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凱奇的 10大珍藏
美國演員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對於中國觀眾而言並不陌生,塑造過不少經典角色。撇開他的演技不談, 凱奇的收藏癖是眾人皆知的,而且他收藏的都是天價貨, 豪車、珠寶、藝術品、飛機、遊艇,還有城堡、小島……
凱奇的藏車向來是拍賣市場上的搶手貨,他對車的好品位也是有口皆碑。這位奧斯卡影帝的眼光到底有多精準、獨到呢?就讓我們來看下他的愛車吧!
文:吳韌彥
1955
保時捷 356 1600 Speedster
保時捷356是保時捷的第一輛量產車,從1948年開始生產,在1963年911誕生後,於1965年停產。之所以有這輛車是因為保時捷創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想要打造一輛大馬力的小車,認為這要比馬力過剩的大車有趣。
它在賽事上的成功,讓這款車在賽車愛好者中積累了好口碑,也打開了銷路,總銷量達到了76000輛。
這款車有四個系列:Pre-A、356 A、356 B、356 C。凱奇的這輛車按年份來看應該是A系列,而其中的Speedster是最受收藏家追捧的一款。
Speedster 的出現是因為美國汽車經銷商麥克斯·霍夫曼(Max Hoffman)發現了中端市場的缺口,即一輛少裝飾、可參加賽事的敞篷車。
在他的說服下,保時捷推出了這款車。這款車採用了高腰線樣式,是保時捷史上最被推崇的設計之一。
輕質的Speedster 有著低矮、可拆卸的風擋,輕薄的桶型座椅,還有個可摺疊的織物軟頂。它在1954年登陸美國市場後備受青睞。這輛車是真正的多功能車,拆下風擋、遮起頭燈,就可以開上賽道。
它的靈敏操控也迅速讓它成為SCCA賽事和俱樂部賽事的常客。儘管它主要出口到美國,但在歐洲的爬山賽和其他傳統賽事上也取得過不少勝利。
凱奇的這輛車經過精心的修復,搭載最大功率為75馬力的1.6升四缸發動機。凱奇已以25萬美金的價格將此車賣出。
1971
蘭博基尼 Miura SVJ
在1970年,蘭博基尼的測試車手兼研發工程師鮑伯·華萊士(Bob Wallace)改裝了一輛賽車版的Miura,名叫Jota,他對Miura進行了大幅減重,將車身面板換成了航空專用的阿維昂鋁合金(Avional),將發動機動力提升到 440 馬力,還在外形上做了調整,使其辨識度大增。
不過這輛車因為事故而被毀,但很多Miura的粉絲對這輛車念念不忘,因而有了模仿Jota的Miura SV和Miura SVJ車型。
這輛車曾是伊朗國王的座駕,由鮑伯·華萊士親自把車送去給國王,並配上了雪地胎,因為國王那時在滑雪勝地度假。這是第一輛Miura SVJ車型,由蘭博基尼原廠打造的Miura SVJ一共僅四輛。
國王此前已經有了一輛Miura SV,為此這次他的要求是要特別點的。這輛Miura SVJ的車身顏色為金屬深酒紅色,跟白色的皮革內飾形成鮮明反差。國王曾在瑞士滑雪度假村和伊朗的山間開過它,據說他每次用這輛車載他的妻子,她都是驚嚇到全程閉眼。
這位國王的藏車數量據說達到了3000輛。這位國王是個喜新厭舊的人,第二年就將它雪藏在了車庫裡,沒有人再去養護它,再被發現時它的車況慘烈。
經過大修後,它在1997年的日內瓦車展上拍賣。剛得奧斯卡不久的凱奇以50萬美金的高價買下了這輛車。它是當年歐洲拍賣價最高的一輛車,當年古董車市場還處在低谷,這個價格也被視作市場回暖的跡象。
凱奇在2004年賣掉了這輛車。目前該車的車主是個英國收藏家,他把這輛車恢復到了出廠時的狀態,在英國的高速上據說可以開到250公里/小時。
1963
捷豹E-type Semi-Lightweight Competition
E-type的底盤和發動機來自於三屆勒芒大賽冠軍車 Jaguar D-Type,量產版的它們又快速又靈巧,還被恩佐·法拉利盛讚為史上最美的汽車。在《王牌大賤諜》(Austin Powers )、《廣告狂人》(Mad Men)等影視劇中可以看到這款車。
