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歲孩子2年煙齡,又是只生不養的爹媽!看完才明白的「愛」

4歲孩子2年煙齡,又是只生不養的爹媽!看完才明白的「愛」

小時候,大人總是很喜歡問我們

「你長大後想要做什麼?」

「我夢想成為科學家!」

「我夢想成為記者!」

「我要開飛機」

......

這些答案脫口而出,大概是很多人小時候共有的夢想。

即使長大後來不及實現,但這些夢想卻是年少對未來的憧憬。

但在湖南省一個偏遠的山村裡,有這樣一群孩子。

當被問及到將來想做什麼的時候,他們這樣回答:

「想打工。」

「讀書畢業呢?」

「畢業就去打工了。」

「你長大想做什麼?」

「洗碗。」

這段對話被一個80後導演——蔣能傑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下來。

他從2010年開始就用鏡頭記錄關於留守兒童的一切,他的「留守兒童紀錄片三部曲」——《路》、《村小的孩子》、《加一》,將留守兒童成長的歷程攤開來展現在鏡頭面前,真實到令人心痛

2017年度的《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顯示,農村學校的學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無人照料的留守狀態學生占近三成。而這些兒童中,超一成的農村完全留守兒童與父母一年見不到一面。

原來這個世界還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涉世未深,便要體味與父母分離的滋味

故事發生在湖南省新寧縣一個偏遠的山村——光安村,1700人的村莊里有900人都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在這個破敗的村莊里眺望著家人歸來的方向

這些孩子也就成了我們口中常說的「留守兒童」。

據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農村留守兒童人數超過了6000萬

數據是冰冷的,但隱藏在數據背後這些留守兒童的成長則更是令人寒心。

影片中這些留守兒童大都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生活的貧困讓很多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承擔家務農活。

當城市裡的同齡人大清早還在舒適的被窩裡賴床時,這些孩子早早的就起床開始一天的忙碌,燒飯劈柴,料理家中的一切。

這些孩子懂事得讓人有些心疼,導演問一個小女孩是否想去父母身邊,她說不想去,因為奶奶需要人照顧

8歲,本是可以在父母懷裡任性撒嬌的年齡,生活卻讓他們擁有本不該屬於這個年齡的成熟

因為沒有父母的陪伴,他們更能體會到陪伴的意義,所以不忍心讓爺爺奶奶自己一個人留守村裡,可明明他們才是處在那個需要人陪伴的年紀啊!

片中大多數父母在生下孩子之後,便背井離鄉外出務工,開始了與孩子漫長的分離。

他們沒有帶過孩子,沒有參與到他們成長的一點一滴。

有些父母和孩子甚至一年到頭都見不了一次面,因為要省路費,所以過年也不會回家團聚。

一位老奶奶甚至笑說,連父母都認不出孩子

長時間的分離讓這些留守兒童和父母的關係漸漸疏遠,本應美好的親子關係就這樣變得稍顯尷尬

影片里,導演問孩子們:「爸爸媽媽不在,你會想他們嗎?」

一個小女孩默默抽泣地回答道:「想」。

但自己卻不記得父母長什麼樣子了~

在這些孩子眼裡,爺爺奶奶是他們最親近的人,是他們唯一的依靠。

「世上只有媽媽好」變成了「世上只有奶奶好」。

因為只有爺爺奶奶參與到了他們的成長,和他們分享了喜怒哀樂。

這些孩子,除了在情感上的缺失,基礎教育於他們來說也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廢舊的教室、殘破的課桌椅、稀缺的教育資源,這就是這些留守兒童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

導演問孩子們

「現在的國家主席是誰」

「毛主席」

「中國的首都在哪裡」

「不知道」

「天安門在哪?」

「不知道」

「2008年奧運會在哪開的?」

「不知道」

教育水平的落後限制了這些孩子的眼界,他們的世界裡只看得到家門前的一畝三分地。

村莊外面的一切他們都一無所知,也與他們毫無關聯

當被問及長大後想做什麼時,他們的回答出奇意外的一致——「打工」

其中一個孩子的夢想甚至具體到長大後想洗碗。

在這些孩子看來,長大意味著和父母一樣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打工是他們唯一能想到的最好的出路。

「為什麼想打工?」

「因為能賺錢「

夢想一詞對他們來說過於奢侈,因為他們的人生一眼就望得到盡頭。

你可能會想,這些孩子還小,等大一點就會明白事理。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留守兒童三部曲的第二部《初三》里,導演蔣能傑將鏡頭對準了處於青春期的留守孩子。

這些孩子長大了,在念初三,正身處中考來臨與青春叛逆期的雙重考驗中。

導演想通過這部片子,讓觀眾感受到留守兒童青春期的變化。

城市裡的孩子從一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吹響了戰鬥的號角,家長們摩拳擦掌,為孩子計劃著未來,怎樣能讓自己的孩子從起跑線就把別家孩子遙遙甩在身後。

