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時期的閨蜜干政

東漢時期的閨蜜干政

在中國歷史上,也曾有過「閨蜜干政」的情形,這個人是東漢的著名才女、續寫了《漢書》的班昭。班昭字惠班,出身史學世家,她的父親班彪、長兄班固都是著名歷史學家。班昭自幼博覽群書,當然才華橫溢。14歲時,她嫁給了同鄉曹世叔,後來丈夫去世,班昭沒有再嫁,而是全身心投入了幫助哥哥班固編修《漢書》的工作中。公元92年,班固因為捲入政治傾軋,被牽連入獄而死,留下尚未完成的著作;漢和帝劉肇親政後,深為《漢書》未完而遺憾,於是命班昭續寫完成。

在與班昭的交流中,皇帝對班昭的才華修為十分欽佩,又請班昭入宮教授自己的后妃們讀詩誦史,讓宮中上下尊稱她為「曹大家」。於是,班昭與漢和帝的貴人鄧綏相識,兩人一見投緣。鄧綏聰慧好學,領悟力又強,讓年屆中年的班昭十分喜歡,更加悉心栽培。兩個人很快成為了超越師徒關係的「忘年閨蜜」。在班昭的言傳身教下,鄧綏在宮中處處隱忍,以退為進,最後成功擊敗了皇后陰氏,於102年成為漢和帝的新皇后。四年後,漢和帝病逝,鄧綏臨朝執政。雖然女性的身份讓班昭無法走上朝廷,卻始終在幕後幫助鄧太后出謀劃策,協助她處理政務、治理國家。班昭熟讀史書,歷代的興衰成敗、為政得失都瞭然於胸,有著豐富的政治智慧。有了她的指點,年輕的鄧太后如虎添翼,初掌大權就有章有法,讓大臣百姓都心悅誠服。

班昭畫像

對於班昭的「閨蜜干政」,史書並未遮掩,直接記載:「及鄧太后臨朝,(班昭)與聞政事。」她的貢獻太大,除了物質賞賜之外無法再酬答,鄧綏只好封了班昭的兒子曹成為侯,後來更官至齊國丞相。有一次,鄧太后的哥哥大將軍鄧騭因為母親去世,請求辭職歸鄉。鄧騭一直率軍鎮守邊疆,是國家北部的屏障。鄧綏不想同意,但哥哥態度很堅決,於是她去徵求班昭的意見。班昭引經據典之後說,大將軍堅守忠孝之義,請求辭官守制,正是功成身退啊;如果不允許的話,將來若有意外,或者犯了什麼小錯,就難以保持謙遜的美名了。這是含蓄地告訴鄧太后,如果鄧家兄弟不急流勇退的話,等一朝你不再掌權,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發大禍端。鄧太后非常聰明,立刻明白了這弦外之音,當即接受建議。

鄧綏臨朝的時代,水災旱災頻繁發生,但她處置得宜,讓人民安居樂業,是中國歷史上有作為的女主之一。因為鄧太后業績出眾,天下敬服,所以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雖然大家都知道班昭參政議政,但從無一人指責彈劾「閨蜜干政」,反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班昭安享晚年,直到七十多歲才去世。鄧太后知道後十分悲痛,素服舉哀,派專人辦理班昭的後事,隆重安葬。不過歷史上,大家更注意的是班昭歷史學家的身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吸貓的玉米少年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混亂的俗語「說曹操,曹操到」,是怎麼形成的?

TAG:吸貓的玉米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