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北古代神秘的風俗,年滿六十歲的老人都要進去!

西北古代神秘的風俗,年滿六十歲的老人都要進去!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智慧老人治國平天下的歷史功績傳聞於世,從而使得棄老傳說成為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教育價值的中國民間口頭文學經典之一,在1000多年的廣泛傳承中,有力地推進著從棄老向敬老這一重大社會習俗的轉變。

下面就跟小編回到九十年代的時候,湖北省鄖縣清曲鎮王家山村的謝洪喜牽著自家的牛到後山上去喂草,就在他牽著牛路過一處陡峭的山崖時,意外發生了,牛腳陷進了一個洞里。於是他挖開泥土想要看看究竟,突然一件件精美的玉器、陶罐浮現在他的眼前,在這些文物旁還有一具古屍,難道這個山洞裡是一座古墓?

於是謝洪喜找到了鄖縣博物館的館長,隨後在他的帶領下他們找到了之前發現的洞口,經過專家現場的勘測之後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崖墓。崖墓是開鑿于山崖上的一種墓葬,崖墓里一般都有大量的精美隨葬品,還有一些崖墓會在墓門、墓壁及石棺上雕刻精美的圖案。讓專家感到驚訝的是,他們相繼發現了大大小小的崖墓十幾處,也沒有墓壁跟石棺,反而很簡陋,而且被發現的山洞比一般的崖墓上均多出一個小土坑,這些土坑有的呈三角形,有的呈正方形,那麼這些土坑是作何用處的呢?

這個地方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古時候,年滿六十歲的老人,就要被遺棄在一些「洞穴」中,只給他三天的食物,讓老人自生自滅,然後把遺體取出來二次埋葬,這樣的「洞穴」,就叫「自死窯」,也叫「寄死窯」。而每個崖墓內都有的三角形土坑,那是點放蠟燭的地方,那麼自死窯是怎麼樣廢除的?

專家通過查閱了大量的史書得知,春秋時期,在麇國,也就是現在的湖北丹江口市,有一個叫楊三的農民,捨不得把父親送去自死窯,偷偷把父親藏在家裡,恰好這時,某外國使臣送來一隻像黃牛這麼大的犀鼠同麇國挑釁,可是沒有人能制服,楊三將此事告知老父親,父親教他用一隻十三斤半的貓斗敗犀鼠。此農民聽後立刻報告國王,照此辦理,果然無敵獲勝。麇國國王認識到智慧豐富的老人原來是個寶,應該讓其善終。從此就廢除了「自死窯」這個習俗。專家認為,這一發現不僅印證了中國民間喪葬習俗有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也為廣泛流傳於亞洲國家的「變棄老為敬老」的類型故事找到了一個依據。

廢除「自死窯」這是一個尊老的開始。我們要尊重老人,人類是不能光憑體力去生存,還要有智慧。老人的經驗和智慧往往是非常的豐富,現在,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最珍視的一種傳統美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村民發現重八百斤的鍍金「青銅棺」,做了一個舉動,專家氣懵了!

TAG:歷史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