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如松:鬥智達沃斯-白宮的關門與開門

唐如松:鬥智達沃斯-白宮的關門與開門

托馬斯·弗里德曼,紐約時報的當家記者。暢銷書《世界是平的》的作者,一個標準的全球化思想鼓吹者,一個以堅守傳統媒體為榮的美國民間智囊。

這實在是一種很矛盾的事情,特朗普作為當下美國最為保守的政客,卻利用這個世界最為新潮的媒體--推特來發表自己的政見,而托馬斯作為一個全球化的鼓吹者,卻一心堅守傳統媒體的高傲和冷艷。這大概就是美國吧。。。。一個思想上高度自由而行事上卻又極度分裂的國家。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托馬斯瞅著眼前的這位九十五歲高齡的老人,眼裡閃過一絲奇怪的感覺。這位老人一生中接受過無數次的採訪,決定過數次事關世界安全的大事,採訪過他的前輩記者們都已經死了幾茬,可是這個老人亦然神采奕奕的坐在這裡,似乎他是一個永遠也不會老去的人。

托馬斯已經對這個老人採訪過很多次了。特朗普就職以來,托馬斯都已經採訪過他兩次,這一次算是第三次-----基辛格,一個謎一樣的存在。

「先生,我們就直奔主題吧,這樣您也不會覺得很累。」托馬斯也不客套,畢竟兩人算是很熟了。這一次的採訪完全是出於托馬斯本人的意思,因為不久後發生的那件事關乎著他最為關心的全球化進程,雖然他本人對於這一進程已經不抱希望,但他還是想聽聽這位當下美國最權威老人的想法。或許他會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

「好吧,弗里德曼,我們開始吧。」基辛格也沒有客套。

「關門,開門,國會山的這一次博弈為何如此迅速的有了結果呢?這種快速妥協的結果是出於怎樣的考慮?當然我們都知道,妥協的真正原因絕不會是民意的需求,更不是那幾個提案的相互退讓,這裡面一定有著一種我們摸不著的原因。」托馬斯不愧為一個老練的記者,一下子先把那些表面化的原因全部去除,這樣就使得基辛格無路可退,不能打哈哈。

特朗普的白宮政府在關門三天後,共和黨和民主黨迅速在國會上達成妥協,把國債上限的提案寬限到二月八號。這給了特朗普政府兩周的時間,這兩周里,兩黨必然會在私下進行更為激烈的博弈,最終能不能達成妥協,事關特朗普政府要不要在兩周後再次關門。但托馬斯知道,這件事絕不僅僅是開門和關門那樣簡單。

「民主黨選錯了關門的日子,」基辛格淡淡的回答。

「選錯了日子?我覺得這個日子挺好的呀,正值特朗普就職一周年慶典,這樣的耳光不是可以給特朗普最疼的感覺嗎?」不錯,民主黨選擇一月十九日這個日子,就是為了給特朗普一記響亮的耳光,讓他飽嘗被人羞辱的痛苦。可是基辛格為什麼說民主黨選錯了日子呢?

「在政治的博弈場上,羞辱對手並不能獲得利益,只會激起對手更強的鬥爭意志。更何況這一次羞辱的是特朗普,你覺得他是一個害怕被羞辱的人嗎?恰恰相反,他對於羞辱早已經司空見慣,在他那顆滿是亂髮的頭顱上,除了腦容量,剩下的就全部是厚厚的臉皮了。民主黨這一招,對他沒有用。」

「因為發現沒有用,所以才快速達成妥協了嗎?」托馬斯追問。

「當然不是,美國的政客還沒有那麼的勇於認輸,之所以快速妥協,是因為民主黨發現,如果讓關門繼續下去的話,吃虧的是他們。」

「哦,這是為什麼呢?」

「達沃斯論壇就要召開了。」

「達沃斯?你是說,民主黨人希望特朗普去參加達沃斯?」托馬斯有些驚奇。美國現任總統已經很多年沒有參加達沃斯冬季論壇了。上一次去達沃斯的卸任總統是柯林頓,這是一個支持全球化的民主黨總統。如今特朗普去達沃斯,讓托馬斯也感到非常奇怪,這也是他本次想要採訪基辛格的重點問題。沒想到基辛格居然自己主動提了出來。這樣托馬斯喜出望外。

