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前言

by 周賢

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Jelena,只有16歲。她也是維也納共學村的學生和運營者之一。

這篇文章介紹的,不僅僅是一個學校;而是一個更大範圍的村莊。

在維也納共學村裡,不同年紀的人每周會有四天在一起,共同工作和學習。這樣令人驚嘆的空間里,產生了很多突破性的變革;而這些變革看起來,即清晰又矛盾:

譬如既有教師的自由和開放性指導,又有學生清晰明確的學習過程。通過這個詳細闡述的案例,我們會看到學校作為一個傳統的組織,可以如何超越自身邊界,轉而成為一個 「 共同學習的自由社會 」— 也就是文中反覆提及的 「青色組織」 。

為什麼工作和學校是分離的呢?我過去習慣於每天送孩子們去學校,然後自己再去另外一個地方工作。然而我認為,孩子的成長應該像是在一個村莊里那樣,我們應該一起出門勞作,從對方身上互相學習。」

維也納共學村的聯合創始人Roland Dunzendorfer 這樣說到。

是啊,為什麼要分離呢?趕快來看文章吧。

Enjoy Reading!

維也納共學村,教育學的珍寶

THE PEDAGOGICAL JEWELS OF COLEARNING WIEN

by Jelena Bradaric & Gilles Smal

本期譯者:張熹、董媛、倪春(註:皆為各小島教育團隊創始人)

一個 「非學校」 的項目

十歲大的孩子說:我覺得周五不去共學村(學習)真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自從 2015 年9 月,35 個維也納兒童和少年每周花四天的時間去維也納共學村學習,而不是去傳統意義的 「學校」 上學。

三位創始人的意願是創造一個環境,讓所有年紀,不同年代的人都能夠共同學習。他們關注氛圍的創造和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內容

在共學中,我們學習如何在不同的年紀的群體中工作和學習。

這項實踐的整體運作體系和教與學的理論基礎非常具有創新性,它基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 「學習的四大基柱」 ,也受到了 Margaret Rasfeld 在德國創辦的 ESBZ 學校以及神經心理學家 Gerald Huther 研究成果的啟發。

這裡沒有教室,不是按照年齡段來劃分學生,沒有家庭作業,沒有標準的不可變更的教材和學習內容。這裡沒有老師,只有學習指導員。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簡要介紹我們的教育方法。你將看到,我們逐漸意識到我們的很多方法和青色組織中的很多實踐是完全可以類比的。

去學校化 Deschooling

正如你可能知道的,一個組織或者個人進化到青色範式可能相當有挑戰。絕大部分的人們已經習慣於工作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我們在工作和社會上所處的種種約束條件通常需要有一個嚴肅的分解過程。

這一點在教育中也是一樣的,據我們所知,大多數學校仍然處於琥珀色範式的機械結構。既然我們的孩子從很小開始,就要花這麼多的時間用於學習,那麼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學習就變得特別重要。在開始用新的方法來學習之前,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流程來幫助我們從過去的學習範式下擺脫出來,這個過程稱之為 「去學校化」 (Deschooling)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最自然的學習方法永遠和激情有關

「維也納共學村」 是一個年輕的項目,幾乎每一個參與的人都曾經在常規學校待過。因此,這個 「去(傳統)學校化」 的過程對於我們實踐自己的願景和教育方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我們使用的主要方法叫 「跟隨好奇心」 。它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門,用最自然的方式去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參與者的挑戰來自於:

  • 重新連接渴望:每個人都有一個最自然的學習心愿,曾經被高壓的學習方式封閉了。

  • 重新定義他們希望學習什麼,以及為什麼:什麼對於我的人生是必須的。

  • 清楚認識到在學習中,他們自己的職責:只有我可以對於我想學的內容採取行動。

更重要的是,

  • 用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重新發現那種最自然的學習方式:一個包括衝動、興趣、激情、分享、深度挖掘和教授的過程

一個寶貴的衡量體系

「追隨好奇心」 還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分析工具,去評估一個人目前的學習或者積极參与一個活動的意願。

這個評估量表的一端是 「依賴性強、不活躍」 ,另一端是 「積極主動」 。用這個量表,學習導師可以感覺到學生需要的態度或環境。

  • 築巢

人都需要一個安全的空間存在,不能指望(新加入的)人們在最開始的階段能做出什麼富有成果的活動。此時,參與者需要在新環境下調整自己以便適應,然後他們才有可能積极參与。

  • 引領

就像有句話說的:「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出現了。」 ,學習的過程中,人們需要追隨著那個願意在一項有趣的活動中承擔領導責任的人。對任何學習行動而言,每一步都需要有清晰的指引和實時的反饋。

