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恭迎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恭迎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恭迎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即陽曆二零一七年一月五日

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臘月初八

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悉達多,年輕時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29歲那年捨棄王族的豪華生活,出家修道,尋找真理。

他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麥,以淡薄物質來砥礪求道的心愿,最終了解苦行的不究竟,即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禪河,洗去身上的垢穢,並接受牧羊女供養的一碗乳糜。

太子飲乳糜後,五體通暢,漸漸地恢復了氣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端坐思惟,終於在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而開悟證道,成就正等正覺。

佛陀悟道

沙畫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悟道後嘆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那麼,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究竟覺悟到了什麼呢?按照佛教的說法,悟境本身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但我們可以通過佛陀後來四十五年的說法來了解他的思想。釋迦牟尼在覺悟後對宇宙人生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其最基本的就是萬法緣起性空,人生一切皆苦。所謂緣起,是說包括人生在內的世間萬物,都是因一定的條件產生的,一旦條件有所變化或不存在了。那特定的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只是依因緣而生起的假象或幻影,也就是性空。緣起性空的道理是佛教解脫論的基石。正因為萬事萬物依緣而起,本無自性,人生的種種煩惱或者無明本身也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因此才有可能依緣而滅。這個道理本來人人都可以體證到,並依之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但卻由於顛倒執著,生起種種貪慾,造下種種惑業,從而依業受報,流轉生死,枉受諸苦。

在成道後的四十五年間,釋迦牟尼奔走於恆河兩岸,宣講自己的學說,吸收信徒,組織僧團,創立佛教。

臘月初八為何要喝「臘八粥」

民俗

據佛經記載,在釋迦牟尼佛成道前,因為六年苦行,身心羸弱,後來接受了牧女乳糜粥供養,才恢復體力,並最終睹明星開悟,獲得圓滿究竟的解脫。佛教傳入我國後,臘八施粥,效法牧女施粥供佛,並普度眾生的習俗也流傳開來。每逢臘月初八,各寺院都會舉行隆重的臘八節,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並煮香粥,普施各方。

從先秦起,臘月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日子。到南北朝時,由於佛教在中原盛傳,受佛教的影響,「臘祭」才固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既是佛教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紀念佛祖成道,各地寺院在臘八當天,用米、豆等穀物和棗、栗、蓮子等乾果煮粥供佛。後來,為了回報和感恩信眾與施主們的供養,僧人們開始在臘八這一天向人們饋贈臘八粥。此風氣漸漸廣傳民間,相延至今,一般人也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成為中國民間風俗之一。

臘八之歌贊如來 清凈莊嚴福慧增

視頻

臘八節的故事

演唱:黃慧音

臘八佛成道

正覺在拂曉

三界有導師

從此創佛教

大地皆震動

山河齊動搖

皈依有佛寶

圓成菩提道

皈依有法寶

調伏眾生葯

皈依有僧寶

人生來引導

臘八佛成道

諸法因緣造

眾生皆佛性

妄想多顛倒

天鼓齊鳴響

諸花空中飄

臘八佛成道

佛恩難以報

仿效牧羊女

粥用七寶熬

廣結天下緣

福壽一碗包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你想要從婚姻中得到什麼?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