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urface Book 2評測:除了價格基本無可挑剔

Surface Book 2評測:除了價格基本無可挑剔

編者按:本期企鵝評測團評測產品——Surface Book 2。作者小鐿Eva是一名數碼愛好者,對於外形炫酷的數碼產品他更是心馳神往。不過對於微軟的Surface系列,小鐿心中一直都抱有些疑惑,不知道此次與Surface Book 2近距離接觸過後,能否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呢?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到Surface這個詞是來自於當時火熱的Surface Pro ,商務,輕薄,高價,這三個詞是我對這一系列的第一映像。本以為Surface系列只是微軟的一次小試牛刀,卻從沒想到會發展到現今這樣強大,不過從Surface Pro 到Surface Book這麼多年,其實小鐿對這個系列還是有一些不信任感的,一是感覺其外觀總是與普通筆記本相差巨大,如此小的體積帶來的體驗感覺應該會遜色很多,二是經常能看到網友反映Surface系列出現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問題,總感覺它還是一款實驗性的產品。不過時至今日,小鐿終於能有幸獲得這次機會親自感受下Surface產品,那麼話不多說,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款被微軟定義為「性能巨匠」的Surface Book 2。

真的是簡單的外觀介紹

觸碰到Surface Book 2的第一反應便是「凍人」,由於整機採用一體式的鎂合金機身,冬天拿在手裡可以說是和拿一塊玻璃感覺差不多了,不過也正是鎂合金的使用,使得在提升質感的同時還為散熱和重量提供了不小的幫助,emmmm凍手就凍手吧。

整個Surface Book 2上最引人注目的設計便是屏幕與鍵盤鏈接處的動態鉸鏈,剛上手時感覺造型還是有些誇張,但久了便會發現無論是從豎直拿在手上的手感,抑或是日常的屏幕翻折,這種設計都能提供非常好的手掌貼合度和翻折角度(125度),此外也可以很好的規避普通筆記本上轉軸易松的槽點,是非常不錯的設計。

再簡單介紹下外觀,Surface Book 2的A面是慣例的 「田」字logo,有些鏡面反射效果;左上角則是配備了一顆800 萬像素1080p攝像頭和一個麥克風,上方為電源和音量按鍵,方便作為平板模式時使用。

B面頂部為一顆500萬像素的1080p Windows Hello攝像頭及麥克風,Windows Hello是微軟自家的面部解鎖,其原理有別於市面上火熱的大部分安卓手機面部解鎖,是通過使用紅外技術,相機在各種光照條件下識別你的臉或虹膜來實現的,因此支持黑夜解鎖,而且比安卓的面部解鎖要來的安全些,又多了個裝X利器。

回到產品外觀,音響集成在了屏幕邊框兩側。說到音響效果,土逼小鐿之前沒玩過Surface系列,聽到這環繞音不自覺的虎軀一震, 甚至一剎那以為邊框周圍原本的散熱孔是出音的,只能說村裡人玩Surface,蛇飛狗死。

Surface Book 2的屏幕採用與前代相同13.5 英寸比例為3:2的PixelSense 觸摸顯示屏,解析度為3000 x 2000(267 PPI)且支持10 點觸控。屏幕素質方面,畢竟是面向繪畫需求人群的,顯示細膩程度及色彩還原度完全不用擔心,許多網友反饋的漏光問題小鐿也倒是沒有遇到,不過小鐿在玩一些遊戲比如《狂野飆車8》的時候還是感覺屏幕有些過飽和的,玩久了眼睛會有些疲勞。

鍵盤部分兩側有輕微弧形過度,相比較正正方方的蘋果風要柔和不少。

鍵盤的鍵程為1.6毫米,體驗下來就是清脆二字,長期碼字也是非常帶勁的,金屬的鍵帽加上寬大的觸控板可以說是秒殺市面上大部分的輕薄本鍵盤了。

騷氣的白色鍵盤燈也為Surface Book 2提升了不少逼格,支持三級亮度調節,雖然玩不了什麼RGB,但對於方便日常打字來說綽綽有餘了。

鍵盤部分的散熱孔位於鍵盤上方,熱氣直吹屏幕,這樣的設計應該是無奈之舉,不過小鐿擔心長時間的遊戲後屏幕可能會加速老化。

D面沒啥好說的,兩條長長的腳墊撐起一片天。

由於閉合是通過磁力吸附的,因此單手打開非常難,甚至雙手都有些費力。

介面擴展方面,相比於前代取消了 Mini DisplayPort 介面,在底座右側新增了1個 Type-C(USB 3.1但不支持雷電)介面(可用於充電),除此之外右側還有1個Surface Connect介面用於充電,鍵盤底座左側則配備了2個全尺寸USB 3.1 介面,1個SD卡讀卡器插槽。

