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表徵新時代書法藝術新方向

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表徵新時代書法藝術新方向

《中國美術報》第98期 美術新聞

1月11日,由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主辦,中國美術館、紹興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聯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由於金獎的空缺,本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在歷屆當中受關注度最高。對於本屆蘭亭獎,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認為其評審結果客觀、真實地體現了當代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的整體水平,是當代書法藝術發展的集中體現,進一步強化了蘭亭獎的藝術性和權威性。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表示,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的舉辦是對當代書法水平與成就的階段性檢驗與總結,是續寫「蘭亭」精神,引領當代書法創作、研究及發展方向的重要舉措。

展覽現場

中國書法蘭亭獎創立於2001年,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主辦的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獎項,17年來在推出精品、推出書法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為確保本屆蘭亭獎的權威性、學術性和專業性,獲獎名額大幅縮減,共評選出70名獲獎及入選作者。其中,銀獎7名(書法篆刻組5名,理論組2名);銅獎7名(書法篆刻組6名,理論組1名),入選56名(書法篆刻組46名,理論組10名)。

銀獎

張繼 自作詩 詠古代書法家律詩四首 247cm×121cm

銀獎

龍開勝 歐陽修游大學院記 249cm×124cm

書法是一種需要極高專業水準的藝術,其專業性所體現的技術難度,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公認的價值標準,即書法傳統。據介紹,本屆蘭亭獎按照國家評獎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以 「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為評審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把創作水平作為評獎的重要標尺,堅持人書合一、藝文兼備的綜合考量標準,堅持在深入傳統基礎上的創造性轉化與發展。

銀獎

徐右冰 創作感言

環顧展廳,無論獲獎作者還是入展作者,其作品均具備深厚的書法傳統功底,例如,位於圓形展廳左側的張繼隸書作品《自作詩·詠古代書法家律詩四首》,取法於兩漢隸書,其用筆、結字都能彰顯《張遷碑》之氣概;龍開勝行書作品《歐陽修〈游大字院記〉》,能看出作者個人對「二王」書風的極盡專研。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藝術,藝術作品的生命力核心指向還在於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發展,從而構成一個時代的文藝特徵。

銀獎

李雙陽 創作感言

然而,對於時代創新,個人的理解又不相同。比較有意思的是,此次展覽中,配合大幅作品展出,以尺牘、手札等形式獨立展現的創作體會、獲獎感言等成為展覽的一大亮點。這些情感真摯的「自白書」在根植於傳統的基礎上,關注現實,以小幅書法創作的形式展現給觀眾,可謂可賞、可讀。回顧書法歷史長河,多少傳世法帖,如《蘭亭序》《自敘帖》《書譜》等等,無不如此。本次展覽中,如徐右冰的創作感言:「右冰出身寒門,……至業畢淪為『北漂』……」簡短數言,既交代其出身貧寒,學書不易,同時又吐露出了「80後」一代人從藝的些許無奈。樊利傑的創作感言:「多年來堅持學習『二王』,藉此20餘次入展中書協舉辦的展覽……」,接著,話鋒一變,「董其昌書風在當代承傳難覓,原因有三:一是小字筆輕,在展廳里勢弱;二是……」這裡既有個人學書的體悟,又能反映當今書壇存在的某些問題。與大幅的作品相比,或許這些「小件」更具可讀性和時代性。

銅獎

樊利傑 創作感言

書法創作從來不是單一的寫字問題,它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品評當代書法家的藝術水準,對其思想境界、人格學識的評價是不可或缺的。書法家作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員,理應葆有對現實的關懷和參與其中的熱切願望。應該說,入選作品基本代表了中國當代書法創作的實際水平,對經典的研習,對藝術感覺的把握,對創新的追求,對生命意識的理解……我們欣喜地看到,以藝術標準為旨歸的中國書法蘭亭獎,開始重視現實生活;書法家逐步走出象牙塔,視通萬里,思接千載,投身到改革開放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有重量,有深度,有深情,有理想。中國書法家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書法藝術的發展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百川匯合之地:根特藝術學院

TAG:中國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