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極淺刺針法,治療外感病立竿見影

極淺刺針法,治療外感病立竿見影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我們




小編導讀


針刺中有一種補瀉手法,叫做

「燒山火」「透天涼」。使用這種針法時,單憑針刺就可使人產生髮熱或發涼的感覺,分別用於治療虛寒性、實熱性疾病。在此手法的基礎上,醫家發明了極淺刺針法。此針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並且在外感疾病的治療中有很好的療效。具體方法,且看正文~




淺刺針法就是在皮膚表皮進行的針刺手法。

《內經》中對針刺提出刺皮、刺肉、刺筋、刺骨的分層刺法,刺皮就是調衛氣之法。因肺主皮毛,故在外邪侵入人體早期,淺刺效果極好,有立竿見影之效。


英國郭松鵬在傳統燒山火、透天涼基礎上發明了極淺刺制熱與極淺刺制涼法,對早期感冒、病程短的疾病及小兒病均有很好療效。另外,北京李定忠老先生快速淺挑、佛山莫亦文針尖點壓,可用於經絡補瀉和穴位補瀉,也具有實踐意義。一般認為,淺刺針法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一、極淺刺制涼法

極淺刺制涼法,就是在皮膚淺表膜上極淺刺入輕輕上挑,如做皮試。

挑住後緩緩捻轉,就有泄衛氣、清熱、解表的作用,可用於任何穴位。


二、極淺刺制熱法

極淺刺制熱法,就是

針尖刺入皮膚淺表膜後輕輕下壓,就能引衛氣入內,具有溫陽除寒的作用。

二法除用於體穴,還可用於耳穴補瀉,可調理全身疾病。



下面重點介紹極淺刺手法在治療感冒中的具體運用。


古人云:「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而惡寒與畏寒的區別即在於,惡寒得衣被不減,畏寒得衣被則減。


惡寒的辨證分型如下:


表寒證


臨床表現為惡寒不發熱、喉不痛、全身酸痛者,可用九味羌活湯、荊防敗毒散,平和而好用。針刺用極淺刺制熱法去解表,或用飛龍針法,龍飛立愈。


臨床表現為鼻塞流涕、惡寒者,方葯同上。

針刺取穴合谷、液門、感冒穴、風池、風府,用極淺刺制熱法解表。

手法正確,幾分鐘即可解決。


表熱證


般表現為惡寒發熱、喉痛。方用柴胡桂枝湯合銀翹散。針刺時,先極淺刺制涼法清熱解表(解表用上方),再刺三商、魚際治喉痛。多數採用極淺刺後,幾分鐘即可明顯減輕癥狀;少數熱重者,點刺放血。極少數還可加喇嘛、天窗,或者取風府至大椎尋壓痛點。


感冒發熱一般汗出而解,汗出而熱不解乃里熱。退熱先解表,次治喉痛,採用退熱穴、三商(放血)、發燒穴(食指與中指間,中指根指璞),用極淺刺制涼手法。高熱者,在大椎向下七節,每節點刺放血,或在至陽穴用透天涼針法。


中指掌面二節中點放血,此穴亦名人中,放血可預防感冒。



下面介紹幾種療效頗佳的常見外感病的針葯治療。


1.小兒發熱感冒


可用上文講的穴位或刮痧或刺血,另介紹一小兒發熱方:柴胡10g,黃芩10g,銀花10g,連翹10g,大青葉10g,板藍根10g,僵蠶6g,蟬衣6g,甘草6g,水煎服。此為20世紀80年代青海省中醫院陸長青方,應用幾十年療效很好。


2.三草五根湯治療高熱不退(醫院檢查無嚴重感染者)


金銀花10g,魚腥草10g,大青葉10g,蘆根20g,山豆根15g,桔梗10g,白茅根20g,葛根15g,生石膏30g,滑石30g,甘草10g,水煎服。


3.咳嗽


表邪入里,屬寒者,用參蘇丸,有慢性支氣管炎而咳喘者,方用小青龍加石膏湯、止嗽散等。針灸取穴經渠(附近觀察皮色變化)、止咳穴(腕橫紋上二寸到四寸之間,肺經上壓痛點)、孔最、尺澤、背部天皇四穴(天皇上穴,大椎旁開0.5寸,左右各一;天皇下穴,肩胛岡內側端,左右各一)加肺俞,也可刮痧。


肺熱咳喘,銀翹合麻杏石甘、桑菊飲,半夏、瓜蔞、黃芩等,針方同上,此不贅述。



4.小兒高燒驚厥抽搐


可將手十二井穴放血,立醒,已經許多病案驗證。另外,附一食療方,白蘿蔔、鮮姜煮水喝,解表效好,還可酌加蔥白。


好 · 書 · 推 · 薦




無極針法:<內經>針刺治神臨床三十年



無極針法的中心內容是《內經》中針刺治神的具體應用。作者將幾十年學習應用經典理論的心得體會和盤托出,讓《內經》針刺最高心法得以相傳,與天下同仁交流完善,也將學習國內外各家針法的心得和盤托出。本書還獨家揭秘

「燒山火和透天涼」針刺手法,針刺作用部位大都可以發熱、發涼。



掃描二維碼

免費試讀電子書


點擊

「閱讀原文」

購買本文圖書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

無極針法:<內經>針刺治神臨床三十年

》(中國中

醫藥出版社出版

李長俊編著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

者所

有。由

悅讀中醫

(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本文圖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