為了終結法拉利在賽事上的統治地位,捷豹打造了12輛大面積採用鋁合金的 Lightweight Competition E-type,這12輛車當年主要是提供給獨立的賽車手,不過它們在耐力賽上表現平平,在規模更小的賽事上有所斬獲。
這12輛車也是如今所有E-type中最為炙手可熱的一批車,價格大概要在500萬美金以上。而所謂的Semi-Lightweight 並不屬於這最為特別的12輛之中,而是介於量產版E-type和Lightweight Competition版之間的版本。
每一輛的調校皆有不同,實際上它們比Lightweight Competition版更加適合用來參賽。凱奇的這輛車在2008年重新修復,搭載的是最大功率為325馬力的3.8升發動機,車況完好到可以參加圓石灘車展。
它的發動機蓋、車門、行李廂採用了鋁材,還配備了八點式防滾籠。這輛車在1984年從英國來到了美國,很快在與Mustang Cobra、Mustang Shelby和Corvette等賽車的比拼中名聲大噪,有長達20多年的賽齡。這輛車還有不少專為賽事而做的調校。
1970
普利茅斯 Barracuda Hemi "Cuda Hardtop
凱奇幾乎每個品牌都收了幾輛頂級車,每當他的車出售,都會引發眾人矚目,這輛車在2009年時被他賣掉了。這輛車算是稀有品,熟悉肌肉車的人可能會知道它。一共僅有284輛,這是第128輛。
它採用的是「三黑」配色,即車身、車頂和桶形座椅都是黑色的,配色跟原廠一致,這種配色的Hemi "Cuda一共僅七輛。
Plymouth Barracuda的生產周期為1964年到1974年,一共有三代,前兩代比較經濟實用,第三代車(1970年~1974年)跟道奇 Challenger共享了克萊斯勒的E-Body,外觀也重新進行了設計,是脫胎換骨的一次換代。第三代車又分三個版本,標配版、奢華版和運動版。
凱奇的這輛車是運動版 Cuda,搭載的是426 Hemi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425馬力,與之搭配的是四速手動變速箱。到了1972年以後,因為排放新規,這麼大排量的Hemi發動機被禁用了,也讓搭載這款發動機的車型特別緊俏。
運動版Cuda也有參賽,在美國賽場上不溫不火,但在法國賽場上如有神助,勇奪過法國錦標賽的四個冠軍。
此外,凱奇這輛車的特色裝備還有槍把手狀的換擋桿、木質的儀錶板和方向盤、發動機蓋上的隆起等。這款車在拍賣會上的標價要比同時代的法拉利還高。
1958
法拉利 250 GT Pininfarina
在50年代中期,恩佐·法拉利意識到,在參加賽事的同時,他必須推出公路車,不然將面臨資金短缺。得益於在賽事中獲得的經驗,他們打造的公路車,是當時最快的,也是最多人想擁有的。
在1958年至1960年間,法拉利手工打造了350輛250 GT Pininfarina。當時它的極速可達227公里/小時(141 MPH)。凱奇的這輛車為敞篷版,相對於硬頂版而言,數量更少,它還是法拉利第一款正式量產的敞篷車。
這款敞篷車的車身是由義大利著名汽車設計公司賓尼法利納設計的,這款車被視為賓尼法利納最為優雅的設計之一,線條流暢、柔和。
尾燈巧妙地融入尾翼,頭燈為封閉式,發動機蓋較長,發動機蓋上有鍍鉻的排氣口,僅有一塊簡潔的傾斜式風擋玻璃。
它是當年上流社會的標配,它也證明了法拉利有能力在運動和優雅之間找到平衡。在它的幫助下,法拉利吸引到了之前對賽車沒有興趣的客戶,並成功將他們發展為忠實客戶。
250系列的法拉利向來珍貴,很少在公開場合拍賣,多是在想法相近的法拉利愛好者之間私下買賣,價格也不太對外公布。凱奇的這輛車估價至少在360萬美金。
1964
勞斯萊斯 Silver Cloud III
這款車在1955年一經面世就大獲成功。它不是賽車,而是款優雅而又威嚴的座駕,開它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感。它在好萊塢格外得寵。在1959年它升級成二代,換了更大的發動機。