「托馬斯,想必你也知道,達沃斯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論壇。」基辛格的一雙老眼死死的盯著托馬斯。似乎要看這位名記者有沒有掩飾的表情。

托馬斯毫不掩飾自己的表情,直接說到「我知道,達沃斯其實就是一個國際資本博弈與妥協的舞台。但這個舞台卻一直不太受到美國的重視,原因我也知道,因為所謂的資本博弈,都不過是美國控制下的博弈,作為這個舞台的主角,美國根本無需出場。歐洲即便再繁榮,也不過是美國的一枚棋子。美國只需要坐享其成即可。特朗普總統這次之所以去達沃斯,顯然是美國已經擺不平這個舞台上發生的博弈了。所以,主角就要親自出場了。」

「哈,果然不愧為名記,知道挺多的。」基辛格報以讚許的一笑。

「這。。。。似乎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吧?基辛格先生,不過我有一個問題,既然民主黨想要和特朗普一決雌雄,為什麼不破壞特朗普此次的歐洲之行,反而對此妥協呢?民主黨此次的用意如何?」

「這個你錯了,民主黨一開始也錯了。他們本來的確是想通過關門來威脅特朗普的歐洲之行,但後來發現,他們反而被特朗普威脅了。」

「哦,這是怎麼回事?」托馬斯大為驚奇。

「一開始,民主黨也認為阻止特朗普的達沃斯之行是值得的。可在關門之後,白宮立刻放出一條消息,特朗普的歐洲之行或許會受到關門危機的影響,特朗普極大可能會放棄這次參會。這時候,民主黨忽然明白過來,特朗普歐洲之行對於民主黨來說,或者是一次機會。只是他們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

「啊。。。請老先生明說。」:托馬斯興味更濃。

「你有沒有發現,這次達沃斯論壇少了誰?」基辛格反問

「當然是中國了,這些年,中國在達沃斯頗為活躍,都是當家的出席。不過這一次,好像只派出了劉大管家。雖然這位管家也是聲名赫赫,但規格上未免就低了很多,顯然對於這次論壇的影響力也就小了很多。中國這一次好像是去觀察的,而不是去談事情的。」托馬斯說出自己的看法。

「後生可畏。你的觀察力的確很強。不錯,中國本次去達沃斯,就是去觀察的。所以才派了一位專業的高手,他可以在第一現場觀察很多事情,並由此做出準確的判斷。托馬斯,你覺得這位劉大管家主要會觀察什麼呢?」基辛格接著問

「看一看歐洲的小弟們還能不能和美國這位已經不太顧及小弟利益的老大重歸於好?」托馬斯試著回答,他需要的基辛格的回答,而不是基辛格這種提問式的回答。

「你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專家,應該可以看出來,歐美在未來的發展理念上已經是漸行漸遠。這不是價值觀的問題,而是各自發展的需求導致。歐洲離不開全球化,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也不可能再次利用軍事力量全球搶菜,所以,他們必須要保證全球化的進程不會中斷。特朗普的美國至上絕對不可能和歐洲達成一致。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歐美的重歸於好是不可能的。但。。。。」基辛格一陣沉吟嗎,欲言又止。

「但是什麼?」托馬斯心裡砰砰直跳,這個但是後面就是他想要的答案啊。。。。。

「但是,歐美可以再一次緊密組合,收割世界。特朗普或許想要有這樣的結果。」

「這會不會引發戰爭呢?」托馬斯終於確定了特朗普的目的。本次特朗普出訪歐洲,就是想組成一個歐美聯盟,聯合亞洲的日本,印度等國對於中國實行終極剿殺。只要一舉拿下中國,那麼未來西方世界的日子就會好過很多。

