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蕭紅:亂世出佳人,她是唯一能和張愛玲比肩的民國才女

蕭紅:亂世出佳人,她是唯一能和張愛玲比肩的民國才女

蕭紅——中國文壇的一個傳奇,在民國時期,她是唯一能和張愛玲比肩的才女。

作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魯迅先生曾評價她為「最有前途的女作家」,1942年1月22日,蕭紅與世長辭,在戰火紛飛中,寂寞地離開了人間,享年31歲。

亂世佳人,雖然生命定格在了風華正茂的年紀,卻為後世留下了最寶貴的文學財富,她的代表作《呼蘭河傳》、《生死場》等作品無不令世人折服。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小學課本上的那篇《火燒雲》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這篇美得簡直不像話的文章,就是出自蕭紅的名作《呼蘭河傳》。

「最坎坷的亂世佳人、一生顛沛流離」

她曾經這樣解讀自己: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1911年,蕭紅出生在黑龍江呼蘭縣的一個地主家庭。

本該含著金湯匙的公主,卻被當時的「男尊女卑」思想無情踐踏,屢屢遭受父親的「包辦婚姻」,連最基本的素質教育也被無情剝奪。

上小學時,被父親包辦給了呼蘭縣駐軍邦統王廷蘭之子王恩甲,而她一氣之下便選擇逃離,結果還是被父親軟禁了。

就在那段最艱苦的階段,蕭紅創作出了成名作品《生死場》,有人說:繞過蕭紅成名作《生死場》,不敢說讀懂蕭紅。

她的一生顛沛流離,無論是從感情,還是生活,都是一部辛酸史。

想讀懂蕭紅的作品,就必須了解蕭紅這個人,而她的一生也離不開與她糾纏不清的四個男人。

陸哲舜:蕭紅去哈爾濱讀中學時,遇到了有婦之夫陸哲舜。

蕭紅以未婚妻的身份與其一同來到北平進入高中讀書,但家裡人斷絕了對她的錢財供應,跟同樣被家裡斷糧的陸哲舜相看兩相厭,最後只得離開北平回家。

汪恩甲:這個謎一般的男人,每次神秘地出現最後又神秘地消失,至今仍不知所終。

因為「包辦婚姻」,兩人開始了一段「孽緣」,後來蕭紅卻在「懷孕」之時被無情地拋棄。

蕭軍:被汪恩甲拋棄後,蕭軍的出現讓二人墜入情網,開始了長達六年的甜蜜相伴。他們一起忍飢挨餓,一起孤苦漂泊,一起合著小說,一起在魯迅的提攜下揚名文壇,就連他們的筆名,也是「小小紅軍」分割開的蕭紅、蕭軍。

沒有蕭軍,就沒有蕭紅。

端木蕻良:蕭軍的不斷出軌讓蕭紅徹底絕望,蕭紅毅然決然嫁給了端木。

可蕭紅並沒有在這場婚姻中收穫什麼,端木有沒有愛過蕭紅,蕭紅有沒有愛過端木?這似乎都是個問題,在戰亂中,端木曾兩次拋下蕭紅自行逃命,這至今為後世詬病。

蕭紅在感情里一直被動,她的悲劇有渣男的原因,也有時代的動蕩身不由己,更因為她自身性格的缺陷。

「最初的《呼蘭河傳》、最真實的蕭紅」

《呼蘭河傳》節選

黃瓜願意開一個謊花,

就開一個謊花,

願意結一個黃瓜,

就結一個黃瓜。

若都不願意,

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

一朵花也不開,

也沒有人問它。

一如人生,「想怎麼活,就怎麼活」——就是最正確的人生態度!

她的《呼蘭河傳》一改當時文壇「為革命而文學」的左翼之風,敏感而細膩地站在混亂的時代里書寫起了關於自己童年的回憶。

那裡有兒時的純真與快樂: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更有宏大而蒼涼的人生感悟:

「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

延伸閱讀:

《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描寫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哈爾濱市呼蘭縣)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卑瑣、落後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

《生死場》

《生死場》是蕭紅一部傳世的經典名篇,它對人性、人的生存這一古老的問題進行了透徹而深邃的詮釋。這種對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時代的絕大部分作家。

魯迅稱它是「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的一幅「力透紙背」的圖畫。

《小城三月》

《小城三月》收錄的是蕭紅大部分短篇小說,包括其第一篇小說《棄兒》和最後一篇小說《小城三月》。書中所涉多為弱勢人物,或描寫他們的愛情,或講述他們的抗爭,或摹狀庸常生活里的麻木……

想閱讀以上書籍,下載途書APP即可免費借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途書 的精彩文章:

TAG:途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