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萊山往事:童年

萊山往事:童年

童 年

文/王全玉

前不久,讀了碧雲天的文章《送別》,感觸很深,忍不住也想寫點什麼。可能是已經到了不惑之年,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時候的事,童年的點點滴滴彷彿就在眼前 ......

可是,真正動起筆來又不知從何說起,而且文筆又不行,只能信馬由韁了 。說起小時候,如果概括一下,有兩個字最為貼切,那就是:作、饞。

(一)作

所謂作,就是作死。如果你到七甲鷹口王家村提起我,認識我的長輩第一句話大概就是:「這個孩兒小時候老能作了」。那時候的我整天和一幫發小痴跑野拉,基本不著家。打架,闖禍是家常便飯,經常有人上門找家長。在我的記憶中,父母卻從來沒打過我,只是嚴厲地批評。我記得兒時的小夥伴們有我哥、老為、長征、紅旗、風雷、小波等十來個人。那時候也沒有電視、遊戲機,只能捉迷藏、玩泥巴,看誰摔得花大、彈彈(玻璃球)、打翻、打陀螺(老老婆)、用彈弓或自製的火槍打鳥、打著火把拱防空洞、到水庫洗澡,打水仗,不管會不會,都敢跟著大人下水,沒有游泳圈就用化肥袋充滿氣,扎死口也能飄起來,那時的小夥伴們沒有不會游泳的。有一次,我在西山水庫游泳時差點淹死,最後拚命撲騰才浮了上來,當雙腳踩到地才覺得終於安全了。這次的經歷到現在一直記憶猶新。

那時候爸爸在北謝家聯中教學,媽媽在生產隊幹活,根本沒有時間管。到了晚上,要麼是父母喊回去的,要麼是肚子餓了回去的,衣服和鞋都是濕的。有一年冬天,棉鞋都濕透了,又沒有鞋換,只能把鞋放在鍋台口烘乾,沒想到早晨去拿時,鞋已被燒了一半。

記得一次到北山玩時,看見樹上有個鴉雀(烏鴉)窩,我很快爬了上去,摸出了兩個鴉雀蛋,和鵪鶉蛋大小差不多,下樹時卻犯了愁,裝在褲兜怕擠碎了,握在手裡也能擠碎了,還不方便爬樹,怎麼辦?我急中生「智」,把雅雀蛋放在嘴裡,順利地下了樹。回家後怕父母罵我,偷偷地把鴉雀蛋放在咸雞蛋缸里。

說起作,不得不提第一次受傷那次,大約兩歲吧,那時候喜歡跨著一根木棍在地上拖著跑,像騎馬一樣。當時我記得很清(我也懷疑自己記事是不是這麼早),是在我二叔家的房東頭,我閉著眼跨著木棍跑,不小心掉進了地瓜井裡,以後就不記得了。後來四姑告訴我,她當時在大井挑水,聽說我掉到了井裡,她立馬往回跑。那時她還沒出嫁,一個大姑娘家從未下井,卻什麼也不顧了,下到井裡把我抱起,奶奶放下一隻筐把我拉了上來。這時候天已經黑了,四姑就一直抱著我,不敢動一下,一動我就疼得大哭,她也跟著哭。沒辦法四姑就抱著我到王春地家看看,發現右腿已經骨折,送到了人民醫院作了牽引,打上石膏,很長時間才好。

說起記事早,我甚至還記得幼兒園時,明(音名)老師教我的兒歌:「嘩嘩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講衛生,大家伸出手兒比一比,看誰洗的最乾淨」,有時候想起來,我也會唱給老婆和兒子聽。

(二)饞

記得當時還是在集體的時候,父母在生產隊掙得是工分,家裡沒有多少錢,也沒有那麼多好吃的,玉米麵餅子算是好的,饅頭、魚、肉也只有過年或者家裡來客人時才看得見。那時候沒有大棚技術,入冬前家裡都要備上一些大白菜和蘿蔔,白菜燉豆腐或燉粉條就是不錯的菜了。另外,家裡有個腌鹹菜的大缸,沒有菜吃就著鹹菜也很香。那時候我很饞,到處找吃的,實在找不著,就把花生餅(花生榨完油壓制的餅)烤著吃。我二舅和五姨夫在大元殺豬,媽媽從我姥姥家回來時,偶爾會帶回一些油滋滋(炸完豬大油剩下的),那時候吃起來簡直就是美味!