平板部分則只有1個耳機插孔和1個Surface Connect介面。Surface Book 2所配備的介面雖然有點少,但也基本能滿足使用了,Type-C的加入也造就了更多的可能性。

重量方面,Surface Book 2整機約為1640g,算不上輕,但畢竟要在有限的空間堆疊這麼多東西,咱也不能要求太多。這裡特別值得稱讚的是,Surface Book 2的平板部分比小鐿想像中的要輕上不少,雖然整體較重,但13.5寸的大屏幕拿在手上卻與ipad Air的重量基本相當。這一原因便來自於整機合理的重量分布:將獨顯及散熱風扇兩個「重量級」硬體安置在了鍵盤部分,在提昇平板拿持體驗的同時也將CPU與GPU分開散熱。不過這樣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作為平板使用時,Surface Book 2 只能使用Intel UHD Graphics 620 的內置顯示卡,因此圖形處理能力是較弱的,想要玩大型遊戲那還是需要合體滴。

配件方面比較簡單,除了一個充電器和保修卡就沒有任何其他配件了,也並沒有像前代一樣隨機配備Surface Pen,筆是需要另外選購的,不過舊的Surface Pen依然可以在新設備可以使用。新的Surface Pen支持4096級壓感,新增傾斜功能,價格則為700多人民幣,對於沒有繪畫需求的用戶來說也算省下了一筆不需要的開銷。

Surface Book 2與其Surface系列其他產品的參數對比。

超級變換形態

Surface Book 2的分離功能可以通過鍵盤右上方的分離鍵亦或是單擊狀態欄內的分離按鈕進行實現(可以分離按鍵指示燈會變為綠色,不可分離為紅色)。

按下分離鍵後等待1~2秒便會聽到「咔噠」聲後就能取下平板部分,取下平板部分就可以為所欲為的變形了。

劇刷著刷著突然肚子疼怎麼辦?取下屏幕咱蹲坑繼續看,這麼大的屏幕再也不用擔心會被水沖走了……

屏幕可以反插鍵盤,給客戶演示文稿時就很優雅;平時興趣來了吟吟詩作作畫也是極好的。

帳篷模式則是非常適合追劇黨。

小鐿之前對變形筆記本的理解就是「華而不實」,感覺多半是噱頭來增加售價,配置都是爛的一塌糊塗,直到體驗了Surface Book 2才相信原來二合一筆記本也能性能強勁。

不信那咱跑個分

微軟給Surface Book 2的定義簡單粗暴:性能巨匠。敢這麼宣傳足以看出微軟對這款產品的自信,來看看這麼小的身軀到底能塞下多強配置。

小鐿本次拿到的是國行的頂配版本,採用了第 8 代智能英特爾酷睿 i7-8650U旗艦低電壓四核處理器,最高睿頻 4.2GHz,顯卡方面則是配備了NVIDIA GeForce GTX 1050 獨立 GPU , 圖形內存為2GB(GDDR5),再輔以16G的內存及1TB 三星M.2 介面PCI-E 通道固態硬碟,參數上看性能已經是超越市面上的大部分普通筆記本。其他配置如下圖,各位看官請過目。

這麼小的身軀怎麼能容下這些配置的?小鐿也很好奇,但咱這畢竟是評測,拆機那肯定是不存在的;所以只能用娛樂大師來跑個分驗明真身了。Surface Book 2頂配版合體後娛樂大師跑分為212276,擊敗了89%的用戶。恩~居然還比想像中還高出點。

