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農民照顧日本傷兵47年,他是這麼報答的,專家都點贊

一個農民照顧日本傷兵47年,他是這麼報答的,專家都點贊

原標題:一個農民照顧日本傷兵47年,他是這麼報答的,專家都點贊


石田東四郎本是東京農業大學的一位畢業學生,前途一片大好,而他本人也從未想過參與戰爭。但是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日本國內宣傳軍國主義,強迫剛畢業的學生參與戰爭,石田就這樣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在日本侵華戰爭中,生性善良並且剛剛畢業的石田,忍受不了日軍在我國的所作所為,一度導致精神奔潰。最終他選擇當一名逃兵,而後成了一名瘋瘋癲癲的流浪漢,並且身上有傷,已經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位沒有自理能力的日本流浪漢,是很難活下來的。但是他幸運的碰到了河南農民孫邦俊。


當時孫邦俊看到石田流落到街頭,覺得他太可憐了,經過很長時間的糾結之後,還是把他帶回家了。回家之後,對石田悉心照料,讓他身體一天天恢復。這一照顧,就是47年。


1964年,孫邦俊身患絕症,在彌留之際,囑咐自己的兒子:「在我過世之後,一定要好好照顧這位日本大叔,每個人都有兄弟姐妹,他一個人在這孤苦伶仃的,一定很想念他的家人」。從此孫邦俊的家人通過各種途徑來尋找石田的家人。


終於,在1991年,一個日本友好訪華團在中國聽說了孫邦俊與石田的故事,回國之後,把石田的照片刊登在報紙,引起了日本民眾的廣泛關注。


不久,事情有了進展,原來石田在日本還有個弟弟叫石田小十郎,把他認出來了。1913年,石田小十郎到中國與哥哥石田見面,最終孫邦俊的兒子親自把石田送回日本。至此,闊別家鄉近半個世紀的石田終於回到了日本。


回到日本之後的石田為了感謝中國農民對自己的無私救治,聯繫了當地政府並積極的籌集了600萬日元捐給孫邦俊的家鄉高召縣。而高召縣利用這些錢建起了種植藥草和蘋果的植物園,建造了學校,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召縣的發展。並且從1998年以來,石田家鄉的政府連續資助了多位孫邦俊所在村莊的學生赴日留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哲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徵兵時他因身材矮小被淘汰,破格參軍後,朝鮮戰場堵機槍成英雄

TAG:小哲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