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對付戰斧和阿帕奇,我軍曾讓擊落過B52的這武器挑大樑

為對付戰斧和阿帕奇,我軍曾讓擊落過B52的這武器挑大樑

對於有點閱歷的老軍迷來說,「新三打三防」這五個字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上世紀90年代末也就是20年前我軍軍事訓練的主要內容,「新三打三防」中的「三打」內容都和防空有關,「打隱形飛機,打武裝直升機,打巡航導彈」,後兩者更是促成了我軍野戰防空能力的大轉型,最直接的觀感就是:「高射炮少了,地空導彈普及了」。

日前,中國軍網英文站披露了陸軍78集團軍防空旅新接收的紅旗16B新型地空導彈吊裝訓練情況,這種導彈是陸軍防空部隊最新的地空導彈,射程從紅旗16A的40公里增至70公里,保持了紅旗16出色的低空作戰能力和數倍於紅旗7、紅旗17導彈的射程包線,既能打擊敵方戰鬥機,又能對付低空掠飛的巡航導彈和「一樹之高」的武裝直升機。

紅旗16B,中國軍網圖片

不過,在20年前,對於陸軍防空部隊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其實那時候陸軍的防空旅都叫高炮旅,上世紀50、60年代的59式100毫米高炮,雙37毫米高炮以及雙57毫米高炮,還有極少量較先進的90式雙35毫米高炮,是引進瑞士厄利孔的技術,紅旗7地空導彈數量也非常少。

單100高炮,抗美援越戰爭時曾擊落B-52

「立足現有裝備」成為擺在陸軍防空部隊面前的現實,而這個時間段恰好東南沿海局勢緊張,因此部隊將老裝備輔以新戰法。

「新三打三防」中,利用高炮這種老裝備,通過隱蔽偽裝,加大空情保障,特別是加強電子干擾環境下作戰能力、加裝低空補盲雷達等手段,在巡航導彈預設航路上用小口徑高炮編製的「火網」予以攔截等訓練,並大力研究對付武裝直升機的戰法。

土法上馬的25毫米自行高炮

「新三打三防」是極具針對性的。1991年的海灣戰爭,對中國國防現代化有著舉足輕重的推動力,美軍組織的多國聯軍,正是利用「戰斧」巡航導彈等防區外打擊手段「踹門」,利用阿帕奇等武裝直升機低空獵殺伊拉克的地面部隊,面對90年代的高技術戰爭,中國不得不搬出了60年代的老武器。

90式雙35高炮在90年代很少

但以落後打先進始終只是權宜之計,通過20年的發展,特別是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陸軍的防空能力有了質的提高。大批高炮解甲歸田,紅旗16、紅旗17地空導彈構成區域防空和伴隨野戰防空的全新組合,雙35自行高炮更是比傳統高炮強大得多,整體而言,現在中國陸軍的防空能力已基本實現「信息化、導彈化」,二十年實現了大飛躍。

本文是騰信新聞和天天快報首發文章,任何違法轉載、抄襲將面臨巨額罰款

『作者:烏龍防務評論(微信公眾號:wulongfangwu1 ),喜歡我的觀點,就在騰訊新聞客戶端和天天快報上關注我吧!任何未經授權轉載,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龍防務評論 的精彩文章:

畫面壯觀卻極度危險,美國再發射預警衛星監控東風41

TAG:烏龍防務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