姆斯一世還委派一名叫伊尼戈·瓊斯的宮廷建築師前去調查。瓊斯在對紀念碑進行了一番研究之後,卻找不出任何的蛛絲馬跡。他只能認定這種石柱決不是石器時代或銅器時代的人建造出來的。瓊斯推理說:「史前巨石柱結構如此雄偉,決不是那些缺乏知識和能力的人所能建造的。」瓊斯最後得出結論說,只有羅馬人才能造出如此精巧的建築,而且那是一座我們所不了解的羅馬神的廟宇。

回溯到12世紀,蒙默斯的牧師威爾士·傑佛里曾經對石柱的建造者進行了考察,他認為是亞瑟王的宮廷男巫提議建造的,並且指出那名男巫名叫默林。傑佛里在《不列顛國王的歷史》里指出,亞瑟王的叔叔是一個名叫奧里利厄斯·安布羅修斯的人,是他委託亞瑟王建造的紀念碑。安布羅修斯想用一種方式來紀念反盎格魯—撒克遜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而且這種方式要非常適當並永垂不朽。默林建議造一個紀念碑,他們從愛爾蘭的一個名為基拉羅斯的地方取出一些石頭作為造紀念碑的基本材料,然後再把它運到不列顛。

人們在接下來的一些年代裡,試圖把史前巨石柱歸功於除不列顛以外其他地方的建築師。就像人們認為古代凱爾特牧師是德魯伊特人一樣,他們的支持者中有丹麥人、比利時人和盎格魯—撒克遜人。

但是這些說法很快也被人否定了。在20世紀60年代有人發明了一種新的放射性碳元素測定年代法,測出史前巨石柱的年代比原先設想的還要古老,實際上,史前巨石柱比邁錫尼文明要久遠得多。新的放射性碳元素測定年代法證實,公元前1600年至前1500年,邁錫尼城堡才建立起來,它使史前巨石柱起源的年代大大提前了,任何地中海文明都比它晚,不可能對它產生絲毫影響。

史前巨石柱根本不可能是由任何偉大的歐洲文明建造的,因為它的年代如此古老,也不可能是離此更久遠一些的非歐洲文明建造的。大部分學者不得不重新審視以前的觀點,並被迫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建造史前巨石柱的是那些完全沒有外界幫助的居住在石屋附近的人們。如此持久的紀念碑,他們又是用什麼方法建造的呢?

在每年夏至的那一天,巨石陣內的巨石正好與當天太陽升起的位置排成一條直線。於是有人認為,英國古代的克爾特人崇信巫師宗教,他們曾在巨石陣舉行過紀念夏至的活動,甚至很可能就是古代的克爾特人建造了巨石陣。

也有學者認為巨石陣是原始人狩獵的特殊裝置。

由於巨石陣的全部建築時間都屬於新石器時代,一些專家認為,巨石陣是獵取大型野獸的機關。他們認為由於當時的工具和武器都很原始,為了獵取較大的野獸,如猛獁、熊、河馬、犀牛等,又不使自己受到傷害,人們就想出了這種辦法。專家們認為,今天人們只看到巨石陣的殘跡,當初它一定還有一些由木頭、骨頭和獸皮等製作的構件,由於年代久遠早已不復存在。另外,殘跡旁還有許多多餘的石頭,看來也有一定用處。由此他們的結論是,巨石陣很可能是一種狩獵、生活多種用途的設施,復原後的結構可能是這樣的:

巨石柱圍著的是一個院子,在兩根石柱之間留有洞口,其大小可以通過較大的野獸,在每個洞口的上方,有一塊用木棍支撐的數十千克重的大石頭——「警戒石」。當猛獸從外面碰倒支撐木棍時,石頭立即砸下來,打在野獸身上,同時發出警戒信號。

院子內側,緊對洞口的地方還安放了第二道防線,即一塊巨大的「打擊石」。當野獸闖過第一道防線時,站立棚頂的人,便牽動操縱繩,使打擊石劈頭蓋臉地砸下來。

院內的中央還建了一座二層的小樓,是由圓木和一些巨石柱圍建而成的,樓板鋪在巨石柱的上面。為了便於監視大院及其周圍,從樓板到第一圈石柱有木橋相聯。

當然,這種狩獵設施並非守株待兔地等待野獸來臨,一般是在其中放置一些引誘物,如利用野獸幼仔的叫聲作誘餌。為此,可以把捉來的幼獸拴在小院內兩塊巨石之間,讓它頭向著石縫,並不斷地叫喚。獸群在聽到幼仔的叫喚聲後,會立即包圍院子,並不顧一切拚命沖入院內。如果野獸未被砸死,樓上的獵人就投擲石塊,把被困的野獸置於死地。

擊中野獸後,院內的人一方面把獵物拖進小樓的二層進行加工——剝皮、取出內臟、把肉分成小塊。獸皮和肉等有用的東西放在樓上晾乾、貯藏起來,而其他無用之物則扔到樓下作為誘餌,以引誘野獸進入圈套。每次狩獵後,他們又迅速地把警戒石、打擊石等恢復原狀,以迎接下一次狩獵。

以上種種猜測和假說,究竟誰是誰非,孰真孰偽,尚難斷定。至今這些大石柱群仍是無法徹底揭開的一個奇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五號 的精彩文章:

探訪神秘消失的古文明殘片:古滇國都城之謎

TAG:火星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