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聖的飲中八仙歌,可比當今的人才廣告

詩聖的飲中八仙歌,可比當今的人才廣告

《飲中八仙歌》

唐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洒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一、賀知章

自號「四明狂客」,性情曠夷,晚節放蕩,由於他是浙江人氏,故善乘船而不善騎馬,加上醉酒之後兩眼朦朧,一路搖搖晃晃,竟然跌到井下去了,讓人驚奇的是,他居然能若無其事地在井底高眠。

二、汝陽王李琎

汝陽王李琎是唐睿宗嫡孫、讓皇帝李憲長子、唐玄宗侄子。李琎長得眉宇秀整,深得皇帝喜愛。他酒量驚人,沽完三斗酒之後才去朝見天子,結果醉在天子腳下,動彈不得;玄宗命人掖出,他狼狽地謝罪:「臣以三斗壯膽,不覺至此。」在回府的路上,看見裝有酒麴的車子,依然興緻不減地高嚷著要把封地移到酒泉去。

三、李適之

清和縣公李適之唐太宗的曾孫,廢太子、恆山王李承乾之孫。左臣相李適之為人耿直,十分好客,每天花費大量的酒錢與賓客們豪飲,且酒後不亂,仍能賦詩。一日,他飲干一大壇酒之後,仰天長嘯曰:「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原來由於他性格疏直,得罪了權相李林甫,被罷了相位。昔日的客人們雖然知道他是無辜的,但礙於李林甫的勢力不敢再前往共飲,以至門可羅雀。這天他飲至醇酣處,有感於官場黑暗,就隨口吟了這首詩,沒想到終究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四、崔宗之

崔宗之是齊國公崔日用的兒子,不僅外表玉樹臨風,而且氣質也如魏晉士人,傲士嫉俗。他喜歡效仿阮籍,酒酣之時,看到庸俗之人,無論勢位高低,皆以白眼視之,然後顧左右而觀青天。

五、蘇晉

戶部侍郎蘇晉喜歡研習浮屠之術,鑽研佛經,戒齋吃素,又貪杯縱酒,常常違背戒規。他曾經得到西方高僧慧澄繡的一本佛經,讀完之後喃喃自語:「這個和尚喜歡喝米湯,正合我的性情,我今後就學習他的佛理了,別的佛書不想看了。」

六、李白

御用文人李白善於作詩,且有酒必有詩,在長安的集市上散盡千金之後,搖頭晃腦地一揮而就,然後呼呼大睡。一次玄宗同楊貴妃同坐沉香亭,意有所感,命人召他去賦詩,他半醉半醒地一動不動,自稱酒仙。被生拉硬扯地來到皇帝面前後,仍意猶未盡,皇帝命人潑了他一臉的涼水,筆墨伺候,不一會兒,一首著名的組詩便誕生了,這便是著名的《清平調詞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支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七、張旭

張旭是狂草大師,也嗜酒,人們稱他為「張顛」,因其每次喝醉之後總是一發不可收拾:只見他呼叫狂走,口中大呼:「抬墨來!」說時遲,那時快,一頭扎進墨缸,出來時已不可辨認,長叫三五聲,「頭」走龍蛇,儼然一隻巨大的神筆在紙上叱吒風雲,口中咿咿呀呀,模糊不清。一瞬間的功夫,一幅傳世佳作便誕生了。

八、焦遂

焦遂有口吃,可奇怪的是,每次醉酒之後卻巧舌如簧,酬酢如注,高談雄辯,如入無人之境,令在座的客人們目瞪口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太空站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太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