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訪」聖丹斯2018:導演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作品《微觀巨獸》

「專訪」聖丹斯2018:導演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作品《微觀巨獸》

「專訪」聖丹斯2018:導演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作品《微觀巨獸》

在我們此前介紹今年聖丹斯電影節「新疆域」(New Frontier )公布的展映名單時,曾特別推薦了中國內地第一部參展聖丹斯的作品:《微觀巨獸》(Micro Giants)。

日前,IN2專訪了即將奔赴美國猶他州帕克小鎮,參加2018聖丹斯電影節的導演周逸夫(Yifu Zhou)、他領銜的團隊製作《微觀巨獸》的幕後,以及周逸夫和特效大廠數字王國,在VR影視內容方向上的觀點和戰略。

記者寫這篇專訪的同時,周逸夫及其團隊還在去往聖丹斯的途中。需要說明的是,按照聖丹斯官方規定,即使已完整體驗了作品,職業要求下記者也無法提前把作品全部內容曝光。

可圈可點的是這部作品非常突出的兩個亮點:自然主義的敘事節奏和精緻的視效。

自然主義的敘事節奏

《微觀巨獸》故事板

作品的節奏讓觀眾在整個觀看過程中非常放鬆不緊繃,消減了目前大多數VR內容都存在的、觀眾因為置身逼真的未知環境以及設備的不舒適帶來的焦慮和壓力。

通常我們在提及一部VR影視作品時,往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敘事。《微觀巨獸》是一部3D動畫,體驗者進入的是一個昆蟲世界,以生動的科普方式,講述了自然界真實的食物鏈和生存法則。一切都按照自然的形態和節奏發生,進入花草叢中的觀眾如同置身巨樹參天的森林,以仿若昆蟲的視角觀察身邊發生的一切。個體能夠看到什麼和忽略什麼,都正常合理。

導演講故事的節奏因而顯得從容和舉重若輕。但其實細聊之下會發現,這一切並非周逸夫的刻意而為。作為昆蟲愛好者的導演,在研究過大量自然紀錄片的基礎上,把昆蟲世界的各種具有典型色彩的生態,按照「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古老線索,串聯成為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

這使得作品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西方自然主義風格。既跳脫了類似作品常有的浪漫主義的想像、誇張、抒情等主觀因素,同時又是對現實場景中典型情節的集中表達,追求一種自然地理紀錄片般的客觀性。單純地描摹了自然狀態,以及這些狀態下記錄式的寫照。雖然其中某些「不可描述」的鏡頭出自導演對節奏的刻意把控,以及微觀視角下「巨獸」般昆蟲的生態細節、或許讓某些觀眾毛骨悚然,整體來說還是令人放鬆和充滿趣味。

在沒有確切定義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暫時把這叫作:VR動畫寫實作品——以超現實的視角和CG特效記錄現實中無法體會的場景。這或者是該作品與聖丹斯「New Frontier」的探索性最貼合之處。也是虛擬現實技術在影視作品中較為恰如其分的應用案例。

精緻的視效

「專訪」聖丹斯2018:導演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作品《微觀巨獸》

既然叫作「微觀巨獸」,意味著短短6分多鐘的作品中出現的種類繁多的花鳥草蟲,都有著諸多被放大的細節。這些細節不僅是寫實基礎上的視效重塑,同時也要遵循自然科學的真相。影片中既可以看到銀背蜘蛛被小姬蜂寄生後,身體內部的生理變化如何以特效的方式表達,同時也能以第一人稱的昆蟲視角、體會到被彩虹蜂虎鳥撲食的「驚悚」瞬間。

微觀世界中的昆蟲和花花草草,相當於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從小米粒大小的同翅目蚜蟲,到豌豆大小的鞘翅目七星瓢蟲。從複雜的複眼到形態各異的口器和毛茸茸的足,都要求毫髮畢現般清晰。周邊的環境,草地上的草叢,草叢中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3D場景,都需要層層遞進地渲染出一個個色彩豐富的環境。

