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電影佔領春節檔
國產電影大製作的「3D迷信」可能要被破除了。據多方信息匯總,前作曾登頂內地影史票房冠軍的《捉妖記2》選擇在今年春節檔發行2D版本,放棄更高票價的3D。此外,熱門電影《唐人街探案2》在春節檔也堅持2D發行。
目前片方暫時沒有解釋堅持2D發行的原因。
2017年票房TOP10中多達4部電影為2D發行,國產片中《羞羞的鐵拳》突破20億,《芳華》《前任攻略3》更上演票房逆襲好戲,進口片《摔跤吧!爸爸》也是2D發行。與此相對比,2016年TOP10中只有《湄公河行動》一部是2D發行。
聯想到去年賀歲檔陳凱歌《妖貓傳》公開宣稱不拍攝/轉制3D版本,越來越多的國產大製作影片不再執著於3D發行。
《捉妖記2》的全國發行通知,發行版本只有2D
2010年《阿凡達》票房大賣掀起3D潮流,國內影院開始3D廳的建設大潮,截止2017年5月底中國銀幕數超4.5萬塊,3D銀幕佔比超85%,兩項數據都是全球第一。
不可否認3D電影確實曾中國觀眾帶來過新鮮的體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現象開始讓人詬病起來:
1.質量不夠好的轉制3D電影、「偽3D」電影大量進入市場。
2.發行方和影院為追求高票價進行"壓倒性"3D排場,希望觀看2D電影的觀眾、不適宜觀看3D電影的兒童觀眾失去了選擇的權利。
3.影院放映時燈泡質量問題,導致3D放映畫面過暗。
《諜影重重5》的3D版本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一些關於3D電影放映甚至會成為社會話題,2016年《諜影重重5》在中國內地上映時增加3D版本(海外市場基本是以2D版本為主)。該片夜戲和動作戲非常多,加上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的晃動的手持攝影不適宜於3D銀幕呈現,影片上映後受到大量觀眾投訴,後緊急增加了2D版本排場,此事才算是平息。
好萊塢電影3D放映部分受到引進片配額政策的影響,每年有14部好萊塢片是以「特種電影」模式引進,國內就只能以3D或IMAX版本來發行。
國產大製作電影3D的盛行,除了高票價的原因外,政策獎勵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2012年11月19日發布的《關於對國產高新技術格式影片創作生產進行補貼的通知》明確規定對國產3D、巨幕等高新技術格式影片,按影片票房收入分檔對影片版權方進行獎勵。
國產3D電影發行,最高能獲得1000萬人民幣的獎勵,但這項政策在2016年1月1日之後就暫停實施。
近期多部大投資國產片選擇只發行2D版本,是否預示著2D電影將重新成為國內市場的主流,3D已不再是高票房電影的保證。


TAG:搜狐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