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寶潔、本田、可口可樂這些公司正在利用AI捕捉你的喜怒哀樂

寶潔、本田、可口可樂這些公司正在利用AI捕捉你的喜怒哀樂

在此前的文章(《去年AI當了回電影節作品編劇,現在MIT又訓練它來預測觀眾淚點》)中,我們介紹了麻省理工學院(MIT)Media Lab如何通過AI來分析影片中常見的情感曲線,從而識別和預測人類的淚點。

今天,我們將進一步介紹AI如何通過用戶或潛在用戶的面部表情、語言文字甚至肢體語言,來實現情緒識別,並反饋到企業、機構和市場等場景中。

寶潔、本田、可口可樂這些公司正在利用AI捕捉你的喜怒哀樂

往前追溯,情感人工智慧技術最早是由Affectiva公司開發的,而情緒識別一詞則是由EMRAYS公司提出。兩者都在藉助功能強大的AI軟體,識別人類收看廣告和撰寫評論時表達的情緒。

以下我們將對兩家公司做簡單介紹:

Affectiva:藉助情感智能連接用戶,洞察需求

Affectiva隸屬麻省理工學院(MIT)的Media
Lab,2009年由Rosalind Picard 博士和Rana el
Kaliouby博士(現公司CEO)聯手創建。Picard是工程博士,曾於1997年出版了Affective
Computing,該書為情感智能技術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目前,Picard仍就職於MIT,併兼任Affectiva的經理,有時還寫書,並有持續的發明創造。

Picard博士在劍橋大學訪學期間,與Kaliouby博士相識。當時,Kaliouby博士正在研究如何實現設備及數據體驗的情感智能,並試圖研發出能夠實時識別和反饋用戶情感的初步演算法。因為想法的不謀而合,兩人決定聯手研發有助於自閉症患者社交的可戴式眼鏡,以此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提出了立項申請,並得以通過。隨後,Kaliouby也加入了MIT Media Lab。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MIT Media Lab一直希望能將情感識別技術應用於各自行業。譬如,日本豐田(Toyota)希望藉助該技術監測司機在駕駛過程中的疲勞狀態,寶潔(Procter and Gamble)希望藉此洞察用戶對於新香味沐浴露的反饋,火狐(Fox)則想借其探究觀眾如何與電視節目互動

為滿足以上一系列的需求,經過多輪的商討和研究,Affectiva應運而生,並獲得MIT Media Lab的全力支持。

Affectiva的第一款產品誕生於2010年,客戶多為媒體、廣告和市場調研公司,如跨國市場調研公司Kantar Millward Brown。

如今,已有1400多家公司正在使用該技術來觀察和分析顧客的情感參與度。Affectiva將其產品定位為一個集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和世界上最大的情感資料庫於一身的情感智能技術平台

三年前,Affectiva發布了情感識別軟體開發包(SDK),緊接著又推出了移動版SDK,如今,該產品已經能在七種平台上運行。經過E輪融資後,截至目前Affectiva共融資2630萬美元。

而現如今,我們看到,事實上除了媒體、廣告和市場調研公司之外,教育和醫療健康等領域也越來越關注如何利用情感識別技術記錄情感,連接用戶,洞察用戶需求。「過去的八到十個月,大批一線公司都在諮詢該技術,需求數量急劇增加。」Affectiva首席市場官Gabi

Zijderveld稱,「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也開始著眼情感智能,從而實現所謂的『司機狀態監測』。此外,Zijderveld還表示,已經有無人駕駛汽車製造商正在開展相關的實驗項目。

據她介紹,Affectiva的情感識別軟體已經分析了來自87個國家的20億張面孔。[編者按:2016年全球人口數為74億。]受試者的酬勞為5小時25美元。

EMRAYS:對多語言文本進行情感解析

EMRAYS創建於荷蘭,其技術主要用於識別學術和商業文本。「我們是多語言情感識別軟體分析公司,」 EMRAYS 的首席市場官和聯合創始人Michiel Maandag表示:「我們的技術可通過分析多語言文本,預測讀者自然和無偏見的情感反饋。」

EMRAYS的四名創始人和現任CEO分別為:CEO和首席科學家Ilia

Zaitsev是俄羅斯彼得斯堡大學的計算語言學博士,他致力於藉助機器學習技術分析語言,從文本中提取情感情緒建立模型;首席技術官和首席數據師Paul
Tero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本科學位和蘇塞克斯大學進化和自適應系統專業的碩士學位;首席體驗官Cliff
Crosbie曾任耐克、諾基亞、宜家和蘋果公司的零售和銷售主管;首席營銷官Michiel
Maandag曾任諾基亞品牌總監,現為獨立營銷專家,與多家行業品牌進行過合作。

