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臘」走煩惱,「八」快樂釋放!
節日由來
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臘八節,起源甚早。從先秦起,臘八節便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於宋代開始,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而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也是眾說紛紜。
節日傳說哪家強?
1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未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出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2
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期望祛疫迎祥。
3
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不同的說法,共同的信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民族風情撥人心弦。
安利一波兒美食
每逢臘八,節日氣息充溢大街小巷,兒時的記憶也愈發清晰。臘八清晨,喚醒睡夢中自己的總是那一碗香甜的臘八粥,母親的手藝很好,穀物的顆粒很飽滿,粥的味道很香甜,回憶很久遠。
粥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美食推薦一:臘八粥
食材: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
做法:通常,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首先,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講究: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美食推薦二:臘八蒜
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它又與「臘八算」同音,每逢臘八,各商家都會清點債務,盤算一年裡的收支情況,索取自己的勞動報酬。
做法:食材多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冷盤也可以用,口感獨特,還有消毒殺菌的功效,老少皆宜,有利身體健康。
美食推薦三: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慶祝節日的到來。
臘
八
趣味習俗:吃冰
提到吃冰,想必很多人感到很驚訝。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把冰脫盆並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也有一些地區是不吃冰的,但是他們會帶著孩子去結冰的河邊用鑿子鑿很多冰塊,帶回家撒在院子里,以防妖邪入侵。
酒足飯飽,吟詩兩首
《臘日》
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葯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陸遊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過了臘八就是年
聽完這些美食介紹,你有沒有心動呢?心動不如行動,自己在家也可以嘗試著動手做一做,味道一定很棒很難忘。
假期生活里,有各種各樣的節日的同時,免不了有各色各味美食的誘惑。所以,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不要忘了邁開腿哦,最後的最後,小宣祝大家可以「臘」走煩惱,「八」快樂釋放,節日快樂呦!
(圖片來源於網路)
撰稿 方 慧
蔡 威
核稿 王佳睿
網編 李玉琪
與你最靠近的我們
【延安大學黨委宣傳部】


TAG:延安大學黨委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