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雅娟 石鐘山新記

朱雅娟 石鐘山新記

石鐘山新記

朱雅娟

這世上,柴米夫妻多,神仙眷侶少。為什麼呢?柴米夫妻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神仙眷侶泛舟湖上,也有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夫妻關門還有七件事,鍋碗瓢盆衣褲襪,神仙眷侶倚窗望月,仍是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花。

這天,玉帝和王母大吵了一架。為什麼呢?他們不煩惱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煩惱鍋碗瓢盆衣褲襪。但他們,絕少泛舟湖上,也很少倚窗望月。「我們是神仙,我們也是伴侶,但我們不是神仙伴侶。」王母嚎啕大哭。

玉帝決定帶王母出去走走,好好過一過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日子。

凡間美景的確如詩如畫,二人流連忘返,真不知今夕何夕。

來到石鐘山下,二人化身凡人,一覽湖光山色。讀到宋代大學士蘇軾寫的《石鐘山記》,兩人又生爭執。王母認可蘇軾的觀點,認為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就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發出的「涵澹澎湃」之聲以及「空中而多竅」的水中巨石與風水吞吐發出的聲音。」但玉帝卻不置可否,施出法力將長江與鄱陽湖水摒退,就看見石鐘山底下有山洞,全山皆空。玉帝再與王母一同駕起祥雲,仔細打量南北兩座山勢,卻見那山體上尖下圓,宛若洪鐘覆地。

王母撫掌大笑:「原來如此。這兩座山聲若宏鍾,狀若宏鍾,形聲兼備,起名叫石鐘山實至名歸。」

玉帝仍捻須微笑,不語。

王母有些生氣,這玉帝老兒怎麼回事啊?我屢屢讓步,你還不依不饒,是不是還在想著月亮里的那個小妖精。

這麼想著,王母身子一擰,就向天宮方向飛去。玉帝無可奈何,緊跟其後。回到南天門,王母不想讓天兵天將看出她在生氣,速度漸緩,玉帝才追了上來。

玉帝拉住王母的手,示意她回頭再看。玉帝手指一指,雲層淡去,石鐘山遠景呈現眼前,只見南面那座石鐘山水色清粼,北面那座石鐘山河水渾濁,兩處水色形成一條綿延幾十餘里的界線,風吹過處,恣意搖擺,恍若仙女衣袂飄飄。

玉帝道:「這便是凡間所說的『江湖兩色』奇觀,也有叫它『涇渭圖』的。」

王母心情稍有回暖,玉帝還在滔滔不絕:「這涇渭分明指的是在涇水、渭水相匯合處,清濁分明,用以比喻界限清楚。但這世上事,有幾事真能做到界限分明?還有,唐宋之前,涇水濁而渭水清。但而今卻是涇水清而渭水濁,世事變幻,白雲蒼狗……」

王母心頭火又起,鐵青了臉回到靈霄寶殿。

晚飯時分,忽聽有人報:「觀音大士來訪。」王母瞪了玉帝一眼,玉帝假裝沒有看到,命人請入觀音菩薩。只見觀音菩薩笑容滿面,左手玉凈瓶,右手楊柳枝,才一句「阿彌陀佛」,玉帝就紅了臉。

王母氣結,莫非民間傳言非虛?

玉帝著人拿出一隻紫金鈴,連連道歉。

王母這才想起,觀音菩薩是要回她的紫金鈴了。想當年太上老君在八卦爐中煉就了一系列法寶,比如金箍棒、九齒釘鈀什麼的,當然最厲害的還要數這個紫金鈴了。一共煉了三個,晃一晃,出火。晃兩晃,生煙。 晃三晃,飛沙走石。太上老君跟觀音菩薩打賭輸了,這三個紫金鈴就歸了觀音菩薩(莫非太上老君也愛慕觀音菩薩?)。後來觀音菩薩的坐騎金毛犼化身妖怪賽太歲,用這三個紫金鈴大敗孫悟空。要不是孫悟空設計偷了紫金鈴,師徒生死都未卜,更別說騎著馬挑著擔兒上西天取來真經。後來孫悟空想把紫金鈴據為己有,被觀音菩薩呵斥一番收回。玉帝也喜歡這個法寶,向觀音借來把玩了一段日子。王母一直覺得這兩人感情不尷不尬的,夫妻吵架時,一生氣把兩個紫金鈴扯下來扔到凡間去了。

這可怎麼辦?

觀音菩薩知道真相後,臉上沒有笑容。玉帝再三道歉,觀音菩薩仍面有怒色。王母心生一計,扯住觀音菩薩:「大士休惱,其實那兩個紫金鈴已經找到了。」

觀音菩薩大喜,王母又道:「便是那九江湖口的兩座石鐘山是也。」

我從夢中笑醒,透窗而望,天色漸亮。恐忘記夢中情境,遂逐一記錄。是為石鐘山新記。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雅娟的文學屋 的精彩文章:

TAG:朱雅娟的文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