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這倆位老先生不簡單,他們的書畫作品,是13億中國人看得最多的作品,也是用得最多的作品。

上圖中左邊的那位老先生叫馬文蔚(1904-1988),中國人民銀行原金融研究員;右邊的那位老先生叫劉文西(1933-),著名畫家,西安美術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注意一下上圖,其中「中國人民銀行」這幾個字,就出自馬文蔚的手筆;而毛主席畫像是劉文西的作品。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馬文蔚書寫的字樣

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第二套人民幣改革的設想被提到議事日程。1951年,中國人民銀行首任行長南漢宸特意從故宮博物院借來一支宮廷用筆,請馬文蔚先生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和「壹、貳、叄、伍、拾、圓、角、分」等字。不久,這些字便出現在第二套人民幣上。

在當時,人民幣的設計和人民幣上的題字是作為國家機密不能泄漏的,所以幾十年來馬文蔚守口如瓶,從未向任何人提及。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1956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漢字簡化表,但是人們熟知的人民幣上的票面漢字「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的「國」和「銀」從繁體字改為簡化字,卻是在1980年,第4套人民幣準備發行的時候。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當時總行決定把「中國人民銀行」的繁體「國 」改為簡化的「國」、「 銀」簡化為「銀」,曾給居住在陽曲縣的馬文蔚來過一函,並再次約請馬文蔚先生重寫簡體的「國」和「銀」。可是,馬文蔚老先生已是80高齡,又有哮喘病,握筆已不穩,所以,馬老先生未能再寫這兩個簡體漢字。

最後的任務就落在了北京印鈔廠的專家身上。他們經過細心臨摹馬文蔚先生的筆體,終於臨仿出了簡體的「國」和「銀」。需要說明的是,其中「國」字的「口」與「銀」字的「艮」字還是馬老的原跡,而「玉」,和「金」,則是印鈔廠的同志們加工書寫,可是他們的筆跡字體與馬文蔚先生的原跡神韻竟是那般一樣,這也可以說是當代書法史上的一個奇蹟吧。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張黑女》

馬文蔚為人民幣題寫的「中國人民銀行」的字樣,很多人認為字形與魏碑相似,而基本筆畫仍屬隸書。但據學者考證,這種字體叫「張黑女」碑體,它是北魏碑體的故名,被認為是北魏碑體中的精品。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張黑女》用筆圓融,少有魏碑的生辣之氣,卻是書體走向成熟的魏碑,更是較為成熟的楷書。雖然,它稍有篆隸味字形成扁勢卻更見其古樸天真,較之唐楷的法度森嚴,多了幾分雍容,多了幾分蕭散,多了幾分難得的盎然生氣。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劉文西在創作

在中國畫壇上,劉文西這個名字可謂人人皆知。他繪製的毛主席頭像在第五套人民幣上的發行使用,使他成為中國「畫作」發行量最大的畫家。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劉文西 人民幣畫稿

1997年,作為第八屆人大代表,劉文西在北京開會,當時中國人民銀行正在設計第五套人民幣。人們都知道劉文西畫毛主席頭像是無人能比的,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人員就找到他,請他為新版人民幣畫像。

當他領了為100元人民幣畫毛主席像的任務後,無比激動,夜不能寐。懷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精心選照片,專心創作,這一畫就是20多天,經過反覆修改,方才定稿,並最後通過審定。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雖然第五版人民幣中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澤東肖像都出自劉文西的同一畫稿,普通人看不出其中的區別,但劉文西還是對100元上的主席像情有獨鍾:「思想家的睿智,政治家的氣魄,逼真神似盡在眼神之間。」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劉文西作品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劉文西作品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劉文西作品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劉文西作品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劉文西作品

劉文西用自己的畫作確立了自己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成為當代中國畫壇開宗立派的人物。但劉文西從來都是青衣小帽,沒有稱「王」,也沒有自封為這「大師」那「大師」。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的吳作人評價劉文西說:「半生青山,半生黃土,藝為人民,傳神阿睹」。

他倆的字畫13億人都愛不釋手!

劉文西百米長卷《黃土地的主人》局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新風景 的精彩文章:

最美的風景,太美啦!

TAG:書畫新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