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藏紀行之《聖城朝拜》

西藏紀行之《聖城朝拜》

文 楊舟平 主 播 宋力行

聖 城 朝 拜

作者:楊舟平

火車到拉薩正是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風嗖嗖地吹著,著實有點涼意,偌大的火車站廣場由武警站崗禁止旅客逗留,導遊趁機說:「這就是我給大家說的『西藏西藏,特殊情況』之一,在西藏,到處是軍警,所以治安狀況大家儘管放心!」我們只好站在廣場外面遠遠地拍照,加上稍微的高原反應,便急匆匆上了接我們的旅行社車子。上車後西藏導遊小高反覆告訴我們:回賓館後,一要服用紅景天葯,第二千萬不能洗澡,以防感冒,還說內地人如果在西藏感冒就成大麻煩了,當然這個「進藏須知」我們在出發之前就知道了。西藏的旅行車與內地不同的是每台旅行車上都有供氧口,一上車就開始供氧。車子一直朝南行駛,整個拉薩市沿拉薩河而建,叫聖城或太陽城,南北狹長。市內高層建築不多,汽車比內地城市少多了,沒發現堵車現象,人也不是很多,藏民漢人好像各半,只十多分鐘車程我們就到賓館了。

第二天開始正式旅行,第一站游大昭寺。大昭寺以文成公主進藏帶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真身佛像在此安放而著名,拉薩之所以有「聖城」之譽,也與這座佛像有關。據說佛祖在世時,其弟子按其奶媽指點塑了八歲、十二歲和二十五歲三尊佛祖金像並由佛祖親自開光,八歲金像已遭毀損,今存於小昭寺,二十五歲金像遠在印度,因此大昭寺十二歲金像就變得十分珍貴。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在藏傳佛教寺院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始建於公元647年,由藏王松贊干布主持建造。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拉薩」,所以有「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之說。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摩尼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也叫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形,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寺前終日香火繚繞,藏民們虔誠地叩拜在門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寺內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聖者的痕迹。

出於好奇,我與一位只有一條腿的殘疾藏民攀談,他會說我們基本能聽得懂的生硬漢語,他家在林芝,初中文化,年齡剛過五十,林芝離拉薩有千里之遙,他從家鄉出發,隻身一人,拄著拐杖,背著簡單的行囊,代表他們村一百多牧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不避風雨,一路磕著等身長頭,真可謂長途跋涉,千里迢迢,歷經一年多才來到大昭寺,他說還有來自四川、青海的藏民,比他更遠,他們依然一路磕長頭來大昭寺,有的信徒磕長頭還未到大昭寺就死在半路了,後面磕長頭的人就會把他的牙齒帶到大昭寺,表示他來到大昭寺,所以大昭寺裡面有一個柱子上掛滿了牙齒,後來怕有人害怕就用白布圍了起來。我忽然記起:來拉薩途中,沿途常見磕長頭者,當時以為他們在做什麼朝拜,現在突然懂了,他們的目標就是拉薩大昭寺,我的心裡倏地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時代的年輪走到今天,竟然還有對其信仰(藏傳佛教)這麼虔誠、執著的信徒!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動力?!這就是所謂信仰的力量嗎?!這位林芝藏民還說:「我們藏民全部信教,我們一生不存錢,賣牛羊賺來的錢換成金子,一年換一點,換來的金子除買必要的吃穿外全部捐給寺廟,這樣活著心裡就沒有負擔了,踏實了,這次帶來了我積攢的所有金子,獻給佛,把佛像修得大大的,高高的」。他還說:「你們漢人遇到麻煩事才敬佛,人在寺廟,心在外面,或者覺得活得沒意思了,為了躲避煩惱才躲進廟裡出家,我們一路朝聖,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我們人在寺外,心卻在廟裡」,他喝口水接著說:「人財產多了,就會產生貪念,就會作惡,我們藏民的世界是乾淨的。」我被這位殘疾藏民深深感染了,我堅信他的話是真的,從他臉上那種渴望和篤信一切的神情,彷彿把所有的信仰凝聚在口裡,手上,腿上,身體上。他們在大昭寺前雙手合十,過頭,移至面前,胸前,然後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後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在此過程中,口手並用,六字真言誦念之中連續不斷,如此一次次磕長頭重複不已,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敬佛、向善、成佛。參觀完大昭寺後,在大昭寺廣場前,我靜靜地沉思了好久。

西藏的天說變就變,剛還藍天白雲,突然下起雨來,一陣緊過一陣,但大昭寺前磕長頭的藏民們似乎沒有察覺到天氣的變化,他們依然認真嚴肅地磕著長頭,沒有一個人因下雨而停止朝拜或離開,藏民自願者依然給信徒們免費發放餅子和開水。他們教會你什麼是「衣衫襤褸,心似錦緞」,沒有見過哪一個民族的信仰如此虔誠而執著,我似乎有點無地自容。

接下來是參觀布達拉宮(簡稱布宮),布宮被稱為「世界屋脊明珠」,始建於公元641年的吐蕃王朝,是青藏高原的標誌,也是西藏政權中心,在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里,收藏著大量價值連城,獨一無二的稀世文物,布宮的宮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均聞名於世,我們常用的50元人民幣背面的圖案就是布宮的側面照,1994年布宮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長明不熄的酥油燈寄託了藏人太多的美好期盼。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有首寫布宮的著名的詩:「住在這裡,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走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求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作者簡介

責任編輯 辛 克

文稿審核 李 強

本期組稿 劉建生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撿漏 的精彩文章:

沁園春·游靈山感懷

TAG:時光撿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