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宋之所以能享國百餘年,全因這個書生危難之際的挺身而出

南宋之所以能享國百餘年,全因這個書生危難之際的挺身而出

公元1161年,南宋紹興三十一年。

距紹興和議已經過了二十年,距離岳飛被殺也已經過去了十九年。這二十年里可能是高宗皇帝趙構一生中過的最舒心的一段日子了,對外,終於不打仗了,對內,也沒有要忌憚能做大的武將了,年初的時候又得到一個好消息,在金國當俘虜的哥哥前皇帝趙恆也死了,皇位徹底穩固了,養子也孝順,看起來一切都不錯。

於此同時,北邊金國皇帝完顏亮已經登上皇位十二年了,作為金國第一文藝愛好者第一完美主義者兼自戀狂人,這十二年里他也很舒心,除清了異己,睡遍了美女,增強了國力,換成別人,這些就足夠了,但我們忽略了一點,完顏亮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的心中是不能有一絲瑕疵的,這塊兒瑕疵就是每當他打開地圖欣賞大金國萬里錦繡江山的時候每每看到地圖上南方這個地方都寫著同一的一個字:宋,這讓完美主義者完顏亮看這很彆扭,於是這一年他提筆寫下了"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這樣的詩句,然後做出了一生中最為後悔的決定,並為此送掉了性命——傾全國之兵,滅宋。

對於任何一個聽到金軍南下消息的南宋君臣來講,如果智商還算正常的話腦子裡閃出的第一個字一定是逃,沒錯,從前就打不過,一直也打不過,這次全國之兵來了,口號是很響的,目的也是很明確的,就是要滅你,不跑才怪那,像每一次金軍南下一樣,各地守軍紛紛潰逃,十月初,完顏亮親率主力17萬人進抵淮河北岸,北宋淮河防線的守將王權逃,消息傳來,高宗趙構也準備逃了,經過大臣陳康伯分析利害、竭力勸阻之後,宋高宗趙構暫時留在臨安,我覺的趙構當時的做法一定是一邊調兵安排防禦部署一邊命人暗中備好大海船,一旦金軍渡江,他就要趕緊坐船逃亡海上,反正這個套路他已經很熟練了。

於是,暫時留守的高宗皇帝將王權撤職,派李顯忠代替他的職務主持江防,同時派宰相葉義問前往前線慰勞守軍。

歷史有的時候真的是波譎雲詭,如果不是宰相葉義問害怕堅決不來,這個人可能平淡的就度過了他的一生,甚至史書上也不會有的他的名字,一個代替宰相來前線慰勞守軍的五品小官——虞允文。

紹興三十一年,虞允文五十三歲,官至中書舍人,正五品,一個臨時來頂差的知天命的宰相秘書,沒打過仗,官很小。

當時的形勢是,完顏亮的十幾萬大軍已經抵達北岸,即將渡江。而南岸的宋軍只有區區一萬多人,且軍心渙散,更要命的是,作為主將的李顯忠尚未趕到,看起來,金國的大軍揮師南下,一舉滅宋已經不可避免了。

我相信虞允文在來的路上一定也是想儘快完成這倒霉的任務然後溜之大吉,但我也相信人性的光輝,這個從未上過戰場甚至連刀都沒拿過的讀書人來到戰場之後看到了形勢的嚴峻,想到群龍無首的士兵無法抵抗外敵,一種使命感與責任感油然而生。於是,他挺身而出,召集將士,激勵他們說:」朝廷養汝輩三十年,顧不能一戰報國耶?」再於是,將士們被感動了,說出:「如今既然有您出頭帶領大家,我們願意死戰」。

就這樣,從來沒有帶兵經驗的書生虞允文,率領一萬八千宋軍與多出自己最少十倍的渡江金軍展開了一場決戰。

根據金兵不習水戰又不熟悉長江水面情況且船隻也沒有宋軍好的特點,虞允文將部隊分成五隊,從一萬多人中挑選出來的精銳部隊駐紮江中,再安排兩隊停泊在東西兩岸,兩隊藏於小港作為預備隊。剛剛部署完不久,金兵就開始了第一次大舉渡江。南岸宋軍殊死抵抗,江中的宋軍官兵則利用大船的優勢撞沉金兵的船隻。虞允文又組織弓箭手齊射,金兵紛紛落水。金軍傷亡不小,而此時,恰好有宋軍敗兵300餘人自光州退至採石,虞允文授以旗鼓,令其從山後轉出,作為疑兵。金軍以為宋援軍趕到,開始撤退。虞允文為不給金軍以喘息之機,乘夜先分海舟縋上游,遣戰船載薪截金人於楊林河口。宋軍水陸配合,殲敵4000餘人,這一仗的結果,金兵大敗。

而我們的宰相秘書臨時最高長官虞先生判斷,第二天金軍仍將進攻,便連夜調整部署,將一部戰船置於上流。以另一部兵力封鎖金軍船隻出江的河口,待機殲敵。 第二天清晨,金軍果然再次發起進攻。宋水軍乘勝上下夾擊,先以弩機射退金騎兵,繼而大船橫衝直撞,霹靂炮聲震如雷,煙霧迷漫。宋水軍再戰獲勝,焚敵船300艘。

打宋軍兩連敗,後院完顏雍又自立為帝,我們的完美主義者完顏亮騎虎難下,五內俱焚,被逼急了以後率領大軍前往瓜洲,準備換個地方渡江。虞允文又料定金軍將改在瓜洲渡江果斷率軍一萬六千人到達京口,這時主帥李顯忠總算到了,虞允文把指揮權轉交給他,同時借了一萬多軍隊前往鎮江,繼續防範金兵。完顏亮給將領下達死命令:必須拿下,拿不下來全部殺頭。眾將領都知道可能躲不過這一劫了,於是半夜悄悄的聚在了一起,商量出路,浙西路都統耶律元津說新帝已經在北方繼位,我們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弔死,不如宰了完顏亮那個心狠手辣的傢伙,向新帝獻禮,否則無論如何都是活不過明天的。說完後,民主表決,全票通過。凌晨,他們衝進了完顏亮的營帳,事成後,派使者和宋議和,戰爭結束。

我時常在想,一個臨時頂差的文弱書生,面對士氣低落,軍無主帥,渡江之戰迫在眉睫的萬分艱危之際,毅然擔起接揮重任。他召集將士,曉以報國禦侮的大義,親自指揮將士投入戰鬥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在江防南岸激勵全體將士,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整個王朝的命運,為這個國家又續命一百多年,是何等的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打不倒的老東尼 的精彩文章:

TAG:打不倒的老東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