當然,如果你是只碼碼字看看劇的學生黨,國行還有一款乞丐版可供選擇,配置為第 7 代智能英特爾酷睿 i5-7300U 雙核處理器,最高睿頻 3.5GHz,8G內存,無獨立顯卡,不玩遊戲自然是夠用了,但最低一萬二的售價貌似還不如買款性能夠強的遊戲本。

Surface Book 2在模擬日常辦公的測試軟體PCMARK10上跑出4056分,排名介於遊戲本及普通筆記本之間,因此Autodesk一類專業級別的設計軟體也是完全可以帶起來的。

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對軟體的打開及載入速度至關重要,Surface Book 2上此次所搭載的三星nvme mzvlw1T0(1T)整體性能不俗,通過CrystalDiskMark測試,持續寫入最高能達到1253MB/秒,持續讀取最高能達到2792MB/秒。這速度沒啥說的了,小鐿目前還沒測試到過比這塊固態硬碟更快的。

發燒友們是不是覺得這些配置還不夠高畫質吃雞?那這裡要告訴各位土豪們還有15寸的版本可供選擇哦,屏幕更大,顯卡為GTX1060 (6G),性能更殘暴,雖然目前只在國外有售,但小鐿相信各位大佬們肯定是能想辦法買到的。

最擔心的散熱和續航

性能是到位了,那隨之而來的便是發熱問題。Surface Book 2上最逆天的一點便是屏幕部分包含CPU但卻沒有風扇協助散熱,僅在底部安裝有GPU的鍵盤部分安裝有散熱風扇,因此上半平板部分只能通過與SurfacePro類似的邊框散熱開孔以及鎂合金外殼降溫了。不過實際使用下來只要不玩遊戲也只有田字logo部分有輕微發熱的情況,主板的溫度日常使用也一直穩定在40度以下,因此發熱方面至少在冬天那是絲毫不用擔心的,至於遊戲時的發熱表現下文會有所提到。

充電方面,Surface Book 2隨機標配了一個102W的充電器,採用Surface Connect進行磁吸式充電。實際體驗下來充滿合體後的Surface Book 2的58980mWh電池需要大約4小時不到,充滿平板部分需要2小時左右。

Surface Book 2在續航方面令人滿意,實際體驗下來連續在線觀看1080P視頻一小時大約耗電12%,日常看看劇上上網Surface Book 2基本能夠堅持一天,當然要是玩遊戲的話,GTA5也能撐個2小時左右,基本符合官方給定的參數。當然,以上數據都是合體後測得的,如果單獨分離作為平板使用那續航就有點「尿崩了」,看視頻一分鐘至少1%的掉,想要躺床拿著追一天劇還是需要接著電源的。

對於網上反映的充電速度快於耗電速度的問題小鐿這段時間體驗下來並沒有發現,但標配功率為102w的充電器對於i7+GTX1050來說確實是有點捉襟見肘了。

散熱方面,由於散熱風扇只會在動用獨顯時才轉動,因此日常看個視頻碼個字啥的基本聽不到任何噪音,對於長期使用老舊遊戲本,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的小鐿來說,甚至有些不習慣,。

真的夠硬?

相信大部分盆友一定和小鐿一樣對Surface Book 2的性能還是有些許擔心的,這麼小的體積,散熱不好肯定會大幅降頻吧?畢竟測試跑分啥的都是理論上的數據,還是必須要實際體驗說話。於是小鐿本次就拿出珍藏多年的破解版「給她愛5」來進行測試。既然微軟為其定義為性能巨匠,那對Surface Book 2的期望可不能只局限於「10幀能玩,20幀流暢」。小鐿將GTA5的測試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使用遊戲默認的畫面設置進行遊戲,第二階段是打開畫面設置中所有默認關閉的選項都,所有默認普通的畫面品質都設置為高。第三階段是將除紋理品質及陰影品質外所有畫面品質設置為最高(因為全最高會超出2G的圖形內存)來測試Surface Book 2的極限性能,三個階段的解析度都為1600*900。

毋庸置疑,配置擺在那,第一階段的測試對Surface Book 2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在半小時的測試中基本穩定在55~59幀,最低也只是掉到53幀,體驗十分流暢,雖然風扇會有些聲響,但遠沒有到影響遊戲體驗的地步,只有A面田字logo部分溫熱,鍵盤依然冰冰涼。此時的CPU溫度為60度,顯卡為50度。

