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大的老外眼中的中西方對比,戳心了
有一位在北京出生長大的老外Siyu,因為「祖籍」是西方,半數時間她都在美國、英國、法國旅遊、學習或者工作。
兩種差異很大的文化也給她帶來了衝擊,所以她創作了一系列漫畫,表達自己的感受:
01
至今在許多西方人的心目中,中國依然是上百年前的那個樣子。誤會很深啊...
02
飲食文化差異也很大。光是中國餐具就讓很多西方人感到高深莫測。飲食習慣和口味上西方人廣義上比較喜歡甜的,含乳脂的,少部分的外國人特別不能吃辣。
03
對於不認識的文字,謹慎「上身」,這大概是全世界都應該注意的問題
04
中國的不還應該有辣椒油嗎?其實科學的做法,不應該是四個全部擺在一起嗎?
05
也許是西方人相對顯成熟,也許是對亞洲人臉盲,總之他們普遍覺得,中國人60歲之前都不顯老。對,我們確實長得年輕!
06
中國人以白為美,「一白遮百丑」,而西方人則覺得曬出來的顏色顯健康。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07
人口多的和人口少的國家,在有些問題上沒辦法交流。西方人甚至為中國人這種「隱私缺失」而震驚。自己住多無聊?別走別走,等我把橘子樹給你搬來。
08
由於各方因素,許多西方人覺得中國人「什麼都吃」,也包括貓貓狗狗。這我就不能忍了,妥妥的偏見!
09
對於亞洲的中日韓,西方人往往分不清楚。不過反過來想想,我們對歐洲各國也未必分得清楚吧。
10
中國年輕人眼中的「胖」在許多西方人看來是不能理解的,因為他們覺得「已經很瘦了」。
11
中國人比較含蓄,也不鼓勵直接的情感表達。因此即使很關心某人,也難以說出「我愛你」這樣的話。
12
中國人在交談時往往避免直接的目光交流,這是一種尊重的方式,但在西方文化中,迴避目光意味著猶豫和不誠實。感覺老外盯著人看還不笑的話確實有點難受,還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啊。
13
完全不同的禮儀交往,可能會讓人一時難以適應。當然也不是所有西方國家的人一見面就抱著臉啃啦。在國外的網友可不要耍流氓哈。
14
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對於課業學習有超強的能力和超高的要求,甚至到了偏執的地步。這也難怪,畢竟中國競爭太激烈。學渣表示不服。
15
雖然「中國製造」已經世界聞名,但是「中國創造」暫時還沒能獲得全世界的認可。就在那不遠的將來。
16
中國人對於食物的執著,對於吃的精細化的要求,是西方人一輩子都想像不到的。那是,畢竟我們研究幾千年了!
17
對於讚美,中國人以「謙虛」為美德,在獲得他人讚美時,首先的反應可能是「自省」而不是「驕傲」。其實真的會自省嗎?不這麼說就是驕傲嗎?只是說話的習慣而已啦。
18
大學畢業後和父母一起住,對中國人來說很尋常。而在西方國家,對於獨立性更重視得多。
19
出於各方面的考慮,中國學生大都穿著統一的(難看的)制服,而西方國家則寬鬆自由得多。而且他們的校服還很好看。不過話說回來,好不好看還是要看人的。
20
中國學校嚴格禁煙,抽煙的學生被認為道德也有問題。不過同樣的情況,在西方國家則可能是另一番光景。不過西方國家的學校大多設有吸煙區,這樣不會影響到別人。
21
即使現在全世界都在玩手機,但相對來說,西方國家看書的人還是比較多一些。當然你也可以說,中國人是在手機上學習!西方人看書多?小編我不服,拿出統計數據來!不過西方國家的地鐵上信號一般都很差,可能他們只能看書吧。
人和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真的很大。還是相互理解包容為好!求同存異這句話可不是簡單說說而已,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智慧。秉著求同存異,相互尊重的原則,我們在世界上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
-作者介紹-


TAG:軍武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