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小花請你喝碗有文化的臘八粥

張小花請你喝碗有文化的臘八粥

【臘八節 · 臘八粥】

臘八(農曆的十二月初八),《禮記·郊特牲》記載:「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古人會在這天祭祖祭靈,祈求豐收吉祥,即臘祭。佛教傳入,因傳說臘八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於是兩節融合,南北朝開始固定形成臘八節。

臘祭之時會用蔬果乾物混合煮粥敬獻農神,禱祝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稱為臘八祝,於是將這種粥諧音叫做臘八粥,這個習俗開始於宋代。在食物來源富足的今天,每逢臘八,中國人還是會熬煮臘八粥全家食用,多了一層對於五穀雜糧的青睞,對於糧食的敬意和珍惜,更有對大自然的感恩。

【節日與食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很多都是由祭祀慶典發展而來,代表著中國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期許。當中國傳統節日與食物相遇,這些食物都有其特殊的典故和意義。有的原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食物作為敬獻給先祖或神靈的祭品,隨著祭祀節慶逐漸發展成為現今傳統節日,某些祭祀食物也逐漸演化成人們節日吃的節令美食。有的原本製作食材或者形狀符合中國人對於佳節的美好期許的需要。這些美食既包含著吉祥和美的寓意,又是健康養生的美味。

想了解更多美食與節日的故事

本文插畫和文字均為堂主張馨原創,

未經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和商用。

歡迎關注[馨思堂]看更多故事

歡迎提出寶貴意見,歡迎交流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馨思堂 的精彩文章:

雷山苗族盛裝帶你品讀「穿在身上的史書」

TAG:馨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