第二階段的測試一開始還是比較穩的,能保持在59幀到53幀之間,但到達第二階段的第20分鐘時遊戲幀數開始出現波動,只能維持在55幀左右,最低掉到了46幀,此時的CPU溫度為75度,顯卡為65度,風扇已經開始咆哮,但掌拖依然冰冰涼,因為發熱部分主要集中在A面及鍵盤上半部分,雙手距離熱源較遠,所以完全不會出現燙手的情況。

為了不影響第三階段的測試,小鐿等了約40分鐘等CPU溫度低於30度才開始測試, 第三階段對Surface Book 2來說是有些吃力的,十分鐘後幀數就一路下滑,只能穩定在40~50幀左右,最低為33幀,已經出現了較嚴重的卡頓,此時的CPU已經來到74度,顯卡為60度。

由於小鐿平時遊戲玩的不多,因此除了GTA5外還體驗了NBA2K18及極品飛車18這兩款遊戲, 相比於GTA5的神優化,2K18運行在Surface Book 2上的表現就有些蛋疼了,遊戲中基本只能保持在40幀左右,卡頓現象也是經常出現,只能說勉強能玩。

極品飛車18由於遊戲本身鎖定30幀,因此運行時一直都處於滿幀狀態,遊戲運行十分流暢,機身發熱也並不明顯,感覺 Surface Book 2帶起來還是挺輕鬆的。

由於散熱和功耗的限制,Surface Book 2上搭載的i7 8650U自然不可能與標準電壓處理器相做比較,但依然是一款性能強勁的處理器,經過上面這些測試判斷Surface Book 2應該是可以 「吃雞」的,只是高畫質肯定比較吃力,試想一下,出門在外,在飛機上,在火車上,在草叢裡,在危樓里………你拿出Surface Book 2吃上一把雞,真TM刺激!

在大約兩小時的遊戲體驗中,整機隨著溫度的升高,性能的下降並不是非常明顯,畢竟是自家親兒子,在軟硬體上有更好的優化,整體穩定性還是非常不錯的;再加上發熱比想像中要好上太多,因此遊戲時的體驗應該還是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

一些吐槽

人無完人,機無完機。更何況Surface本身就有別於普通筆記本,舉個栗子, Surface Book 2在機身上保留了耳機孔的做法確實十分良心(神TM良心)但這耳機孔的位置設計的也太蛋疼了吧,不多說,大家看看圖就明白了,作為平板模式的時候倒是還好,咱可以倒過來拿,耳機線就不會遮擋視線,但作為電腦時那體驗簡直酸爽。如果說蘋果帶起了取消耳機孔的風潮,那我巨硬「SB2」就是讓你明白有耳機孔還不如沒有是怎樣的體驗,或許這樣就能讓消費者主動的放棄耳機孔了吧,嘻嘻。

除了耳機孔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作為賣點的分離功能,分離屏幕本來只需要按一下分離鍵的簡單操作,卻被一個「毒瘤」搞得有些複雜,這個「毒瘤」便是軟體「畫圖」,在每次開機之後分離都會跳出先結束這款自帶軟體的提示,原因自然是軟體佔用了獨顯,可是卻又不能直接在提示界面結束,而只能再打開任務管理器選擇結束,這種自家軟體礙事的情況只能給體驗大打折扣。

最後再說幾句

隨著平板市場的漸漸萎靡,變形可拆卸筆記本正在逐漸代替平板用戶的需求。小鐿本次體驗的Surface Book 2國行頂配版官網售價24588人民幣,就目前情況來看,Surface Book 2還並不是一款適合所有人的產品,但其可以說是微軟對於未來筆記本形態方向上的一種展示:輕薄的外觀,強勁的配置,可拆卸的多種形態;囊括了各方面人群對於筆記本的要求,作為一台生產力工具的同時又能為用戶提供不錯的娛樂體驗,可以說Surface Book 2除了價格外基本無可挑剔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數碼 的精彩文章:

索尼XZ2 Compact曝光 4K屏旗艦約售5500元

TAG:騰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