於是你會看到,當小孩還在母親肚子里時,就會開始各種早教。

出生後,孩子還沒學會走路便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開始學習。

大一點上學了,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連周末節假日也不放過。

在父母眼裡,上一個好的小學,才能爭取重點中學,最後才能進入重點大學。

相比城市孩子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這些留守孩子則顯得輕鬆了許多

在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能上學上到初三,拿個初中畢業的文憑已經實屬罕見

很多人對於上學興趣不大,教育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無用的消遣賺錢養家才是正道

經歷了七八年的成長,當導演再問這些孩子關於長大後的計劃,他們的回答依然是打工,要不然便是渾渾噩噩不知未來何去何從

青春或許都是相似的,叛逆,開始有自我意識,想要變得與眾不同。

這些孩子也不例外,他們無心學習,除了學習之外的所有事他們都很感興趣。

沒事時整理自己的髮型

上課玩玩手機

放學後叫上小夥伴去網吧打打遊戲

對他們來說,生活不過是過一天算一天,他們沒有夢想,沒有目標。

年紀輕輕,卻已經過上了渾渾噩噩的老年日子。

父母長時間的缺席讓這些孩子在青春期時沒有人能給他們正確的引導。

於是又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貧窮的困境依舊無法改變,不幸的只會更加不幸。

是這些父母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嗎?

答案明顯不是!

他們比誰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能有出息,能出人頭地。

但現實是殘酷的,貧困的家境沒辦法讓他們長期供養孩子上學。

在生存面前,談教育顯得是多麼的可笑!

相比小時候對於父母的依戀,青春期的他們已經對父母的缺席麻木,片中一個男孩直言道,家中姐弟仨沒一個想爸爸媽媽。

時間真的很可怕,它能麻木掉一個人的情感。

時隔多年回家後,父母與孩子互相認不出來的例子比比皆是。

《村小的孩子》里有一對姐弟,母親難產去世,父親因搶劫入獄。

家庭的不幸讓這對姐弟從很小的時候就體會到人情的冷暖。

導演問他們姐弟倆,想不想爸爸時,姐姐說:「想他也討厭他」。

弟弟則直截了當的回答,討厭爸爸!

GIF

時間來到幾年後,在《初三》里,導演再一次問了他們同一個問題,這一次姐弟倆顯得很平靜,臉上看不到絲毫的表情變化。

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他們未曾感受到,久而久之,便覺得無所謂了。

龍應台曾說: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限」的。錯過了陪伴的黃金期,就真的沒有辦法彌補了。

很多父母為了外出打工賺錢,就會把孩子託付給親戚照看。對於孩子的教育基本沒有參與過,孩子屬於放養狀態

前段時間,湖南新化縣一位4歲留守兒童翹著二郎腿嚼著檳榔吸煙的視頻傳遍網路。

視頻中這個孩子一邊吸著煙,一邊嚼著檳榔,神情快活。

這熟練的姿勢令人咋舌,據孩子的奶奶反映,孩子煙齡已有兩年戒不掉了。

孩子的父母都出去務工,照顧的責任自然就落到爺爺奶奶的身上。

4歲孩子2年煙齡,這為人父母沒有盡到好好教育孩子的責任,等孩子真的出了什麼事賺再多的錢都彌補不了。

這些孩子除了常年飽受貧困、飢餓、孤獨的困擾之外,由於監護人的缺失,性侵悲劇在留守兒童發生的比例之高令人震驚。

廣西平南,留守兒童小月和9個女孩遭到了宿管老師的長期性侵。

她們當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只有六七歲。

廣西興業,留守女童自11歲起遭多位村民長期性侵。

湖北十堰,11歲留守女童被鄰居多次強姦後服毒自殺。

四川自貢,6歲留守女童遭另一位留守未成年人強姦。

……

數個悲劇的上演真的令人寒心,根據《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的描述,處在完全留守狀態的留守兒童,一半以上一年中見父母的次數不超過2次

在調查過程中,11.4%的留守兒童聲稱自己的父母已「離世」。

有父母但卻像個孤兒,這就是留守兒童的真實寫照。

成長教育、情感陪伴的缺失,讓這些孩子很容易就會誤入歧途,甚至是受到外界的傷害,留守兒童問題的核心是家庭監管的缺失。

當看到這些留守兒童時,我們的心都不自覺攥緊了幾分,紛紛把矛頭指向了只生不養,選擇外出務工的父母。

可在蔣能傑《加一》紀錄片里,他站在不一樣的角度,講述了留守兒童加一的故事。

對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來說,不是不想陪伴,而是不能陪伴

在維持生計面前,放棄陪伴或許是最佳選擇了。

加一,是這部紀錄片的主人公,今年7歲。

像大多留守兒童一樣,加一的父母在她不到一歲的時候就外出務工了,留下她和弟弟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加一雖然年紀小,但她卻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裡的一切,照顧弟弟、生火做飯、洗碗、洗衣服、放牛、割草……

