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用納米顆粒吸入??劑治療心臟疾病

用納米顆粒吸入??劑治療心臟疾病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納米顆粒在被吸入之後將藥物直接投遞到心臟肌肉纖維的過程。圖像來源: Ella Maru studio, scientific-illustrations.com

近日,義大利和德國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用於治療心臟病的納米顆粒吸入劑。他們的論文近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在論文中,研究團隊描述了該吸入劑的開發過程、使用方式,以及動物實驗的治療效果。

近年來,納米顆粒被用於載葯系統,將藥物輸送到身體的特定部位,使直接接觸治療成為可能。此類療法通常採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方式,而這項新研究的研究人員認為此類方法使藥物輸送率低下。他們的新研究採用了可吸入式納米藥物,使藥物可以更快到達心臟並被心肌細胞攝取,從而改善心臟功能。

研究團隊用於製造納米顆粒的材料是非常類似於牙齒和骨骼的磷酸鈣顆粒,它具有以下特性:它足夠小,可以被心臟組織吸收進去;它又足夠大,從而能夠攜帶藥物。在該研究中所使用的藥物能夠修復心臟細胞表面的鈣離子通道,這是恢復正常心電活動的最關鍵部分。

在將藥物負載到納米顆粒上之後,研究團隊以模仿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方式將其給予心臟受損的小鼠。然後他們對小鼠心臟的健康狀況進行了測量,測量指標是血液從左心室的泵出量。結果發現,在用藥之前,心臟受損的小鼠比健康小鼠評分低17%。在治療之後,這些實驗小鼠的得分平均提升了15%,這幾乎是完全恢復的狀態。

圖像來源: Ella Maru studio, scientific-illustrations.com

研究人員對嚙齒類動物的實驗非常滿意。隨後,他們又將這種藥物投遞方式在豬身上進行測試(豬的呼吸系統與人類更相似),並觀察了藥物在心臟組織中積聚的速度,他們發現這個速度如期待的那樣快,相比於傳統方法具有顯著改善。

研究團隊還稱,吸入這種納米顆粒不會在小鼠心臟中產生任何毒性。當然,在這種藥物投遞方式被用於人體試驗之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保證它是安全的。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老鼠或非黑死病禍首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