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早的諸侯,實力遠超袁紹曹操,如果不早死,劉備很難建國

三國最早的諸侯,實力遠超袁紹曹操,如果不早死,劉備很難建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手握權力者擁兵自重,諸侯林立,宦官亂朝,外戚專權。像董卓這樣瞅準時機一朝掌權的權臣也不在少數,劉焉可以算得上是其中之一,他在亂世中割據益州,卻被劉備佔了便宜,錯失鼎立一方的資格。

《三國志·蜀書》,開篇講的便是劉焉。在陳壽眼中,蜀漢的割據分裂並非始於劉備,更不是在劉備之前的蜀地掌權者劉璋,而是劉璋的父親——劉焉。和後來的蜀漢昭烈帝劉備不同,劉焉的身世很清楚,是漢代魯恭王之後,是公認的大漢皇族。劉焉的家底雖然還算不錯,可是比起當朝貴戚,還是相當寒酸。

而劉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主政蜀地的資格呢?就在他給漢靈帝提出意見之後不久。據《三國志》記載,劉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於是向朝廷大膽諫言:「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史稱「廢史立牧」。劉焉認為,朝廷黑暗,百姓受苦,全都是一些刺史太守搜刮錢財,禍害百姓。所以,必須選拔「清名重臣」。就是輿論當中不愛錢,有德行,還要是朝野公認的重要角色。

而劉焉恰恰符合這些標準,劉焉擔任中郎的時候,老師祝公去世了,劉焉作為弟子竟能行人子之孝辭官為老師服喪,說明了劉焉不貪圖名位。一位把官職看得很淡的官員,當然不會是一個盤剝百姓,搜刮錢財的庸俗官員。於是,劉焉理所當然的成為「清明重臣」,在諫言中提出設立州牧的建議,並且希望出任交趾牧州牧。劉焉十分有眼光,交趾可是一個好地方,遠離朝廷不說,憑藉劉焉的威名和手段,把交趾改造成自己的私人財產,並不是什麼難事。

可是,劉焉最終卻沒有擔任交趾州牧,原因是在當時有一個非常擅長風水的大師,叫做董扶,他告訴劉焉:「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董扶說,京城即將發生大的動亂,而益州那個地方已經出現了天子的雲氣。劉焉聽後,當下就決定放棄交趾牧。

恰巧當時的益州刺史郤儉魚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們怨聲載道,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加上并州、涼州兩地的刺史均被殺,各地暴亂四起。劉焉設立州牧的建議,得到了朝廷很多人的支持。於是,劉焉改出任益州牧,凌駕於各縣令郡守,甚至刺史之上。當時的掌權者認為有助於穩定大漢天下的州牧制度就此施行,各地州牧開始可以自行掌控一方的財政賦稅乃至招兵買馬等各項事務。

劉焉擔任益州牧的同時,劉表擔任荊州牧,劉虞擔任幽州牧,史稱劉室三牧。這三位皇室宗親中,劉焉和劉表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唯獨劉虞忠於漢室。可是,有割據野心的劉焉和劉表,成就了二十年的霸業,而忠於王室的劉虞反倒很快被公孫瓚殺害。

志向遠大且眼光獨到的劉焉,得以先天下之變割據益州,並且迅速平叛,且著手將南陽、三輔避亂入益州的流民打造成了一支強勁的「東州兵」,實力遠超當時的袁紹和曹操。可惜,卻生不逢時,因背瘡迸發而死,他的兒子劉璋繼領了益州牧。然而劉璋暗弱,最終,益州花落劉備之手。人世的善惡結局,往往就是這麼毫不留情。

本文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曾夢寐以求的三大人才,兩位一流虎將,一位媲美郭嘉的謀臣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