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脂紊亂,引發糖尿病的幫凶!

血脂紊亂,引發糖尿病的幫凶!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中國人傳統的以穀物為主的飲食習慣也漸漸變成了以大魚大肉、油水十足的食物為主的西化的飲食結構,這就導致肥胖和血脂異常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血脂異常是指由於脂肪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中的一種或幾種幾種脂質高於或低於正常,增高的脂質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降低的則是「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那麼,過多的脂肪從哪裡來?

俗話說,「病從口入」,與糖尿病一樣,大部分肥胖和血脂紊亂是「吃」出來的,因為血脂的主要來源是食物,吃了過多的高脂肪(特別是反式脂肪)食物,如炸雞、炸薯條、炸油餅等油炸食物,動物油、紅燒肉、肥牛肉、肥羊肉等含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還有花生、核桃、瓜子等植物脂肪,食物中的脂肪吸收到血液中,超過了身體消耗利用的能力,就會變成血脂或在體內囤積起來。

膽固醇、甘油三酯、LDL-C等「壞」的血脂過高時,會在肝臟、肌肉、皮下、腹腔里堆積起來,引起脂肪肝、大肚子和肌肉比例減少等,有一部分變成血遊離脂肪酸(FFA)。

FFA是個「壞東西」,它有兩大危害:

一是引起胰島素抵抗,即過多的FFA可通過抑制肌肉組織等對葡萄糖的利用、促進肝臟將非糖物質如脂類、蛋白質轉化成糖(醫學上叫糖異生),使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二是引起分泌胰島素的胰島B細胞功能障礙,因為FFA可以與葡萄糖相互制約,抑制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甘油三酯在B細胞內堆積可引起胰島素分泌功能受損和B細胞凋亡。

FFA等壞血脂的這些作用就是所謂的「脂毒性」,時間久了,就會使人的胰島素抵抗和B細胞損傷加重,發生糖尿病。另外脂肪組織和細胞還有「內分泌」作用,可以象其他內分泌器官一樣分泌多種激素和脂肪因子,如瘦素、抵抗素、內脂素等。這些激素的異常是肥胖病人通向糖尿病的「橋樑」,介導了胖子們胰島素抵抗的發病,加速糖尿病的出現。

HDL-C是個「好」的膽固醇:

可以把肝外組織細胞中的轉運出來,到肝臟後由肝細胞把它們分解消滅掉,使遊離的血膽固醇不能轉化成膽固醇酯,從而阻止遊離膽固醇在動脈壁、心臟等地積聚,形成粥樣斑塊,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發生,因此認為它是「抗動脈硬化因子」。但肥胖者或遺傳高脂血症的病人往往在壞血脂升高同時,伴有HDL-C降低,因此失去了它的血管保護作用,容易在糖尿病發生的同時出現慢性血管併發症,如腦中風、心肌梗死、下肢大血管閉塞等。

既然血脂異常可以損壞B細胞,使胰島素分泌減少,又能引起胰島素抵抗,消弱胰島素作用的正常發揮,故而認為它是引起糖尿病的「幫凶」。

為了預防糖尿病,有必要掀起一場「調脂運動」,把紊亂的血脂變成平衡的血脂,把「壞」血脂打下去,「好」血脂扶起來。

運動由內分泌專家發起,面向所有胖子和血脂紊亂人群,運動內容包括:

杜絕高脂食品:

在美國,已經把「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列入禁令,禁止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用含這些脂肪為主的油來烹炸食物;在中小學,也禁止銷售可口可樂、雪碧等含大量糖的軟飲料,以保護兒童不變成「小胖墩」。我們也呼籲在中國提倡傳統飲食,向油炸食品、西方快餐說「No」,多吃蔬菜多吃雜糧,炒菜盡量用橄欖油等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杜絕動物油,限制大魚大肉上餐桌,寧清蒸不紅燒,寧鹽水不油爆,從源頭上減少脂肪的攝入和吸收。

降低「壞」血脂:

已有血脂升高的,要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降脂,糖尿病病人以血甘油三酯增高為多,應該選用貝特類如菲諾貝特(立平脂)、苯扎貝特,還可選用膽酸螯合劑類;若以總膽固醇和LDL-C升高為主,就選用他汀類如舒降之、普拉固、立普妥、來適可等,因為這一類葯作用降膽固醇能力強。

升高「好」血脂:

一般異常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下去後,HDL-C也會漸漸升至正常。但若僅有HDL-C低而其他血脂成分不高,不需要吃藥,因為升高HDL-C只有一個辦法:增加運動。而運動對血脂的好處太多啦!可以促進脂肪消耗,重塑體型;促進糖類消耗利用,降低血糖,促進HDL-C升高,保護血管。因此大力提倡規律運動。特別是飯後的散步或慢跑,在早餐、晚餐後鍛煉半小時到三刻鐘,把吃進去的糖類、脂肪等消耗掉一大部分,血糖、血脂還會升高嗎!

總之,有血脂紊亂的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為血脂紊亂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往往「結伴而行」。

應該早日行動起來,通過「管住嘴、邁開腿、吃點葯」的三字方針糾正血脂異常,防止糖尿病的發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友的臘八,這要巧喝粥血糖照穩,贊!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