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畔的皇后島
從芬蘭到瑞典乘坐豪華郵輪,落日餘暉灑在藍色的海面上,泛起閃爍的金色浪花,彷佛是行進在金色的海洋里。六萬噸級的大型郵輪上,酒吧間、歌舞廳、遊戲室、賭場、餐廳、超市等一應俱全,各國遊客在此雲集瀟洒自如,隨意地徜徉在自己喜歡的位置。我們到甲板上拍了幾張風景,又到各處體驗了一下,見帥哥靚妹們喝咖啡、打遊戲,玩得不亦樂乎。眼看天就黑了,於是我們就回到房間里。艙位還挺不錯,包間可容四人,一夜風平浪靜,早晨便到港口。
郵輪停靠在斯德哥爾摩,從船舷遠眺,朝霞萬道,坐落在梅拉倫湖入海口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沉浸在港灣的懷抱里,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我們乘車來到位於市中心的市政廳,它坐落在國王島東端的梅拉倫湖畔,是由著名浪漫派建築師拉格納爾?厄斯特堡設計,1911年動工,1923年建成。一座巍然聳立的塔樓,與沿水面展開的裙房形成強烈對比,加之裝飾性很強的縱向長條窗,整個建築猶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乘風破浪,宏偉壯麗。市政廳高達105米的塔尖上的三個金色皇冠,代表著瑞典、丹麥、挪威三國國王和人民合作無間。它被推崇為20世紀歐洲最美的建築物,成為斯德哥爾摩的標誌。
因為事先就預定了到皇后島的參觀項目,便跟隨導遊先趕往皇后島,沿途海濱遊艇眾多,桅帆林立,一派北歐城市的悠閑景象。
皇后島屬於瑞典皇家領地,位於距首都斯特哥爾摩15公里外梅拉倫湖畔的小島上。此地擁有皇后島宮、宮廷劇院、中國宮和皇家花園等景觀。因其建設受法國凡爾賽宮的啟發,故有「瑞典的凡爾賽」之稱,瑞典人親切地稱之為「小凡爾賽」,是瑞典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風景區。我們一下車,便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只見碧綠的湖水、優雅的天鵝、大片的草坪,茂密的樹林、典雅的宮殿、精美的雕塑,就像來到了人間仙境。同伴們迅速舉起相機,或者按住手機拍攝起來。最吸引眼球的是兩隻白天鵝,它們帶著一群小天鵝,在清澈的湖水中盡情地嬉戲,還不停地翻筋斗找食吃,把遊客逗得開心不已。
皇后島宮是這片皇室領地的核心。皇后島宮最早建於16世紀,後毀於大火。到了17世紀,瑞典當時最有名的建築設計師尼克姆德斯父子負責重建工程,融合了瑞典民族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等因素。自1981年起,現任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為了讓子女們有較寬敞的庭院,便從斯德哥爾摩老城皇宮搬到皇后島南翼來居住,過著悠然的半君半民的生活。不過即便如此,宮殿中的部分房間和藏品仍繼續對外開放。宮殿內部裝飾則是金碧輝煌的法國洛可可風格。大型廳室如接見廳、禮儀廳和圖書館等都富麗堂皇,氣派不凡;小型廳室如起居室、書房和卧室等都高貴典雅、精緻華麗。遊客參觀時不時發出由衷的讚歎。
宮廷劇院建於1766年,結構精巧,造型優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巴洛克風格的劇場之一。1792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在劇院舉行的舞會上遇刺身亡,從此劇院關閉。1922年經整修後,100多年前使用的各種道具、裝置、設備和劇台依然如故,按照以前的原樣重新演出。據說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歷經200多年沒有什麼變化的劇場,現在劇院仍舊舉行古典劇目的演出。劇院保留的當年設施,成為各國遊人頗為稱道的經典。
中國宮始建於1753年,由當時國王福雷德里克為慶祝王后烏爾里卡7月24日生日而建造的。宮殿群由一座宮殿和兩座亭子等組成,看上去色彩絢麗,紅粉色的外牆配翠綠色的琉璃瓦頂和鮮黃色的門梁,頗具東方情調。說是按照中國風格建造,其實並非完全如此,估計設計師也是按照他想像中的中國風格來設計的吧。裡面陳設倒的確是充滿中國風情,如屏風、瓷器、花瓶、漆盆、泥人、宮燈、象牙寶塔、文房四寶和茶具等,還有兩套清朝人的服飾,四壁牆面上則掛滿了中國山水花鳥魚蟲之類的畫軸。據導遊介紹,以前在歐洲,東方藝術的裝飾是上流社會特別流行的時尚,且皇室都以擁有中國青花瓷器等藏品為榮。
皇后島還有兩座大型的花園,分別是巴洛克和英式風格花園。巴洛克花園較早建成,就在宮殿邊上,由幾何圖案形成的整齊草坪和雕像噴泉組成,在陽光折射下熠熠生輝。而英式花園相對浪漫些,位於巴洛克花園的北面,由兩個垂柳飄拂的池塘和擺放著眾多雕像的綠島,以及直插藍天的巨大樹冠組成。眾多的遊客們流連忘返,爭相將眼前的美景攝入鏡頭。因時間關係,我們的導遊連催了幾次,好幾個同伴才姍姍來遲,還不住抱怨沒玩盡興呢!
整個皇后島風景如畫,湛藍的湖水和漂浮的白天鵝,風平浪靜時宮殿的倒影,均凸顯出其靜謐和雍容。每當午後黃昏時分,日暉映照在宮殿的淡黃色壁面上光彩奪目,比原版的法國凡爾賽宮更充滿情調。島上絕大部分地區每天都會向民眾開放,綠蔭、花園和周圍的草地都是民眾休閑、散步和假日娛樂的極佳場所。人們閑適地坐在天鵝湖畔的長椅上、悠然地躺在樹蔭下的草地上,輕鬆地漫步於噴泉花園中,構成了一幅幅自然與真實的祥和景象。普通百姓不僅可以在國慶慶典中與國王和王后親近,平日里也能在此體驗皇家平民化的生活,這不僅拉近了瑞典皇室和一般平民的距離,也提高了皇室在瑞典百姓中的威望。
作者簡介:庄小軍,男,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和研究生班畢業。副研究員,江蘇省、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南京市級機關作協顧問。在南京市宣傳、出版、黨史、文化等部門工作多年,長期從事文學創作和史學研究等。多年來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旅遊報》《中共黨史研究》等中央和省、市級報刊雜誌上發表各類作品200餘篇,共100餘萬字;主編《漫話秦淮》《鐘山風采》《雨花神韻》《石城漫遊》旅遊文化叢書(4套16冊);主持編纂《南京百科全書》《南京當代風采》《南京歷代風華》《南京辭典》等各類著作20多部、共1500萬字。著有《感悟當代中國外交——中共領導集體處理國際關係的外交智慧》《雲海松濤——庄小軍遊記散文選》《情真意切——庄小軍隨筆雜文選》《求真務實——庄小軍文史論文選》等專著和文集,作品多次榮獲全國、省、市各類獎項。
請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郵箱,來稿如採用,會郵件通知。


TAG:金陵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