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帝內經》望聞問切——診脈獨取寸口的緣由

《黃帝內經》望聞問切——診脈獨取寸口的緣由

根據原文摘錄整理於《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第十一

看到中醫大夫在患者的手腕處進行切脈,他單獨切按氣口脈就能診斷出五髒的疾病嗎?

這是為什麼?它的道理在什麼地方?

我們的胃是儲藏飲食水谷的主要器官,為水谷之海,是化生營養物質來充養五臟六腑的源泉。飲食五味從口中進入體內之後,停留在胃中,經過脾臟的運化,五臟之氣才得以充養。脾為足太陰脾經,主運輸布散津液,氣口同時也是手太陰肺經所經過的地方,都屬於太陰經脈,肺主氣而朝百脈,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物質通過肺而布散全身,所以這些都是出自胃而反映於氣口的,同時也說明了胃氣強弱對它的影響甚大,所以通過寸口處來反映五臟六腑的功能及全身氣血盛衰的情況來探知身體的疾病狀況。五氣從鼻進入人體之後,藏納於心肺中,心肺有了病變,鼻子就會出現不適的癥狀。同時在診病的時候,都必須審查患者全身上下的變化,診察患者的脈象是虛是實,觀察患者的神志和精神狀態,以求把握治病的最好時機。

根據多本內經相關書籍整理,有什麼不妥之處多包涵,僅供學習交流所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下次,我們不用話筒,唱一整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