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陽滑縣有座千年書院,因為這個人,文豪之氣遠超中國四大書院!

安陽滑縣有座千年書院,因為這個人,文豪之氣遠超中國四大書院!

公元1042年,一位曾經躊躇滿志的文人墨客來到了滑州,這次的到來似乎並非他所願,然而這片土地他又感覺是那麼熟悉。幾年前,他來過這個地方,但今非昔比,此刻的心情卻與往日截然不同,他是來滑州任職的,而且是被貶而來,他就是歐陽修。

歐陽書院 歐陽修雕塑

當年的滑州,今天已叫做了滑縣,雖然千百年的風雲已經抹平了這座古老縣城眾多的的歷史印記,但是,歐陽修這位唐宋八大家的風采卻沒有被湮滅在歷史的背後,走進如今的滑縣老城,我們依然可以找尋到當年歐陽修的足跡,而在縣城東南的一片仿古建築中,彷彿更能接近到這位大文豪昔日的氣場。這裡就是以歐陽修的複姓命名的歐陽書院。

歐陽書院

歐陽修歷史上兩次到滑縣做官,第一次是在宋雲宗康定元年,任滑州節度判官,6月份回京。宋仁宗慶曆二年,歐陽修是由於政事被貶到滑州,政治上的不得意讓這位才子難免觸景生情,他在縣城的東南隅選了塊僻靜清幽的地方安頓了下來,美其名曰「畫舫齋」。

歐陽書院 畫舫齋

據專家介紹,之所以叫畫舫齋跟來源於歐陽修的遭遇,因為自己多次被貶,好像坐船在驚濤駭浪中奔波一般。

畫舫齋10米,長70米,形似狹長的船,這裡也是歐陽書院的起址。歐陽修在他的作品《畫舫齋記》中記述道:「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東偏之室,治為燕私之居,而名曰畫舫齋。」歐陽修在滑州任職兩年有餘,雖然政事上不得意,但是日子過得也還清凈。

歐陽書院 畫廊

中國最早的官辦書院開始於唐朝,北宋初年,私人講學的書院大量產生。宋理宗即位後,將理學定為正統學說,書院教育成為朱熹等理學大師的遺產被官府繼承。

歐陽修雕像與明福寺塔

宋朝的書院建築多建於山水之間,山得其巔,水得其淵,聽山林之音,讀聖賢之書,修身養性。初期書院具有圖書館的功能且對民間開放,後又擔起刻書功能。

書院寄情山水間

歐陽修的畫舫齋北與文廟相連,東與魁星閣相對,西南毗鄰興國寺,南接文湖碧波,整個院落如在畫屏之中。自宋以來,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遊覽,並於此憑弔賦詩,立碑銘文,用以表達對這位先賢的崇拜與懷念。

歐陽書院大門

公元1603年,出於對歐陽修的敬仰,滑州知縣王廷諫重修畫舫齋,並建「秋聲樓「一座,立下兩塊石碑:一是《畫舫齋記》,另一石碑刻有「歐陽文忠公讀書處」。不過,王廷諫重建的「畫舫齋」已不是當年一番景色,而是改作了書院形式,起名「秋聲書院」。取自歐陽修千古名篇《秋聲賦》。

秋聲賦圖

歐陽修的千古名篇《秋聲賦》是這位大文豪對秋經典的詮釋。因為屢次遭貶,鬱悶的歐陽修觸景生情,秋在他的眼中自然有了別樣的滋味,於是借「悲秋」為題,抒發了人生的苦悶與感嘆。不過歐陽修也借秋聲告誡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應自我反省。王廷諫建「秋聲書院」的靈感正是來自歐陽修的《秋聲賦》。

歐陽修雕像 歐陽書院

清順治9年,秋聲書院更名為畫舫書院,康熙年間,畫舫書院又更名為歐陽書院。此時的書院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不過,現在人們看到的建築已經不是當初的建築了。嘉慶年間,歐陽書院被毀於戰火。多年以後,才在百姓的捐助中,歐陽書院得以重建。還成為了科舉考試的考棚。

歐陽書院內景

光緒二十九年廢科舉,改學堂,歐陽書院改為歐陽學堂。書院這種文化教育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被西化。民國元年政體變更,又易名歐陽學校。滑縣縣立第一小學校校歌為懷念歐陽修,歌曰:「太行之東,衛水淙淙,白馬古都,歐陽秋聲……」無論經歷了多少次改朝換代,這裡卻一直留存著歐陽修的書香墨氣。歷經幾番易主改名的書院,不變的是對文化的傳承。

歐陽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妖妖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北方當時以印度佛教為題材的壁畫,完全不同於南方顧愷之的人物畫

TAG:妖妖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