記得在村裡上一年級時,學校沒有伙房,有個林老師是西林家村的,離家較遠,午飯由家長臨著管飯。每當臨到我家時,媽媽才做平時看不見的白面饅頭和大米稀飯。林老師在炕上吃,我和哥哥就在窗外或門框邊眼巴巴地看,希望能剩些饅頭和菜。老師吃完後會留些糧票表示感謝。老師一走,我和哥哥就可以狼吞虎咽,改善生活了。有時生病時,父母也會買些好吃的回來。那時候,生病也會變得很幸福,甚至有時還盼望著生病。

家裡有好吃的是藏不住的,翻箱倒櫃也能找出來。後來,媽媽索性就不藏了。一次,家裡收了一瓶水果罐頭,放在隔板上,把我饞的又不敢給打開,怎麼辦?後來我想了個辦法,找了個針管從蓋上戳了個小眼,把裡面的汁吸出來喝。罐頭汁少了,怕媽媽看出來,又用針管打一些清水進去,所以一直沒被發現。後來,過節時把罐頭打開了,媽媽一喝怎麼沒有味兒,還以為是罐頭放時間長的緣故。

還有一次,父母早早上山幹活了,讓我在家做飯,我半睡半醒答應了。那時候我只會打稀飯(玉米面稀飯),然後蒸一下乾糧。當時家裡養了幾隻母雞,下的雞蛋都不捨得吃,我早就對雞蛋垂涎三尺了。那天我睡過頭了,起來的比較晚,趁著父母不在家,趕緊蒸了個雞蛋想偷偷地吃一個。可是雞蛋還沒有熟,就聽見門響,父母回來了!我趕緊把雞蛋打碎到稀飯里,再攪拌了一下(那時也不知怎麼想的,怎麼沒想到把雞蛋藏起來)。原本想瞞天過海,沒想到媽媽一喝就喝出來了,說「稀飯里怎麼有雞蛋」,具體我也忘了當時是怎麼辯解的,媽媽也沒有再追究,可能是裝糊塗吧。

住在我家西頭的小夥伴愛吃棗粽子,每當村裡有人叫賣時,他的奶奶總會買給他吃,而我只能遠遠地看著。有一次實在忍不住,就到奶奶家偷了十塊錢去買,小販就停在現在王洋家門口的大道上。人家看我是小孩,根本就不賣給我。那時候的十塊錢很值錢,五分錢能買根冰棍,一毛錢買個雪糕,小人書五六毛錢。奶奶發現少了錢,急忙踮著小腳趕過來把錢要了回去,粽子沒吃著,還還挨了頓訓。這是我記憶中唯一一次偷錢的經歷。

那時候,山上哪裡有什麼好吃的,我們都一清二楚,經常去偷集體的水果,拔花生、掰玉米、摳地瓜烤著吃,扭玉米桿的汁喝,結果讓看山的人攆著滿山跑,抓著了就訓一頓。到了春天,當果樹開花時就到山上抓蠍子,傍晚到地里抓瞎蟲炸著吃;夏天就到河裡抓魚、摸田螺、釣青蛙煮著吃,或者到樹上網知了燒著吃。哪怕是路上遇到蛇也不放過,打死後放在火里烤熟了吃;秋天,經常到山上摘簍、撿蘑菇、刨藥材,如果遇見蜂窩也敢給捅下來,吃蜂孩,沒少讓蜜蜂蟄的鼻青臉腫。

過去的生活雖然很苦,現在想起來卻很充實,原以為這些印象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忘記,沒想到卻愈發清晰。懷念我們再也回不去的時光,懷念兒時的夥伴,懷念快樂的童年!

2018年1月23日深夜1:32

王全玉老師豪情萬丈站在萊山之巔

王全玉老師簡介

王全玉,男,1975年2月12日出生,龍口市七甲鎮鷹口王家村人。1996年畢業於煙台大學數學系,本科學歷,現為龍口市下丁家學校教師。

工作以來,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所撰寫的論文《由學生修改課本例題所想到的》在山東教育舉辦的第八屆「百佳」論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點燃希望之火》在山東教育舉辦的首屆「教育隨筆」徵文中榮獲三等獎、製作的《兩平行線間的面積問題》在煙台市第三屆微課程資源評選中獲獎。

先後被評為龍口教學工作先進個人、龍口市優秀班主任、龍口市第八屆骨幹教師、龍口市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指導老師等榮譽稱號。

編者註:看了王全玉老師的作品童年,我也有同感,覺得寫得就是我,下午看到孩子在院子里打"冰喇叭",堆雪人,好一陣愜意,每逢看到孩子與玩伴在門口挖泥坑、擋水、鑽草堆、打寶,很是受用的看著,也許,是我們青春不在了吧?

希望看到王全玉老師更多的作品。

【萊山風文化傳媒】

一個有活動、有創意、有特色、有性格的公眾號平台

一個以宣傳龍口萊山、讓萊山走向世界為己任的公眾平台

歡迎關注《萊山風》

深受龍口人喜愛的公眾號

如果您有關於萊山的人物、傳說、故事、民俗、抗戰等,馬上與我聯繫哦

請關注萊山風,及時了解萊山的大事小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