「專訪」聖丹斯2018:導演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作品《微觀巨獸》

瓢蟲的複眼和口器的細節,非常精緻逼真。

周逸夫舉了一個例子:一隻瓢蟲,用了50張8k解析度貼圖。整個項目製作周期耗時5個月,1000多台工作站同時工作,渲染全部場景用了2個月。

作為特效大廠數字王國而言,這是必然和必須的事情。VR是個精細活,成敗一念之間。而這個「一念之間」,是對故事板、模型、拍攝、CG技術、解析度以及諸多不可預知事件妥協與否的判斷。而對一切的不妥協其實完全不是主觀層面上的事情,要看你仰仗的是什麼樣的技術背景、資源以及重中之重的團隊。

90後導演,把中國VR作品帶到了世界電影的最前沿

《微觀巨獸》製作團隊工作照

把觀眾置於複雜而自由的虛擬環境中,導演能夠多大程度控制觀眾對故事的探索?

周逸夫的理解是,目前來說,還是不要希望能在虛擬現實中講故事。對於VR而言,除了少數鏡頭是可以借鑒的,絕大部分既有敘事手法是不適合的。因此敘事上要儘可能情節簡單,要依靠環境來講故事。

在此認知下,他選擇了《微觀巨獸》這樣一個自然題材。聰明又討巧。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別人沒嘗試過的(故事)領域、公司的CG技術背景。

首先這個「用新技術新媒介表達自然最古老本質」的題材,其實很符合聖丹斯這樣的前衛電影節。自然本身就是最偉大的導演,藉助自然環境和情節能夠解決VR敘事邏輯上的很多麻煩;其次,按照自然的節奏演繹的故事,也相對容易達成最自然輕鬆的體驗;最後,依託公司的技術優勢。強大的視效讓觀眾的焦點緊緊跟隨故事線。

周逸夫在作品立項上貌似平常的三個選擇原因,其實都有著精緻的恰好和妥帖。一個人、一件事、一部作品,能夠讓每一處重要的環節都「對」,是比任何對技術和故事的深思熟慮都更靠譜的事。

當記者問到對國內外VR影視作品的個人體驗時,周導坦言:國內尚無可圈可點作品。國外作品中比較喜歡Oculus Story Studio去年聖丹斯電影節的首映作品《Dear Angelica》。原因是它打破了講故事的常規。


如果用2D就能講的故事,那沒必要去做VR了。VR提供的首先應該是在目前的現實中無法抵達的環境。

一部作品之所以「很對」,一定不僅僅是技術和專業做對了。

「專訪」聖丹斯2018:導演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作品《微觀巨獸》

周逸夫與漫威創始人斯坦·李

周逸夫在清華學的是畫畫。決定做電影之後,去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讀碩士。就讀期間又覺得特效這個專業很值得一試,於是又去進修了特效。特效是個實操的過程,半工半讀的周逸夫實際上早在2013年就加入數字王國。藉助數字王國擁有的好萊塢大廠等客戶項目,曾參與迪士尼電影《沉睡魔咒》及尼桑、耐克等廣告的特效製作。2014年開始與漫威創始人史丹李共同創作超級英雄相關內容。

周逸夫現任數字王國視效總監、集團副總裁兼大中華區影視劇視效業務負責人。2016年開始涉及VR領域,曾參與創作TFBOYS VR版MV《夢想家》、黃曉明及馬思純主演的VR短片《黑童話》、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VR特效直播、《鮫珠傳》VR番外篇等項目。

一個會用動畫講故事的人,同時是特效老司機,然後有特效大廠的客戶資源和技術實力背書。又很聰明地選擇了一個適合在聖丹斯講的故事。每處環節都對。

這個對的結果就是這位年輕的導演,默默把中國VR作品第一次帶到了聖丹斯,在展映名單上,與VR影視明星工作室Felix&Paul比肩而立。

至今都做對了的周逸夫如何看待VR影視的現狀和未來?

