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熊孩子」被罰跪在校門口做作業,虎爸究竟做錯了沒有?

「熊孩子」被罰跪在校門口做作業,虎爸究竟做錯了沒有?

?

今天,一個「小學生沒寫作業被老師罰跪校門口」視頻在網上熱傳:江西瑞昌一個身穿校服男孩跪在校門口,趴在凳子上寫作業。一開始,大家以為是學校在體罰孩子,隨後該校通報,男孩是因沒寫作業,被自己父親罰跪。視頻的後半段,這位虎爸帶著孩子一起出現在視頻里,虎爸用依然威嚴的口氣澄清說,「是我讓跪的!」,一旁的孩子雖然臉上被打了馬賽克看不清表情,但從肢體語言看起來(低著頭),透著害怕和羞恥的感覺。

新聞一出,網上的評論就分成了兩派:一說,這是「體罰」式的奴性教育,要喊停!孩子是有自尊心的,我們不應該傷害。當然,大部分都支持這個說法。

二說,一些小懲罰也是有必要的,嚴父出孝子。現在能這樣做的父母已經不多了,大多溺愛。得出這個結論的,下面往往有多條反對這個說法的跟帖。

現在很有意思的是,網上一旦出現對孩子體罰的行為,評論里幾乎都是批判施虐者的聲音;然而一旦出現熊孩子在公共場合又作又熊行為的新聞時,很多網友就在下面恨不得自己也能用評論打熊孩子一巴掌。「這孩子就是欠打」、「打一頓就好了」這樣的評論點贊率往往最高。

所以,矛盾的廣大「網友教育家們」,教育孩子,究竟該不該嚴厲?

GIF

1

先看兩個故事吧。

一則是來自澳大利亞的一個叫Jennifer的姑娘。

出生以來,父母就對Jennifer的寄予了很高的希望。Jennifer也沒有讓父母失望,她學習刻苦,一直都是班裡的尖子生,成績是清一色的全A。她還很多才多藝,拿回來的獎狀可以填滿家裡的每一個角落。

父母也早就為她定好了短期目標——進入加拿大頂尖學府多倫多大學讀藥劑學。

但進入高中後的Jennifer,成績卻開始下滑,全A也被B或者B-代替。

她當然不敢把這樣的成績單拿回家。怎麼辦? Jennifer動起了腦筋,開始了偽造。被蒙在鼓裡的父母對她的要求還是一如既往的嚴格——大學畢業之前都不能去參加party,也不能談戀愛。

高中畢業之後,Jennifer向父母報告了一個好消息:我已經被瑞爾森大學提前錄取,會在瑞爾森先讀兩年,再轉到多倫多大學讀藥劑學。

然而,這也是Jennifer的謊言,因為一門考試沒通過,Jennifer甚至連高中都沒有畢業。但她還是每天背著課本,準點坐公交去「學校」……就這樣自導自演了4年。

最後,謊言還是被揭穿了。本來對女兒抱有厚望的父親勃然大怒,等待Jennifer的是更加嚴苛的管教。一次,在與朋友的聊天中,Jennifer說起跟父母的關係,深有同感的朋友突然來了一句:「我其實曾經想過殺了我爸。」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Jennifer卻放在了心上。

於是,就有了2010年11月8日發生的一幕。

Jennifer母親當場死亡,父親在中了2槍後躲過一劫,活了下來。幾天後,父親蘇醒,對事發經過記得清清楚楚。他告訴警方:「搶劫案」發生當晚,女兒跟劫匪曾像朋友一樣說著悄悄話……

目前,Jennifer已經被判無期徒刑,誰又能想到,當初讓全家驕傲的女兒,竟然會被狼爸虎媽逼成了殺人犯……

另一個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他們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摔跤吧,爸爸!》

父親辛格一直都有著「為印度贏得一枚世界級金牌」的夢想,在發現女兒有摔跤的天賦後,開始逼迫姐妹倆練習摔跤,日復一日從早上五點練到太陽落下,不准她們吃喜歡的零食,狠心剝奪了她們的童年。

這看起來,確實像極了那些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小對孩子嚴格的虎爸虎媽」 們。

但是,與第一個故事的結局不同,兩姐妹對「父親」以及「摔跤」的態度,由抗拒變成了真心接納,最後實現了父親的夢想,拿到了金牌。

2

兩個看似相同教育方式的虎爸,教子的結局卻是不同。為何?

其實,育兒從來不是一條「1+1=2」的標準算術題,就連現在最權威的「教育者」甚至「教育家」們彼此之間都有不少相左的意見。

比如前段時間,《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就手撕了《超級育兒師》里的一段視頻:

尹建莉顯然非常不同意視頻中,家庭育兒導師蘭海的做法,她肯定認為這樣太過無情和嚴厲。

節目視頻如下,可在WIFI環境中打開:

究竟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小編認為,不是教育專家的一句「戒吼」,你就不能對孩子嚴厲了;也不是一句「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你就對孩子棍棒相加。一切的育兒理論,都是要視不同情況而論的。

3

父母的氣質首先不一樣。

就拿《超級育兒師》這個節目來說,超級育兒師在引進中國之前,美國原版節目《超級保姆》,裡面的指導師喬比蘭海還要嚴厲得多。

其中有一集里,一對夫妻生了孩子之後,就再也沒有同過房,因為他們每天晚上要分別照顧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睡覺。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在這8年的時間裡還生下了6個孩子。他們寧願把在一起親密的地點換成廚房、餐廳、衛生間,也不面對孩子分房睡的痛苦。每當媽媽需要嚴肅地對孩子說明一件事情的時候,她就會笑場。

對於類似一些性格軟弱的父母,像蘭海和喬這樣的專業人士提出的一些「嚴厲育兒方法」,的確能給這個家庭帶來一些改變。

GIF

其次,孩子的氣質也不盡相同。孔夫子兩千多年前就知道了「因材施教」,這其中是有大智慧的。

回到開題的那個案例中吧,如果是一個敏感的孩子,你讓他在學校門口跪著,對他來說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必然會造成自尊心傷害,留下心理陰影,同時也傷害了親子感情。

當然,如果是屢教不改的熊孩子,適當的嚴厲也是必須的,我們不提倡「體罰」,但寶媽忍不住了「吼」了或「打」了孩子也不必自責焦慮。就算是體罰,也有原則和方法:「狼爸」蕭百佑,將3個子女『打進北大』,引起了一時的熱議和效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卻說:「我只是在孩子小時才打他們,我的小孩在13歲之後從來沒被打過。」

他還說:「我這種打可能被大家誤會了……打只是輔助的手段。打之前要把道理講清楚,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怎麼錯就怎麼打。其實教孩子什麼方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接受好的規矩,形成好的習慣,樹立好的目標,這是根本,打是打不出來這些的。

總之,不管怎樣的教育方式,我們首先要保持一顆愛孩子的耐心,就算是做一名「虎媽虎爸」,也不要忘記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始終是愛你的……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巧手魯班親子手工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下午三點半放學,到底減了誰的「負」?

TAG:巧手魯班親子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