到了第三代,它又換上了全新的6.2升鋁合金V8發動機,從而使車速達到了188公里/小時(117MPH)。它的車身交由車身製造商H.J. Mulliner打造。Silver Cloud III總共有328輛,其中僅27輛是H.J. Mulliner打造的左舵敞篷版。
當時這款車的廣告語相當巧妙:「當你把勞斯萊斯開到100公里/小時,你能聽到最響的聲音來自電子鐘。」以此來凸顯它令人讚歎的品質。
在60年代,它全方位地滲透到流行文化中,在英國電視劇《復仇者》(The Avengers)中頻繁出鏡,很多60年代的著名歌手也選擇這輛車作為他們的終極座駕,有的歌手還在歌詞中提到過這輛車。如貓王、約翰·列儂、有「白人爵士歌王」之稱的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等。
凱奇的這款車原歸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男高音塞喬·佛朗基(Sergio Franchi)所有。
1954
布加迪 Type 101C Coupe
凡是有錢人一定不會錯過的是買一輛布加迪古董車。買布加迪的人不會是低調的人,更希望自己在開布加迪的時候,被人看到,被人艷羨。所有的布加迪車主都會說它們是史上最美的車。
很多名人都不只有一輛布加迪。拉夫·勞倫有三輛,傑·雷諾有五輛,凱奇至少有兩輛。
凱奇的兩輛布加迪中,相對稀有的是這輛1954布加迪 Type 101C Coupe,世上一共僅有六輛,車身由吉恩·安特姆 (Jean Antem)打造,他設計的車身如今在市場上難得一見。
戰後因為布加迪創始人埃托里·布加迪的去世,布加迪工廠舉步維艱,布加迪的後人計劃恢復戰前的車型,以此振興品牌。
Type 101是以戰前的Type 57為藍本進行改良,搭載的是跟Type 57同款的發動機和底盤,本來是要打造50輛,但最終僅完成了6輛。
Type 57是埃托里·布加迪的兒子讓·布加迪設計的,他改造了發動機,對懸架、剎車、變速箱也做了調整,他讓Type 57成了布加迪產量最大、公路表現最佳的一款車。
這輛車是凱奇在拍攝《極速60秒》期間購買的,原先為綠色,後改為紅黑配色。之前它曾是賭業巨頭比爾·哈拉(Bill Harrah)的藏車,它的估價為200萬美金。
他還有一輛1938 布加迪T57C Atalante Coupe,曾是喬姆利勛爵(Lord Cholmondley)的座駕, Atalante 也被看作是所有Type 57中最有魅力的一款車身樣式,在2004年這輛車以53萬美金的價格賣出。
1975
Triumph Spitfire Convertible
這是凱奇的第一輛車,當時他還小,經常只是坐在裡面,幻想開著它去海灘沐浴陽光,等他大了些後,他可以開它了,但這輛車車況不佳,經常出故障,他也沒錢修它,他只好放棄了它。
不過在他三十幾歲的時候,他遇到了當年買下他這輛車的人,他把它又買了回來,重新修復了它,並想證明當年他倆的相遇不是最佳時機,這回他會善待它,也可以駕馭它。
不知他的堅持有沒有奏效……Triumph Spitfire是英國 Triumph 汽車公司生產的一款兩座運動型車,由「跑車設計之王 」義大利設計師 喬瓦尼·米切洛蒂(Giovanni Michelotti)設計,在他44年的職業生涯中,設計了超過2000款跑車。
車名中的Spitfire原本是一輛飛機的名字,當時這家飛機公司用了 Triumph 汽車公司一款車型的名字,作為交換給了他們一個飛機的名字。1970年Spitfire的紙質廣告是在一架Spitfire飛機前停著一輛Spitfire汽車,但這個廣告並不成功,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被飛機吸引走了。
在英國這款車是成功的,從1962年到1980年總共生產了31.4萬輛, 打敗了當年它主要的競爭對手 Austin-Healey Sprite 和 MG Midget。這輛車的前幾代操控起來有一定風險,動力也不足,1970年的那次換代解決了這些問題。