公司現主要提供四種產品:其一,軟體即服務(SaaS)平台,主要針對博主、記者、作家,用於研究並檢查其作品所帶來的情感影響;其二,用於情感分析的社交傾聽(Social
Listening)產品;面向媒體機構和企業的廣告定位產品;針對研發者的應用程序界面(API)和軟體開發包(SDK)。

EMRAYS曾用名為Emotions.Tech,於2017年7月正式更名,並於同年加入英偉達(NVIDIA)項目,與英國的獨立搜索供應商Mojeek合作研發情感搜索引擎,目的是根據用戶情感需求提供搜索結果。

EMRAYS的首席技術官Paul Tero表示:「依據觀眾的情緒回饋分析數字內容,能夠重新定義人類與技術之間的關係。同時,網路廣告商也能針對消費者情感需求投放廣告。」

具體來看,識別文本情感需處理大量文本。而EMRAYS通過使用英偉達的GPU來完善深度學習,根據網頁中體現情感的內容進行排名、羅列和搜索。Tero 表示,「該技術可幫助我們快速掌握人類複雜的情緒。」 「NVIDIA GPU是我們系統的運行基礎,不到一毫秒可處理一頁元數據標記,比普通GPU要快50倍。」

為關注讀者的情緒反饋,EMRAYS的研究工具不僅統計了文本中積極和消極辭彙的數量,分析了作者的語氣。此外,還每天收集社交媒體上的數百萬條反饋,繼而藉助這些數據訓練人工神經網路,預測人類在閱讀某段內容時可能產生的情緒。EMRAYS表示自己已經分析了十億多個情緒數據點。Facebook和Twitter社交媒體平台每天都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為EMRAYS提供大量信息訓練數據,進一步提升神經網路準確度。

據了解,目前EMRAYS能夠處理的語言包括了英語、挪威語、荷蘭語、瑞典語和俄羅斯語等。

而為了觀察軟體的工作原理,EMRAYS還聘請了包括記者在內的用戶參與測試。公司聯合創立人兼首席營銷官Michiel
Maandag接受AI
Trends網站採訪時表示,對作家來說,這就像情緒「語法檢查器」。「實際上,即便順利完成情緒分析,也無法理解其真正含義。而我們卻可以了解文本是如何影響讀者的。」
Maandag說。

涉足情緒識別領域的其他公司

  • Innerscope:消費者研究公司Nielsen去年收購了Innerscope,該公司通過使用大腦掃描和皮膚電反應(GSR)等生物測定技術,從而識別人們潛意識中對媒體和營銷的情緒反應。

  • Emotient:初創公司Emotient每天收集並標記100,000個面部圖像,此方法已申請專利,可以幫助計算機實現面部表情識別能力。2016年Emotient被蘋果收購。未來,其情緒識別技術很可能會被iPhone和iPad採用,從而使得用戶的搜索更具針對性,更加人性化。

  • 除此之外,nViso公司正在為網站和移動應用提供實時情緒識別服務;Visage Technologies AB公司在Visage的軟體開發包中增加了情緒評估服務,用於市場營銷和科學研究;情緒識別公司Eyeris的正在與包括汽車製造商等嵌入式系統製造商、社交機器人公司和視頻內容創作方在內的公司一起,致力於情緒識別技術的落地應用。

寶潔、本田、可口可樂這些公司正在利用AI捕捉你的喜怒哀樂

情緒識別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

目前,包括聯合利華、寶潔、瑪氏、本田、凱洛格、可口可樂等在內的諸多大型公司都在試圖採用情緒識別來分析和測試客戶對其營銷的反應。

其中,家樂氏正在利用Affectiva開發的軟體幫助Crunchy

Nut麥片的實現廣告創意,意圖吸引更多消費者。比如,Affectiva發現,當觀眾們觀看了動物主題的各版本商業廣告時,其中以蛇為主角的版本反響最好,但觀看第二遍時,吸引力卻大大降低;再比如,Affectiva發現,以外星人為主題的廣告非常受到觀眾的歡迎,因此,家樂氏推出了外星人主題廣告推動穀類食品銷售。

總而言之,情感人工智慧和情緒識別技術正在日趨成熟,並廣泛應用於計算機交互各領域。這意味著,我們正在一起走進一個情緒被監測、評估和記錄的時代。

| 來源:AI Trends;作者:John P. Desmond;編譯整理:科技行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行者 的精彩文章:

一場積極的變革,期待著與5G的精彩邂逅

TAG:科技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