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邪典動畫流入國內,黃暴畫面不堪入目,是誰想毒害孩子們?

邪典動畫流入國內,黃暴畫面不堪入目,是誰想毒害孩子們?

文:吳羚

最近不少人都學到了一個新詞:邪典片(cult),一般是指小眾的或非主流電影,不過當邪典片遇上動畫片,卻不是什麼好事。

邪典×動畫片,效果如下: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類似的截圖了。就這樣,原本最適合兒童的動畫片,變成了披著羊皮的狼,儘管這隻「狼」不會吃人,但卻可能會慢慢腐蝕掉孩子們的心靈。

這種辣眼睛的詭異視頻,在招致公眾口誅筆伐的同時,也引發了對演算法的質疑。

邪典動畫從何而來?

由於這類視頻經常以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的主人公艾莎為主角,因此被為「Elsagate」(艾莎門),國內的媒體通常稱之為「邪典動畫」。

事實上,Elsagate 並不是新近才出現的事物,早在 2016 年,它就已經引起了西方媒體的注意,英國《衛報》當年 3 月在一篇文章中報道了 YouTube 的新晉熱門頻道「Webs and Tiaras」。

在 Webs and Tiaras 的視頻中,演員們裝扮成蜘蛛俠、艾莎、小丑等經典卡通形象,但行為古怪且荒謬,而沒有對白則巧妙地清除了語言障礙,從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觀眾。短短兩個月,該頻道的視頻觀看次數就已經高達 17 億次。

Webs and Tiaras 並不是唯一一個利用卡通形象製作「邪典動畫」的賬號。一年多以前,Reddit 上就有網友提到「一種全新的動畫正在湧現」,這些賬號在 Webs and Tiaras 的視頻下發表評論,試圖引誘孩子們點擊前往他們的主頁觀看。

然而,或許這一現象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警覺,在此後兩年多的時間裡,這些機構似乎更加肆無忌憚,Elsagate 類視頻越來越流行,終於引起了更多媒體的注意。

著名科技網站 The Verge 2017 年初的報道中評論道:

這些由穿著古怪、舉止怪異、一聲不吭的成人表演的視頻,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視頻平台(YouTube)上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

文章中指出這些視頻中包含了暴力和性等可疑內容,可能會對孩子們起到不良引導作用。

緊接著,The Awl、BBC、CTV 等媒體也開始報道 YouTube 上這些「令人不安、欺騙兒童的視頻」,指出這類視頻「不非常不適合小孩子」。2017 年 7 月,《紐約時報》披露這一現象後,引發了全美的關注。

(圖片來自:The Verge)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之下,YouTube 終於採取了行動。去年 11 月,該網站宣布刪除 50 多個相關頻道、15 萬個視頻。

然而,此時這些視頻卻開始悄無聲息地流入了國內的視頻網站,愛奇藝、騰訊、優酷等平台的母嬰、少兒欄目充斥著大量偽裝成卡通片的「邪典片」,點擊量也是居高不下,可以說是網路時代的「洋垃圾」了。

(圖片來自:新浪新聞)

邪典視頻之風愈演愈烈,更有甚者製作出了由中國小朋友出演的本土版,包裝成「親子遊戲」在網路上大肆傳播。

直到近期,一位自稱曾經參與制作過邪典動畫的剪輯師在 Reddit 上披露了這類動畫的製作過程,這篇題為《一群變態鎖定觀看 YouTube 的孩童,我以前為他們工作》的文章隨後被網友翻譯成中文搬運至微博,頓時引發軒然大波,人們這才發現,自己的孩子平時在 iPad 上看得津津有味的動漫,其實可能是這類詭異而邪惡的視頻。

事情進一步發酵後,各大視頻網站均表態將對問題視頻進行下架、屏蔽處理。就連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都驚動了,表示已經展開深入監測和清查。

什麼人在製作這些視頻?

看到這裡,很多人大概都會有疑問:到底是什麼人在製作這些視頻?

《紐約時報》曾在相關報道中提到一個名為「Super Ares TV」的 YouTube 賬號,旗下有一子頻道指向了一個註冊地址位於越南胡志明市的 SuperKidsShop.com 網站。該網站負責人表示他們的製作團隊約有 100 人,但拒絕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

除此之外,外界對這些視頻製作者知之甚少。

而在國內一眾上傳和製作相關視頻的賬號中,「歡樂迪士尼」是最引人注目的賬號之一,其微博認證信息是「廣州胤鈞貿易有限公司」。在兒童邪典視頻事件曝光後,該公司於 1 月 22 日發表了道歉聲明,解釋製作這類視頻的用意「沖流量」,微博名稱也改成了「深海5萬米」。

除了軟暴力和軟色情外,該公司製作的視頻中還出現了不少屎尿屁等令人不適的畫面(為了避免引起各位不適,此處就不放圖了。),考慮到這是一家兒童玩具代理公司,也不排除是利用視頻為自家玩具(如橡皮泥)打廣告的可能性。

然而,這種事情顯然不是道歉就能完事的,一名胤鈞的員工對媒體表示公司目前已被查封。

另一位因製作本土版兒童邪典片而被封號的視頻主,也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坦言錄製這些視頻只是為了流量,並對此表示後悔。

(YouTube 上的邪典動畫播放量驚人)

以兒童邪典視頻博眼球,也是外界對於這類視頻出現原因的猜測之一。畢竟這類視頻在 YouTube 上播放量非常大,甚至超過了各大熱門節目或知名歌手的 MV。考慮到 YouTube 會與視頻上傳者進行廣告分成,以這些視頻的播放量來看,確實是有利可圖的。

不過,也有人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此類視頻包含了大量的性暗示成分,不少人認為這些視頻是在試圖對未成年人進行洗腦,讓戀童癖或性虐待在孩子們眼中變成正常行為,進而衍生出了「陰謀論」。

演算法時代,如何保護好孩子們?

無論真相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對尚未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們而言,長期接觸這類不良內容,勢必會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而在此次事件中,網路平台的監督職責和演算法也遭遇了質疑。因為這些視頻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播放量,並且能源源不斷地出現在孩子們面前,與平台的推薦和審核演算法不無關係。

要麼是(平台的過濾系統)出錯了,或者是因為壞演員找到了欺騙「YouTube Kids」(兒童頻道)演算法的方法。

——《紐約時報》

《福布斯》也指出,「網站匆匆刪除大量視頻證明了 YouTube 的演算法在保護年幼的孩子方面是完全無效的。」認為 Elsagate 突出了「數字時代的黑暗之處」。

在巨頭們言必談人工智慧的今天,內容審核似乎仍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要不然以演算法為王的今日頭條也不需要招聘多達 2000 名人工審核編輯了。

這也就無外乎在此事的各種報道里,提到如何家長如何避免自家孩子接觸到網路不良內容時,建議大都是不要讓孩子在沒有成人監護的情況下觀看視頻,以及開啟視頻網站的過濾模式。在演算法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家長的人工審核應該是最靠譜也最簡單的方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KitKat 又在日本出新口味了,顏色是少女粉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