它因為顏值高,而客串過多部影視劇,如七八十年代的熱門喜劇《警察學校》(Police Academy)、《冒煙》(Up in Smoke)等。在1965年,它還榮獲過勒芒大賽的小組冠亞軍。可謂是相當全能的一款車了。
1967
雪佛蘭 Corvette Stingray
這輛車是凱奇拍完《吸血鬼之吻》(Vampire』s Kiss)買給自己的,當時他的片酬是四萬美金,他全用來買這輛車了。
這輛車是金屬藍色,有「藍鯊魚」之稱,直到今天他還把這輛車稱為他的「Vampire』s Kiss Car」,有影迷認為這部電影是他演過最瘋狂的一部。
凱奇演過的另一部電影《空中監獄》中也出現過這款車,不過不是他本人的車,而是一輛銀色敞篷版。
Corvette Stingray是最受美國人民喜愛的運動車型,也是通用的傳奇車款之一,它結合了當時通用旗下兩大項目的精華( Q-Corvette項目專攻更小更高級的Corvette,另一個項目專門研發 Stingray賽車),帶來了超越前款的舒適性、實用性以及操控性。
1963年至1967年的Corvette Stingray是第二代Corvette車型,並非是小打小鬧地改,而是大刀闊斧地改,它也被視作是最具魅力的Corvette車型,換代後第一年銷量就翻了個倍,而1967年款的Corvette Stingray經過了多年優化更是達到了性能巔峰。
1967年款的Corvette Stingray是外觀最簡潔的一款,它的另一特別之處在於,為了與搭載427發動機的Shelby Cobra比拼,雪佛蘭迫於壓力也推出了他們的427發動機車型。
為此1967年款的 Corvette Stingray搭載的是最大功率為435馬力的L71 427發動機。當時的廣告語是,「有了427發動機,還需要別的形容詞么?」,雪佛蘭在宣傳時,更是將1967年的Corvette Stingray 稱作是「披著狼皮的狼」。它也確實是1967年市面上最快最猛的運動車型。
1948
Moto Guzzi 摩托車
在凱奇的電影中,更常看到的是駕著摩托車的他,不少摩托車的特技動作也是他親自上陣完成。在2004年,據說他還藏有30輛摩托車。
不過在一次採訪中透露,在他第二個兒子誕生之後,他就很少再開摩托車了,他不想今後他的兒子學樣,也去開摩托車,他寧可他去玩個帆船或其他,原來收藏的摩托車好像也都陸續賣掉了。好在他總能在電影中過過癮。
至於摩托車品牌的偏好,人們更常看到他駕駛的是個義大利品牌Moto Guzzi的摩托車,他也曾藏有好幾輛Moto Guzzi。Moto Guzzi是歐洲摩托車生產歷史最悠久的品牌,始於1921年,不但影響力遍及全球,也創造了不少行業第一。
這個牌子的摩托車生產從40年代起就在大熒幕上頻頻亮相,那時還主要在義大利電影中露臉,到了七八十年代它開始「觸電」好萊塢。有粉絲專門統計過,單V7一個型號的Moto Guzzi就至少上過50部影視劇。
在凱奇2001年主演的愛情片《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中好幾處可以看到他駕駛一輛1948 Moto Guzzi Superalce 軍用摩托。
當然有最多他騎摩托車鏡頭的影片,還是他的《幽靈騎士》,第一部里的摩托車是定製款,是以《逍遙騎士》(Easy Rider)中彼得·方達(Peter Fonda)駕駛的Captain America為藍本而打造,第二部里的是雅馬哈。
他個人更傾心於賽事摩托,這可能也是他偏愛Moto Guzzi的原因,這個品牌的發展跟其他品牌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於它跟賽事息息相關。
在它的鼎盛時期,它曾贏過3329場比賽,其中包括8個世界冠軍和11個世界上最危險的曼島TT摩托車大賽( Isle of Man TT)冠軍。凱奇喜歡人機一體的感覺,而他認為摩托車是最能帶來這種感覺的。


TAG:車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