  • 支持

當一項學習活動是自己渴望的,或者跟自己的想法有關,人們會特別願意積极參与;同時,人們也希望在自己需要獲得教練、導師或者任何直接的幫助的時候,就會有這麼一個角色出現。

  • 放手

一個人對於他的行為可以獨立負責的時候,就會自發主動的採取行動去達成這些他自己選擇或認可的目標。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引領,支持和放手,這三個環節在形成學習自主性的過程中同樣重要。

我們可以立即感受到一個學習導師利用上面提到的那個量表來明確一個孩子在一個特定環境、在特定的一天,或是關於一個特定的主題進行學習時處在什麼狀態的重要性。顯然,這個量表對於在工作環境中分析一個成年人的需求和行為也一樣適用。

期待一個員工在達到第四階段之前就能在工作環境中實現自主管理,和放手讓一個孩子在到達第四階段之前就開始自我學習一樣,都只會讓人感到挫敗。

所以我們相信這個量表實際上可以用來分析個體或者組織成功實現青色範式轉變的可能性。要想完全達到自我管理的狀態就必須讓所有個體都處在第四階段。

青色的珠寶

「如果沒有一個 (自我驅動而) 不斷進化的目標,就不可能有學習的激情。」維也納共學村聯合創始人 Florence Holzner 如是說。

我們用 「Schaubildarbeit」 這個詞來稱呼我們的學習方法,大概的意思是圖解工作。這是一個小組流程,用一種實時同步的方法來表達他們的發現,實現小組之間互相學習。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通過圖形展示學習幾何、光學和使用智能手機的過程

要想真正理解這個過程,有必要去進行親身體驗。但我們會儘力在本文中描述它:

  • 以小組為單位,去學習一個所有組員都感興趣的話題。

比如,讓我們以全球變暖為例。每個參與者需要對這個話題產生個人感受,並將其與他們的生活具體聯繫起來。

  • 首先,他們將分享這個主題對於他們每個人而言的意義、為什麼他們想了解它,以及他們對這個話題已知的內容,從而與彼此保持同步。

「珊瑚礁非常美麗,但是我聽說它正在污染的影響下瀕臨死亡。這讓我感到很難過,所以我想去弄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 然後學習小組一起討論可以從哪些角度來探討這個話題。

在全球變暖這個案例中,歷史、地理、物理、生物、經濟、政治等角度都可以。每個參與者選擇自己將要研究的角度,並開始自己探索這個主題。

  • 小組內部定期分享新發現,保持進度一致,直到全體組員對所學內容滿意為止。

各方面內容皆置於情境之中、並被合理地組織編排,以便每個人都能著眼全局。

  • 然後是對所學內容進行圖形呈現。

組內成員應當共同決定該以何種途徑來分享他們的發現(在本案例中,一般會使用幾張挂圖海報),以及如何呈現內容(圖畫、漫畫、抽象概念、公式等)

  • 最後一步便是成果展示。

它可以是對海報內容的簡單描述,也可以是結合角色、服裝和視覺效果的完整戲劇表演。參與者將邀請年紀更小的兒童、其他學習小組、該項目其他方面的工作人員、有時候還會包括一些家長/合作夥伴來觀看。這樣,任何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在本場展示的基礎上繼續延展,進行深入探討。

  • 最後,小組對全過程進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議來讓下一次做得更好。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讓我們打造一台關於光學理論和歷史的戲劇

這種新方法是於上世紀90年代在俄羅斯的 Schetinin 學校問世的。幾年前,一位來自德國的往屆學生理查德?康德林(Richard Kandlin)將它推介給了奧地利的幾所非傳統學校。

如前文所述,焦點顯然在於學習的過程而非內容。一場學習過程可以持續幾小時乃至幾個月,其核心原則適用於圍繞幾乎各種話題展開的小組研究。我們一般使用這種方法來讓小組內部對特定話題實現同步。

在我們看來,這個方法無疑屬於青色範式,因為它將三大突破集於一身。

進化性的目標:

一開始,有待學習的內容並無明確限定。隨著每一步的深入,小組內部的進度取得一致,每位參與者都遵循著自己的興趣(逐漸不斷湧現出新的目標)。關於氣候變化的學習過程最終可能是圍繞著珊瑚礁群落生境、二氧化碳的化學信息或COP21的政治影響展開,以參與者的興趣、學習過程中的發現以及組員認為每個階段所需要的內容為依據。

身心整體性:

只有在每個參與者都能代入情感、真正對該主題感興趣時,這個學習過程才有效。如果某位成員由於情緒不佳而沒有參與,這是可以接受的。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內容不會遭受任何評判:因為每一個錯誤或誤解都為新的發現打開了一扇大門。這份過程指南的主要責任是確保每個參與者在小組內和學習過程中始終感到安全和舒適。

自我管理:

