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厭倦繁華都市華人「逃離」奧克蘭:再這麼養老要廢了

厭倦繁華都市華人「逃離」奧克蘭:再這麼養老要廢了

中國僑網1月23日電 據《紐西蘭先驅報》報道,作為紐西蘭唯一的一個超級大都市,奧克蘭大區只佔了全國2%的面積,卻裝下了超過30%的人口。人口密集,讓奧克蘭也患上了「都市病」。房價高企、交通堵塞、物價飆升、治安混亂……在羊比人多的紐西蘭,奧克蘭越來越像一個異類。

紐西蘭有超過17萬華人,七成都生活在奧克蘭。這裡有華人餐廳、華人超市,甚至華人寺廟,共同的文化和需求很容易讓人們聚在一起。

然而,或因為房價,或因為政策,或因為生活方式,或因為機緣巧合,許多華人新移民也走上了「逃離奧克蘭」之路。他們認為,離開了這個繁華都市,才能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Alex:再這麼養老要廢了

在同齡人中,Alex算是「老移民」了。三十齣頭的他和妻子、女兒,一起生活在北島小城北帕默斯頓(Palmerston North)。

為啥選擇北帕,「房子便宜啊,奧克蘭要是房價和北帕一樣,我分分鐘回去。」Alex說,自己在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讀書,畢業後就順理成章留在了這個「大學城」。

雖然嘴上喊著嚮往奧克蘭,小城市的好他卻能說出一大堆。8點半上班,可以睡到8點15;一腳油門就到單位了,一箱油起碼開三周;華人超市蔬菜老乾媽都有,華人餐廳也不少,生活很方便;沒有奧克蘭的燃油稅,也沒有堵車;華人也不少,需要找朋友玩的時候夠用了……

更重要的是,Alex從事的行業,全紐西蘭工資都一樣。在小城市生活成本低,房價更是便宜太多,他的可支配收入比奧克蘭同業人員至少多出一萬紐幣。

「生活是舒服,但是三十多歲就這麼養老要廢了……」Alex認為生活和家庭更重要,所以在小城市自己如魚得水。「如果是事業型的,估計就受罪了吧……」

Mike:如果有機會,我要回基督城

2015年,Mike拿著工作簽證登陸基督城,一住就是兩年。

「剛來紐西蘭頭兩年,都沒來過北島!」從事製造業的他在基督城找到了工作,並順利拿到了綠卡。

人還年輕,就總想折騰。兩年後的今天,他來到了奧克蘭,一邊工作一邊在奧大讀書。

來了奧克蘭才發現,基督城的生活真是非常簡單。「奧克蘭挺熱鬧的,有吃有喝,買東西的選擇也比較多;奧大的學術氛圍挺不錯的。」

對於奧克蘭的優點,Mike似乎就只能講出這麼多了,缺點卻一抓一大把,而且是實實在在的:Mike住在奧克蘭東區,平時要去East Tamaki上班,還要去City上課。「奧克蘭交通費用實在是太高了,不管是停車費還是公交費,都簡直難以承受……」

和基督城相比,最大的缺點來自壓力——奧克蘭的生活壓力太大了。「買房就別提了,租房也比基督城貴好多。」和Alex一樣,Mike從事的行業全國工資差不多,他覺得在基督城的生活壓力真的小太多。

另外,對Mike來說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奧克蘭人和人的距離比較遠,基督城人可能更簡單,陌生人見面都會很親切打招呼,這是讓我最不習慣的一點。」

以後什麼打算,「讀完書,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回到基督城。」

Selina:奧克蘭還是惠靈頓?我列了個表格

2013年,Selina花了9個月,在紐西蘭南島一邊打工一邊旅行。熱愛大自然和極限運動的她,幾乎是馬上決定要在紐西蘭度過餘生。

雖然風景優美、民風淳樸,但她馬上發現自己很難在南島找到跟自己專業相關的技術性工作。奧克蘭倒是機會不少,但是「房價太高,華人扎堆,交通擁堵,也沒有技術移民的加分」。

正巧,她還拿到了一份惠靈頓的工作邀約。奧克蘭還是惠靈頓?糾結不下,技術流的她乾脆列了一個表格。

總體來講,惠靈頓氣候雖不如奧克蘭(強風、多雨、有地震),但就城市的環境氣質以及居住的舒適程度來看,遠勝奧克蘭。大惠靈頓地區僅有40多萬人口,開車一小時範圍就可以抵達各種美麗寧靜的海灘,森林公園,野生動物園等等;房價也挺不錯,最新的均價約57萬紐幣,僅是奧克蘭的近一半;治安也非常好。

最終,她當然選擇了惠靈頓,不僅順利移民,還在當地交了很多朋友,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Annie:為了30分我不得不逃離奧克蘭

2016年,Annie拿著銀蕨簽證抵達奧克蘭。兩個月後,她就拿到了第一份Job Offer,可惜找到工作的快樂沒有持續太久——就在同一天,紐西蘭移民局宣布:技術移民分數門檻從140分飆升至160分,沒有緩衝,也沒有例外。

左算右算,她的分數都只有155分,也就是說即使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她也不符合申請綠卡的條件。於是,她毅然放棄了來之不易的Offer,決心轉戰首都惠靈頓。

不過,事情沒有想像的簡單。她的學歷和工作經驗,在惠靈頓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她堅持了四個月,也焦慮了四個月;從一開始隨心隨性,到學會如何正確的解讀招聘資訊、如何有針對的寫每一份簡歷和Coverletter、如何安排每一天投遞簡歷的節奏……

在惠靈頓的四個月,她爬了很多山,喝了很多咖啡,吹了很多風(當然了……),還遇到了百年一次的7.5級地震。

「頃刻間,房間內所有的物品都在搖晃,頭頂的吊燈猶如鐘擺般的擺動,兩側木質結構的牆壁扭曲發出刺耳的聲響……」不過,地震過後她住的房子卻連一條裂痕都沒有。

房子沒事兒,她卻沒辦法再等下去了……她回到了奧克蘭,迅速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惠靈頓給我帶來不同的體驗,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奧克蘭。人的生活會隨著歲月而越來越安穩,我們要在年輕時盡情享受生活為我們帶來的酸甜苦辣,也就不枉此生了。」(張靜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美12歲女孩不堪網路暴力自殺 罪魁禍首竟是兩名同學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