看好沉浸式娛樂的未來,做好5年、10年打持久戰的準備。

姬蜂是作品中的「重要角色」

參與制作《微觀巨獸》的團隊有50-60名in-house的資深技術人員。1000多台工作站,以及素材庫中豐富的原始素材。相比之下,可以說數字王國備戰這部作品糧草充足兵馬齊備。

然而周逸夫就像很多導演一樣,在談起製作幕後時,連連吐槽。歸結起來主要集中在:

對工作量的誤判。然後舉了好幾個例子來描述自己曾經「掉進的坑」。比如,其中一個姬蜂飛進草叢的鏡頭,從飛往草叢,到進入草叢、再到每一片葉子,層層遞進越來越多的場景,都需要大量細節的渲染。好像抽絲剝繭,每一個簡單的畫面背後都蘊藏著更大量的畫面更巨大的工作量,即使熟悉特效流程的老司機也被搞得狼狽不堪。

各種莫名其妙的意外。導演的另一個例子:4K 30幀/秒的場景中,3800幀的長鏡頭,只要丟失其中1幀就得全部重頭來過。在這些意外中損失的時間和工作量完全無法控制。

硬體。頂配的工作站依然需要分層渲染,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工。

這還僅僅是內容製作過程中的困難,還沒提及目前市場面臨的困境。

然而即便如此,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依然看好沉浸式娛樂的未來。這個看好不是一劑隨便的雞血,而是有規劃有部署,建立在周密的商業思考基礎上的持久戰準備。

周逸夫坦言:「VR(成熟)還需要多久?3年、5年甚至10年都有可能。但這的確是未來。市場的接受依賴於設備的輕便易操、畫面解析度的提升、以及5G時代的來臨。」


未來的沉浸式內容呈現方式或者設備未必是目前這種形態,但內容創作的邏輯是一樣的。

對應數字王國目前的幾條業務線,其中VR影視內容是整個沉浸式娛樂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針對電影製片廠特效業務的同時、延展到VR體驗的製作、載入了特效的VR演唱會直播以及落地的VR影院等領域的業務。

事實上,影視行業的資源和自身的技術背景,是數字王國目前能夠堅持VR影視製作的基礎。每年打造出像《微觀巨獸》這樣能夠代表行業技術水準的demo,則是該公司打算持續刷新市場和客戶對品牌實力的解讀。對於一個專業特效公司,最大的優勢就是成熟的生產流程和相對固定的技術崗位。以及積累的品牌效應和客戶資源。

最後,對於記者而言這部作品唯一的遺憾是,視覺交互強大的《微觀巨獸》沒有動作上的交互。不過這部作品其實是一個4D版的沉浸體驗。數字王國的洛杉磯團隊為VR影院研發了自己的「蛋椅」。不久後,對這部作品有興趣的觀眾,應該有機會在VR影院里,配合身體的物理動作來體驗這部作品。

後記

《微觀巨獸》在聖丹斯展映名單上

作為關注沉浸娛樂的媒體,每年的聖丹斯電影節都是IN2的重點項目。今年,早在未採訪周逸夫和數字王國之前,看到New Frontier公布的展映名單中,《Micro Giants》赫然與Felix&Paul以及韋斯·安德森的新作比肩而立的時候。是很興奮的。

興奮的原因不僅僅因為這是中國內地的第一部參展聖丹斯的VR作品。縱觀這幾年聖丹斯New Frontier單元展映,從最初的360視頻,VR版MV,到去年的VR動畫敘事和藝術體驗裝置霸屏。再到今年,VR技術更多地用於試驗藝術裝置和更多的場景敘事作品。加上AR、混合現實技術的加持,虛擬和現實更加相互交融、渾然一體。展映的作品越來越高水準,強調利用場景講故事和互動的同時,更加在意體驗時的自然感知——心理上和行為上。泡沫消失後的VR影視內容正在逐漸呈現出自己真正的魅力。

其實,展映名單只是一個表象,對一種新媒介之於內容的表達與最先進的夥伴們想到了一起,才是站在了更高階的「同一起跑線上」。

相關閱讀:

數字王國首部VR電影式作品《美猴王》系列正式登陸PSVR

從工業光魔到數字王國 特效是VR/AR的守護天使

[IN2原創資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圖片/視頻由數字王國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沉浸娛樂 的精彩文章:

內容必須收費:前Oculus Story Studio的團隊創建新VR動畫工作室

TAG:IN2沉浸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