熟練地操持著家裡的大小事務。

GIF

加一不是不想父母時時刻刻陪在她的身邊,可是懂事的她選擇自己默默承受這份孤獨與不舍,不要給外出打拚的父母平添煩惱。

所以這一年的大年初二,天還沒亮,加一的父母又得踏上返工的旅途,繼續新一年的打拚。

加一沒有在父母面前哭鬧著,乞求他們別走,而是自己一個人跑到房間里,蒙著被子,小聲啜泣著

爺爺安慰加一:「在家陪你玩,哪有錢建房子、蓋房子。」

GIF

門外的父母也紅了眼眶,即使萬分不舍,但還是踏上了分別的旅途。

當提到留守家中的兩個孩子時,加一媽媽十分痛心,覺得夫妻兩人虧欠孩子太多。

她說「我能怎麼辦呢?老家無事可做,出遠門只能幹基層勞務工,想孩子捨不得車費,回不去老家更不能呆在老家」。

GIF

不外出打工,哪裡有經濟來源支撐這個家,孩子的學費生活費又得從哪裡來?

只生不養?我們是骨肉分離,迫不得已。

夜裡幹活熬得心絞痛想到孩子就忍不住要哭,只盼他們能出了頭再不要過我們這樣的日子。」

世界上有哪對父母不想時刻陪在孩子身邊,見證孩子的成長,可生活對這些留守家庭卻異常的殘酷。

我抱起磚頭就沒法抱你,我放下磚頭就沒法養你」。

但無論如何,放棄陪伴並不意味著這些父母逃避了自己的責任,他們和天下父母一樣,深愛著自己的骨肉。

誰的生活都不容易,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隨意批判別人的人生。

對他們來說,在維持生計面前,放棄陪伴或許是最佳選擇了。

GIF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斯高表示,要解決留守兒童養育缺失問題需要做到四方面:

一是帶孩子進城,享受城市社保;

二是政府宣傳0到3歲養育的重要性;

三是提供有條件的現金補貼;

四是推廣建設早教中心。

留守兒童問題並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的必然結果,也不能僅僅簡單怪罪於父母的冷酷無情。

農民工作為弱勢群體,如果他們帶著孩子進城,因為戶口問題,很可能讓這些孩子沒法上學。

沒辦法想要有書可讀,只能把孩子留在農村,自己外出打工養家。

而農村和城市的教育資源更是天差地別,在這樣教育背景成長出來的小孩,相比起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孩子,他們從一開始就已經輸得一塌糊塗。

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的一席話更是深刻揭示了這一殘酷的真相。

階級固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寒門再難出貴子。

出生在北京一個外交官家庭的他,意味著享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

考上好學校對他們來說,比起農村孩子也更為容易

而家庭的氛圍對於孩子習慣和性格的培養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留守兒童家庭氛圍的缺失,是導致很多悲劇產生的關鍵。

導演蔣能傑可以說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導演,紀錄片里的湖南新寧就是他的家鄉。

為了能夠更好的拍攝家鄉留守兒童的成長,他選擇辭去了自己的工作,這一拍就將近10年

拍攝《村小的孩子》時,他自己透露因為待遇太差、條件太艱難,沒有老師願意來村小,就從北京辭職,給孩子們做代課老師。

後來為了生計又回北京謀職,反覆三次。第三次,他沒有再回去,因為他迷戀表達的自由,即使清貧,他覺得也活得很理想。

2009年,他成立了一間叫棉花沙影像的工作室,工作室的名字就來源於他的出生地——棉花沙,而地址就坐落在紀錄片里的光安村。

而他的努力也是有回報的,這些年他執導的紀錄片先後在國內和國際上獲得殊榮:

2010年紀錄片《路》,入圍第七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

2012年紀錄短片《打工夢》,入圍2012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競賽評優單元;

2014年紀錄片《村小的孩子》,榮獲德國法蘭克福影展一等獎、第三屆鳳凰紀錄片大獎最佳長紀錄片;

這一系列紀錄片的意義早已經超過了影片本身,它們被賦予了更為深厚的社會意義。

蔣能傑說「社會不由他導演,他只記錄真實」。

他沒有賣弄苦難,沒有渲染悲情,他做的只是用鏡頭記錄著這份真實。

這份責任感值得令所有人為之敬佩,影以載道,善莫大焉,蔣能傑用他的行動親身詮釋了這八個字背後的分量。

臨近年末,我們希望這些孩子的父母能回家過一個團圓年;

希望生活能多一點善待這些帶著天真笑臉的孩子;

少一份懂事,多一份童真;少一份等待,多一份團聚;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天使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參考資料:

[1]新京報.留守兒童約千萬 近三成無父母照料.(2017.07.23).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7/23/content_689297.htm?div=-1.

[2]中國社會報.2017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 在京發布.(2017.07.24).http://epaper.shehuiwang.cn/epaper/zgshb/2017/07/24/A01/story/189492.shtml.

[3]CCTV-13新聞頻道.《新聞調查》 20180113 性侵發生之後.(20180114).http://tv.cctv.com/2018/01/14/VIDEaFLpJggIHPZ0Z4eTDFWU180114.s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每日競籃:同處低谷,誰能率先反彈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