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鸚鵡前,先看看這個吧
原標題:養鸚鵡前,先看看這個吧
飼養篇:養鳥原則(通用)
可以養鳥,但不要改變鳥在自然界的特性,無論吃,住。
可以玩鳥,但不要影響工作,學習,家庭,鄰居。
可以愛鳥,但不要為了愛好揮霍金錢。
可以買鳥,但不要利用鳥倒賣賺錢。
可以送鳥,但不要把鳥送給不會養、沒耐心、粗心、懶惰的人。
可以換鳥,但不要把鳥換給無德之人。
可以放鳥,但不要拋棄老弱病殘。
可以護鳥,但不要好心做壞事,助長了做放生鳥買賣的假善人。
養鳥是一種文化,一種人與自然溝通的方式。
養鳥不需要別人的稱讚,因為我們做的是我們本來就想做的,該做的。
對於你的付出,鳥兒自然會用它甜美的歌聲,艷麗的羽毛,加以回報。
大頭鸚哥(虎皮鸚鵡)籠養法
理想世界中的大頭鸚哥(虎皮鸚鵡)的體態應是頭型具深厚又高聳的凸額,胸圍部要飽滿突出,肩部寬度廣而結實,雙翅孔武有力,整齊收合沒半根分岔雜毛,兩腳平抓杆子,沒有捲曲樣子,且爪更無直立向前的異樣,最重要的尾部泄殖腔要夠乾淨沒沾染便便,如有一點小黃綠尚可,最佳的進食表現是能接受任何飲食又不會鬧肚子的!
以能吃就是福作觀念,取其義套用在鳥兒身上,無非是要牠們能廣泛接受各方面有益身心的食材,而鳥類接受度最高的時期,就是從小習慣攝取,長大後自然接受各種型式樣貌口感,通常像大頭(大型虎皮)這類口部開合較小的鳥類,能合適咬食的榖物相對也少很多,要讓牠順利進食的話,惟有從小訓練或激發鳥兒對特殊食物好奇心,再不然就乾脆將所有鳥食打成粉狀,揉合麵粉加熟蛋黃,烘培成滋養丸(像魚飼料那樣)。
各位有沒有發現國內飼養大頭(大型虎皮)與國外截然不同,他們的作法絕對有一超大坪數的環境來讓具有潛力的鳥群盡情放飛,在這些龐大鳥群中,牠們可無拘無束翱翔與爭食,良性的競爭與玩耍是鳥兒的寫照,這一切耗本作法,其目的是模擬自然生態的寬廣,眼尖的各位還會發現國外的大頭(大型虎皮)休息籠的最小尺吋,是以鳥兒的迴轉飛行(直徑)作為起碼值,也是說大頭連續繞圓飛3-5圈的平均直徑,我想這SIZE實在是令我們想像中不可思議的大啊!
大頭從幼鳥進入中鳥(亞成鳥)這段時間,初期就像國小階段,進而國中,最後如高中一樣皮,從進國中時的大頭(阿蘇兒)開始活潑好動,對外界事物與同類好奇心大增,也由於貪玩,食量有驟然減少趨勢,也在此時,我們才能添加高單位綜合維他命以及高熱量食物,累積如此健康養份目的,就為了「高中時期」到來,給鳥兒「訓飛」的運動是促使全身肌肉的協調發展,也讓吃進食物消化度大增,而使鳥類「進食消化」的頻率加快加多,鳥兒和人類一樣,壯碩體型的發生,取決於「氮」保留在體內的程度,只要流失排出去的糞便「氮含量」越少,被有效吸收利用的範圍越有利支助肌肉形成。
有心繁育大頭(大型虎皮)的愛好者,相信過去都已知道鳥兒的進食和活動環境大小是成長關鍵,但或許大家有能力改善這2件事,卻忘記鳥兒並非領情照辦,因此我給出以下幾點建議作精進法則:
(1)幼鳥之所以親近人,幾乎是每次泡熱食給鳥食用而留下深刻印像,這是種建立互信的方式,為了將來鳥兒長大後,當我們變換食譜或提供新式種子給鳥時,牠們都能立刻大口大口地搶食取用,而不費力&等待轉換期,請各位在中鳥之後,一周2回以上泡些熱食(再去水份)放在小盤子供大家搶食。
(2)訓練一定比例的半生手養鳥和1-2隻全化手養鳥於休息籠中,這幾隻馴化的鳥兒具有引領群鳥的吸引作用(像班級幹部,或小組長)一般而言(中鳥)的活動力與食量較強勁,適當的學長學姐型鳥兒會促使激發其它成鳥的競爭心情,可達到大量飛行和進食。
(3)保留一些極度愛飛翔與愛在籠底狂奔的小型大頭(大型虎皮),這些過動兒(體型小)不必全淘汰掉,適當時機也能發揮功用,另外可在籠內飼養數只文鳥或移動速度快的健康小鸚哥,來達此一目的。
(4)在籠外高度約 1/2至2/3處四周旁擺放(電動手晃式招財貓),這種作法很簡單,有些鳥兒很懶惰,大吃大喝完就是睡,睡著在棲木,攤趴在籠底的,靠在牆角的樣樣來,時間久了,往往肥到飛不動,也無法進行交配動作,不但雙腳撐不住重量,雙翅亦無法平衡身軀,更慘的事,作什麼事都喘到不行,此時會招手的招財貓似乎幻化成擬人姿態,提醒也鼓勵牠們該飛一飛啰!我想這招應該省錢又好用喔!
(5)此項和前面(3)類似,男女混班型(合班制),特別注意那些優秀公母中鳥的行為動向(將來作種鳥的),在混養中可發現某些鳥對遊戲或找伴侶的選則有固定偏好,常能看到一對對公母鳥彼此親蜜整理羽毛樣,但在這些未達成鳥的中鳥(優級的)的玩伴屬於清秀文靜型(我指不愛動的個性),此時此刻,二話不說,取出文靜的那隻放別籠里,再找一隻同花色(活潑的異性鳥)來陪牠。
(6)為減少飼料的浪費及取食方便,可用8格盒或4格盒使用之,但食盒絕不可放於籠底,這樣會養成鳥兒老是愛咬其它鳥的長尾巴,和亂舔籠底殘餘糞便,理想位置應該是小型籠的(20CM高度)或大型籠的(1/3高度)最合宜了,此外也該一周一次用軟毛長刷干刷籠底的污穢物,盡量降低大頭(阿蘇兒)誤食的可能性,
(7)鳥籠旁四周可種植一些淺綠深綠交替的植物,也能用壁紙或拼布,踏墊取代之,許多生物都會因看見綠色系物品而穩定神經,發揮生物本能,同時也給籠養鳥兒帶來一份崇尚自然的歸屬感喔!
自然界(物種)進化演變成獨特的體型,以物競天擇里的「競爭力」為主因,像長頸鹿的脖子,糜鹿的鹿榵,紅鶴的長腿,猿猴的長臂,以及人類的身長等等......大頭要進化成長當然也不例外啦!除了我們飼養人積極培育下,提供適當的「你爭我奪」的環境,才易牽動大頭(阿蘇兒)的生長進化因子,因此不施展外力下,讓牠們獨自繁殖多代,理當又慢慢回復小小輕盈阿蘇兒啰!
鸚鵡閣:歡迎來到鸚鵡閣大家庭,這裡是數萬名鸚鵡飼養者和愛好者的齊聚地。鸚鵡飼養知識、精美視頻教程、鸚鵡品種介紹,每天都有料,每天都精彩,敬請期待!


TAG:鸚鵡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