每位參與者不僅要對自己及其學習過程負責,也有責任履行他的承諾,並為其所在的小組帶回能令學習過程深入進行的元素。

另外,通過像其他人一樣對內容作出貢獻,導師也會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他唯一的額外責任是掌控空間,確保進程順利開展。在 Colearning 項目中,通常會有成年導師扮演這個角色。但在一些具備豐富的 Schaubildarbeit 經驗的項目中,該角色通常由青少年來承擔。

這種方法在青色組織中同樣適用,它要求人們從等級制帶來的各種條件反射中解脫出來、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

Schaubildarbeit 項目也要求人們 「去學校化」 ,理想狀態是已經處於第三或第四級自治階段。惟如此,學習過程才能順利開展。自我管理能力與年齡並無關聯。8到18歲的孩子一般會在同一個小組內工作,圍繞同一個話題共同學習、互相討教。

城市裡的村莊

克勒寧·維恩(ColearningWien)的座右銘是一句非洲諺語——「要想養大一個孩子,需要藉助整個村莊的力量」。

克勒寧·維恩的願景並不止於開創性的教學方法。弗雷德里克·萊盧(Frederic Laloux)敢於在一本管理類著作的末尾描繪一個 「青色的社會」 ,我們也敢對整個教育環境的願景發起挑戰。

如果孩子們只能通過聽取父母和少數老師的意見來發現世界和生活,只會得到十分狹隘的看法。

我們相信,「要想養大一個孩子,需要藉助整個村莊的力量」 這句話所言不虛。所以,我們決定在維也納創建一個這樣的村莊。兩年來,我們已經在市中心一個小型的聯合辦公空間里實現了我們的座右銘,創造出了 「城市裡的村莊——馬霍夫(Markhof)」 。

我們的學習中心如今坐落在一幢經過全面翻新、面積達到2200平方米的建築物內。

我們還開發了:

  • 可以容納50名同事的合作辦公空間

  • 一系列有創意的房間:DIY室、繪畫室、陶藝和縫紉車間、音樂和運動室等等。

  • 一個配備高檔會議室及活動室的研討會中心。

  • 一個用於舉辦生日聚會或家庭宴席的聚會區

  • 一間供成年人學習我們方法的學院

  • 為我們團隊部分成員留出的共處空間

  • 由青少年管理的食物合作社,將有機食品從農民直接交付給項目。

但是,一個村莊不僅是一個實體場所而已。只有其中的居民才能給予它生命。

因此,我們建立了一個會員制度,將外部人員納入到項目之中。他們可以使用項目中的一切設施,可以用那些房間開會、工作、創造、玩耍、慶祝 …… 和學習。

在50名0歲至18歲不等的孩子周圍,生活著100位活躍的成年人。這樣一來,孩子們去發現不同行業、技術和工具的可能性增加了十倍,每個人都能從志同道合的社區成員那裡發現新的興趣、開發新的潛力。

所以,這個項目的目的已經從 「我們需要一個非學校的地方讓孩子們學習」 發展到了 「我們創造一個村莊,讓大家在其中生活、分享願景、增加的學習可能性、並確保財務的可持續性」 。

團隊中的大部分成員很快就會在一樓的共處空間中活動,讓人很難在工作中偽裝自己,從而進一步確保項目的整體性。正如你所想像的,我們的組織設計看起來並不像一座金字塔 —— 在此就不贅述了。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Laising 是一個古老的德語單詞,意思是追隨你的好奇心,並對此產生一種感覺

【 作者簡介】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Jelena Bradaric 是一名16歲的 Colearning Wien 團隊成員,負責營銷和組織發展活動。她喜歡在周末舉行派對,偶爾有拖延症。她是 Laising 的培訓師,也是項目中大多數低齡青少年的榜樣。郵箱:nena2682@gmail.com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Gilles Smal 在 ColearningWien 負責組織和經濟發展工作。他的背景包括從事15年童子軍運動、環遊世界以及一些令人失望的工作經驗。他熱衷於組織設計、政治分析以及用木頭和繩索建造各種結構。他具有極強的批評和戲劇化傾向,是個另類人士。他在比利時出生長大,最近兩年生活在維也納。郵箱:gilles@colearning.at

Colearning Wien的聯繫方式如下:

Colearning Wien

Markhof, das Dorf in der Stadt

Markhofgasse 19, 1030 Wien

www.colearning.at, email info@colearning.at

【補充資料】

(以下信息由小島之一董媛提供)

搜索了一下 Colearning Wien 的官網,成立於2015年。打造了一個 Mark of Justice 的空間,讓理念落地,其中有四個板塊:共同工作,活動房,創意空間,學習中心。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Aha|這是一所學校,還是一座村莊?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Aha社會創新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