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愛馬仕」市場行情日見升溫

古代「愛馬仕」市場行情日見升溫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帶鉤是身份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

帶鉤的組成分為三部分:鉤首、鉤紐、鉤尾

一直以來,有些收藏家,甚至有的文化、藝術史學者,認為商周青銅大器是禮器,有重要的收藏價值,而帶鉤、銅鏡一類,不過是日常生活用具,價值不大。其實,日常生活用具並非就沒有文化內涵和藝術性,恰恰因為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反而注入了更為豐富的時尚內容,而這種時尚之美甚至是超越時空的。

束革帶

帶鉤雖小,卻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十分講究禮儀等級、非禮勿視的中國古代,佩鉤是件大事,它反映著佩用者的身份地位,代表著那一時期的摩登和時尚。可以說,各種最奢華的材料、最先進的工藝、最時髦的設計,都用在了帶鉤的製作上,爭奇鬥豔,以彰顯其身份地位的高貴。

西漢 銅鎏金鑲白玉龍首帶鉤 (一對)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帶鉤已居主角的地位。成熟的青銅冶煉技術,使帶鉤製作從一開始就處在一個很高的水平。而黃金和白銀以其眩目的光澤、艷麗的色彩,很早就進入了帶鉤的藝術體系,使帶鉤具有藝術和財富的雙重價值。

元-清 各式帶鉤 (十六件)

帶鉤真虛分辨

戰國秦漢玉帶鉤主要有四種:一是琵琶形短鉤,反面較平,有一個圓形鈕,鈕上有渦紋,鉤頭細小,呈鳥頭或獸頭型,鉤腹上凸,多飾小雲紋。二是長形扁擔鉤,鉤身較長,截面扁方,微上凸,似扁擔,鉤頭略細,琢作獸頭形,耳、鼻、眼、嘴描繪詳盡。

戰國 玉勾連雲紋雙龍帶鉤

三是方柱形短鉤,鉤較短,鉤身似方柱,呈腹部上凸的弧狀,向鉤頭偏向逐漸變細變窄,鉤首為獸頭式。造型簡煉,整體呈方形,鉤身多光素,無紋飾,或頸部有凸起的橫線裝飾。四是寬腹帶鉤,鉤身短而寬,鉤腹整體似方形,局部帶有鏤雕。

明清時期的玉帶鉤,多數是琵琶形、如意形,鉤首有龍有鳳,有鳥有獸,鉤身上經常有圓雕或鏤空種種奇異的怪獸,或鑲嵌種種寶石。由於這一時期帶鉤的適用性已經退化,主要以把玩鑒賞為主,以是選料考究,體型厚重,鉤頭精雕細刻,十分繁瑣。鉤身上經常鏤雕螭龍、異獸,十分生動。這一時期,由帶鉤演變出來的帶扣大量泛起。

清19世紀 翡翠鏤雕螭龍帶鉤 (一對)

帶扣一樣平常鉤身較短且寬,有方有圓,上面圓雕鏤空螭龍或素麵。一半帶鉤,一半帶環,兩面臨稱,各帶一鈕,同時使用巧雕,在鉤身巧雕出種種動物的細膩造型。古玩文化藝術品交易拍賣成一帶鉤價值188萬元。

帶鉤近幾年成交記錄:

清中期黃玉龍首帶鉤-------成交價RMB1,830,000---成交日期2017-03-25

清碧玉螳螂帶鉤-------------成交價RMB2,790,000---成交日期2017-05-04

西漢銅鎏金鑲白玉龍首帶鉤--成交價RMB1,430,000---成交日期2017-01-06

黃玉螳螂捕蟬帶鉤----------成交價RMB1,440,000---成交日期2017-03-02

黃黃玉鵝小帶鉤------------成交價RMB3,870,000---成交日期2016-01-07

賣家需知

1、 有意向想在此平台展出藏品的可以與下面聯繫方式溝通。

2、有個別藏友需要單獨100家媒體推薦以及個人專刊的,需要註明。

(留下藏品信息,藏品圖片,藏主聯繫方式)

買家需知

1、買家可直接與藏品的持有人聯繫。

或與本平台客服聯繫。

2.凡是在此平台徵選購買的藏品,日後再出手時,可免費進行轉讓信息發布,助您一臂之力。

徵集範圍:

Collect projec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