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城外遇難者屍體堆積如山:外國人鏡頭下的南京大屠殺
文史
01-24
1938年1月7日,一名叫伊藤兼男的日本航空隊隊員隨侵華日軍進入了南京城,駐紮在光華門外大校飛機場營房裡。不知是出於好奇還是出於對南京城慘狀的同情,他舉起手中的相機開始拍攝他看到的一切。圖為伊藤兼男拍攝的南京城牆外壕溝岸邊被日軍殺害的市民屍體之一。
伊藤兼男拍攝的南京城牆外壕溝岸邊被日軍殺害的市民屍體。
日軍活埋中國平民。
南京街頭遍地是日軍屠殺留下的中國人的屍體。
南京紫金山腳下遇難者的屍體。〔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藏〕
南京紫金山腳下遇難者的屍體之二。〔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藏〕
六合境內遇難者屍體觸目皆是。〔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藏〕
江寧縣境內的慘景。〔拉貝拍攝的照片,美國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藏〕
挹江門城門洞里屍體堆積一米多高,日軍侵佔南京後的幾個星期內,車輛進出挹江門,都要從屍體上輾過。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十六卷《南京大屠殺》,曹必宏等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TAG:日本侵華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