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飯前飯後的3大「短命」習慣,4大「長壽」習慣,你做對了嗎?

飯前飯後的3大「短命」習慣,4大「長壽」習慣,你做對了嗎?

飯前飯後有幾個習慣,有長壽的習慣,有短命的習慣,看看你做對了嗎?

飯前飯後的短命習慣

短命習慣一:飯前飲酒

空腹飲酒,對胃黏膜的損害是很大的。如果在飯前飲冰鎮啤酒,更容易使人胃腸道內溫度驟然下降,血管迅速收縮,血流量減少,從而使機體生理功能失調,影響正常的進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還會使人體內的胃酸、胃蛋白酶、小腸澱粉酶、脂肪酶的分泌減少,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胃腸道受到過冷刺激,變得蠕動加快,運動失調,久之,易誘發腹痛、腹瀉及營養缺乏等症。

短命習慣二:飯後吸煙

俗話說「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但其實這種做法對健康危害是很大的。在進食之後人體的腸胃道蠕動會加快,流經胃部的血流量也會隨之增加,如果在這個時候抽煙,香煙中的有害成分會由於血液循環的加快而更易被吸收,這樣對呼吸、消化系統都有很強的刺激性,對比平時吸煙,此時對人體組織的傷害更大。

短命習慣三:飯前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會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干擾食慾。劇烈運動後不宜馬上吃飯。此外,劇烈運動要消耗許多熱量,飯前做劇烈運動容易發生頭暈、眼花,虛汗等低血糖現象,有時還會發生意外。

飯前飯後的長壽習慣

長壽習慣一:飯前吃水果

在進餐前20分鐘至40分鐘吃一些水果或飲用1至2杯果汁,則可防止進餐過多導致的肥胖。但是,很多水果如柿子、山楂、杏仁、菠蘿等都不能空腹吃。為了減肥,餐前食用水果時,最好選擇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水果,如蘋果、

長壽習慣二:飯後進行適量運動

吃完飯不能馬上運動,飯後半個小時或者1個小時,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吃完飯必須要活動一下,如果坐著或者躺著,會影響消化,造成積食或腸胃不適。

長壽習慣三:飯前喝口湯

飯前先喝幾口湯,將口腔、食道潤滑一下,可以防止干硬食品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於食物稀釋和攪拌,促進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是,飯前喝湯可使胃內食物充分貼近胃壁,增強飽腹感,從而抑制攝食中樞,降低人的食慾。有研究表明:在餐前喝一碗湯,可以讓人少吸收100—190千卡的熱能。

長壽習慣四:飯後喝杯養胃茶

多喝水,尤其是多喝開水,這樣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對胃的危害。如果嫌開水沒有味道,那麼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使胃腸道儘快恢復到正常水平。飯後一小時喝杯養胃佛手苦苣茶,對促進胃腸消化有很重要的幫助。

取丁香,陳皮,桑葉,菊苣,佛手,茯苓按比例配製成養胃的佛手苦苣茶,或者做成茶包,泡起來簡單方便。(切記不是單一成分,要成分搭配好才行。)

桑葉中含有多種DNJ礦物質,這些都是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進入身體之後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非常適合便秘的患者服用。除了能夠治療便秘之外,將桑葉泡水喝還能夠很好的排出身體廢棄物以及毒素,起到排毒的作用。

中醫認為:茯苓可用於脾虛泄瀉。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這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而且常與党參、白朮、山藥等配伍,又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

最後,送你幾個養胃按摩動作!

1按足三里—促進消化

足三里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感測可到腳背。

按摩本穴可治各種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2按中脘穴—溫胃理氣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胸劍聯合與肚臍中央之間中點處,所謂胸劍聯合,就是自胸部正中向下循按,指下由硬變軟處,即胸骨下端盡處。

胃位於橫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中脘正處在胃的賁門和幽門之間。在胃的中部,當然以治療胃部的問題為主。

3按章門穴—解除胃痛

章門穴正在第十一肋骨遊離端下緣處,為足厥陰肝經穴,脾之募穴,八會穴之臟會。

雙手叉腰,兩手大拇指指腹點按在穴位處,適當用力會有酸脹感,堅持2分鐘。

4按膻中穴—調氣養胃

膻中穴的位置位於兩乳頭中間,胸骨上。膻中穴是氣會,對於人體內氣的運動具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另外膻中穴位於胃的上方,上焦與中焦交界之處,是上焦呼吸之氣與中焦脾胃之氣會聚和通行的關鍵通道,所以通過刺激膻中穴,我們可以調理上焦與中焦的氣機,使得腸胃氣機得到疏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這三個生肖,是菩薩轉世,一生註定不平凡,不僅富貴多金還長壽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