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撤離大陸之際,究竟帶走多少黃金?最終有何用處?

蔣介石撤離大陸之際,究竟帶走多少黃金?最終有何用處?

說起台灣,一直以來就是我黨熱切關注的事情。在這個人口不足千萬的小島上,如今經濟發展很是迅速,不論是在電子產品行業還是在科技領域,這裡發展的很是迅速,甚至部分產業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由此可見當下台灣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可不可估量的潛力,說道此處,不得不提及一下蔣介石。

但是說到他,那麼當年這一件事應該是備受關注的。那就是當年在蔣介石前往台灣的時候,從大陸到底攜帶了多少財產,這些金銀珠寶有沒有為台灣的發展提供了經濟支撐和保障,當然答案是肯定的。

1948年到1949年這一年的時間之內,解放戰爭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大陸的局勢一眼明了。此時的蔣介石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命運,所以想著趕緊尋找另外的一條道路,那就是換個地方繼續自己的大業,那就是台灣。當然要想繼續大業,必須的有資本,那就是當時上海金庫中的黃金。於是將結合是命令當時的央行總裁,提前把上海銀行中的黃金全部運送回到台灣。

據記載,當時這批黃金原本是屬於當時人民的財產,蔣介石分幾波運走了黃金。第一次是在1948年12月,這一次便運走了200多萬兩黃金。之後在1949年2月的時候又運走了一批,大概有55萬兩黃金。1949年5月在上海即將要解放前夕,運走了最後一批的黃金,一共有19萬兩。

在上海解放之後,當人民解放軍進入央行的金庫時,這裡的黃金全部一洗而空。但是根據上海的地方志記錄,在錄的黃金數目就只有6000兩黃金。而蔣介石運走的黃金數量就達到了300萬兩之多,而具體的數值到底是多少,最少也是277萬兩的數目。

這批黃金被運到台灣之後,對台灣當局的政治經濟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想一下,當時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的軍民有200多萬人,他們的衣食住行全部需要政府的幫助,所以這批黃金對於當時的蔣介石來講,或者是當時台灣人民來講,對於穩定社會、發展經濟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讀三國 的精彩文章:

周總理訪蘇被勸酒,酒醉場景嚇壞蘇聯領導人,毛主席知曉後這樣說

TAG:阿布讀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