「戰爭,,,是一種排除不了的選項。但中美之間單獨是不會爆發戰爭的。因為這樣只會便宜了歐洲和俄羅斯。中美都不會做這樣傻的選擇。但是美國如果能夠捆綁上歐洲,那麼就不一樣了,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迫使中國屈服。當然,這只是一種最為理想的結果,事實上,很難成功。畢竟,中國目前也有著絕不屈服的勇氣和實力。真要惹急了,這個世界最終成為什麼樣子,只有天知道。」基辛格不緊不慢的說。

「如果特朗普真的能和歐洲達成一致,這對於民主黨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在應對中國崛起的這件事上,特朗普和民主黨是有著共同利益的。這就是民主黨改變主意,恢復白宮運營的主要原因?」

「這只是其中之一罷了。對於特朗普去達沃斯協調這件事,民主黨不會看好,我本人也不太看好,畢竟,特朗普這個人的本位主義思想太重,他不會答應歐洲的太多要求,而歐洲也一定會提出很多的要求,這幾年,歐洲需要幫助的事情太多了。美國這幾年不但沒有幫忙,還把整個歐洲弄得亂七八糟,在烏克蘭把俄歐關係徹底斷絕,在歐債危機上讓歐洲各國叫苦不迭,而一系列的難民危機更讓歐洲人心惶惶。這些事,背後都有著美國的影子,所以這些事都需要美國來解決。但特朗普能夠解決嗎?顯然不能。所以,特朗普本次去,也就是走個過場,根本上是改變不了歐美目前分歧的。民主黨顯然也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們讓特朗普成行的主要目的不在於聯合歐洲打壓中國,而是。。。」

「而是什麼?」

「而是想要特朗普在歐美之間製造更大的分歧。按照特朗普的性格,如果此行達不到他目的的話,只怕會大大的鬧上一番。你應該注意到,他上任以來,包括這一次,已經去了兩次歐洲。,可是卻都沒有順道訪問英國。要知道,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可是第一個去華盛頓祝賀他上任的盟友。英美這樣關係密切的國家都已經漸行漸遠,更何況歐洲。特朗普此去歐洲,一定會要的多,給的少,甚至啥都不給,只是索取。這樣下去的話,歐洲的資本必然會大失所望。失望之餘呢?」

「失望之餘,就將更加不配合特朗普在世界各地的行動。這些資本將會尋求和美國建制派資本合作,以期抵抗特朗普的壓力、」托馬斯終於知道了最終的答案。

「這就是建制派恢復政府開門,讓特朗普參會的主要原因了。只不過這種開門只會延續到二月八號,至於關門危機會不會再起波瀾,還要看特朗普的達沃斯表演能成功多少。如果效果不理想的話,二月八號後,白宮或者會接著關門。」

「這。。。。應該不會了吧,從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啊、」托馬斯顯然不相信。,

「特朗普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啊。他本身就是一個為了打破記錄而出生的傢伙。「基辛格搖頭嘆息。

「可惜啊,如果真的像您老分析的結果,那這次,豈不是讓中國佔了便宜,場內打架場外得利啊」

「那也未必,歐洲人不滿意美國,也不一定就會必然的選擇中國。他們就是一群道貌岸然的鬣狗,如今在這個世界的草原上,中國是一頭睡醒的獅子,美國是佔盡制空權的禿鷲,如今歐洲又把印度這頭大象拉進達沃斯。這是希望他們之間可以有更多的搏鬥,鬣狗才好有機會搶走豐厚的肉食。你應該知道,這次印度的莫迪會在達沃斯嶄露頭角,做主題演講,,哈。。。。。這個世界的熱鬧,真是永遠也看不完啊。」

「基辛格先生,您的這個比喻真的是。。。。。」托馬斯一翹大拇指。

「結束吧,我有點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6次請戰!他自己雙腳被炸斷,卻讓無數中國人站了起來!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