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善,完整的,善長的,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是完整地處理之後,還能保證他的大致原貌。這是道家的做人做事的原則。

馮友蘭先生把道家哲學出發點歸結為全生避害,當然沒錯,個人表示不太認同。因為忽略的道家的情感。

老子的全生是以道德之資,闡王道之風,所以也不好說是全生。只是他知道天下的機變,權謀轉換。達到庖丁解牛的遊刃有餘的地步。若可寄天下,就像在天地間暫時存在又無所束縛。輕乎地如同羽毛。

這是真正意義上從物質轉換到精神境界的逍遙遊。就像一個人的中年和老年。

我逃避。我會了,我不做。這是兩種不同人生觀。雖然表現形式都是全生避害。但人言可畏和千帆過盡,彰顯的卻是不同的人格。

因為,老子和莊子都是地球人,都在世俗之中。如果一開始就主張全生,如何保證全生?當全生應用到世俗中,他的整套的謀略體系,體察人情根本。就表現出來了。它是並行不悖的。

但要肯定的是,他的出發點一定是全生,但是否功德於天下又是另一回事。他一定是避害,但於萬事萬物妥善周旋又和避害有點矛盾。

二者都要考慮。

諸如,為天下式,知雄守雌。知榮守辱。知白守黑。都可以作為道家和事物周旋的理論。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既生荊棘,稀有不傷手?干,就干它個漂亮的!人世上的荊棘叢,唯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才可全身。但如何才能全生呢?修身養性才可全生。所以我強調。遊刃有餘的內勁,才可全身,唯有全身,方可全生。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晉.陸機《豪士賦序》:「廣樹恩,不足以敵怨;勤興利,不足以補害。故曰:代大匠斫者,必傷其手。」

這就引出道家的又一個集大成者,鬼谷子。鬼谷子可不是道家的後娘養的。他的仔細,像揣摩,關楗,都是在老子的道德大局觀,加上莊子細膩的全生論證。人家是正經八百的嫡系。

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邏輯,如果老莊用蔑視的態度去闡述對事件事物的態度,他們至於廢那麼多口舌,把大國小國,修身和天下寫的清清楚楚,有理有據的?

為了不可理喻的生活態度正經八百地對諸子百家的學說指指點點,是會被所有中國哲學家嗤之以鼻的。

莊子就更廢口舌了,管到人家七情六慾和道之間的關係了。在我身邊起碼有三個覺得道德經太啰嗦。啰嗦嗎?不啰嗦,恰到好處。把整個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全部告訴你。

懂謀略而不用謀略,不懂謀略不會用謀略完全是兩碼事。

老莊也是人生父母養的,都是實踐出真知。

我想,大家都在琢磨著打太極。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一個善字。遊刃有餘以達真我之性,以世間揣摩盪搖以塑真我之形而褪雜糅膚質,由此固本還原,達生之無窮。乃謂之修鍊,謂之誠心。

善,太極剛柔相推以化大真。這個真誠本我才是是善的本質要求。

面對世間,我們應該如何化解呢?如何挫其銳,解其紛呢?

由此,我們講了解道家修鍊的本質。

我們身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又知道真正的智慧與這個世界相左,我們頭頂太虛的至真純元,又因為生活在萬物中,所以對萬物的看法形成我們人生的根本態度。因為我們的純真之性,所以對於世界的大小事宜形成我們自己一套獨特的處理方式。鑄就此人最深淵的秉性。老子的三寶,慈,如此可以體會出來。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我們知道,地里的莊稼,秋收冬藏,在這之間有陰天,有雨天,有的需要風,有的需要水,各有不同,各取所需。在上天的滋養下,茁壯成長。天還是還是那個天,沒變。人卻因為年歲的不同變得成熟,健全。這便是道了。

細心地用感恩地態度去看待天生地養。在這天地之間就會有意無意,有形無形地發現一股浩然之氣維持大自然的平衡。這就是道了。它是無法言說的。

水善利,善代表慈,這種慈是在全生避害的思考後作出來的。但是,絕對不是為了全生避害拋棄了慈,否則失去了道德的立足點,二者只有智謀可以平衡,可以全生避害可以道德政化。所以道家順理成章發展出一支縱橫家始祖,鬼谷子。

老子的學說不是楊朱的為我,講的是道政。

如果是為我,老子不會講慈。也不會講利萬物。

仁慈,有區別,慈,出自道家,由於高度高所以不具體,但是平等無差。仁,出自儒家。針對社會,禮崩樂壞後得到重視的。針對具體問題。有差異,不平等。所以天地不仁,不講天地不慈。

善,講究方式方法。事情要辦好,我也能保全。總體上不能違背道,不能違背德。不能使得清凈得以蒙蔽。這是道德者入世的準則。我們老講清靜無為,無為和清凈壓根就是一回事,心性錘鍊和時過境遷也是一回事。要想無為先學會省時省力。無有入無間,是以知無為之有益嘛。

無為是個滲透萬物的特種作戰,清凈是最高指揮官和審判者。無為最終歸順於清凈,清凈的鏡子上的灰塵需要庖丁解牛的無為去掃除。

相比於無為,清凈更接近於道德之朴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這就是水的作用,無有入無間。這是什麼地步?到你們看不見的地步,就像你不知道為什麼穀物需要下雨,上天剛好又下雨。天下就這麼恰到好處,嚴絲合縫。到神鬼莫測的地步,就是無有入無間了。

我們想像一個場景就知道水善利萬物了。天上兩個太陽,在持續半年的暴晒之後,一個弓箭手把一個太陽射下來。可大地乾燥無比,北冥天池的水就源源不斷地從池底冒出來。從昆崙山奔向四周,一路上崇山峻岭,每寸土地對水的需求都很特別大。溝壑很多。可水不因為大地幅員遼闊而丟棄一寸。還是一樣把一寸寸土地滋潤到位,播撒開來。該填的河床一滴不少,浩浩蕩蕩地從我國的第一階梯運動到第三階梯。所到之處,枯木逢春。無論是高山還是岩石,無論是沙漠還是戈壁。都有辦法無孔不入地滲透進去,以他每種生物,最能接受的方式進入。最終達到天下最後一寸沒水的地方。而這水因為天山的源泉並未枯竭,反而使得天山的水脈播撒全地,給天山的源頭帶來水循環。這就是道德者的道德源泉所致。

水善利萬物,更多彰顯的是自強不息的天道品質。慈。慈的表現是利。利的內在是慈。天道如此。堅毅精神之內在是純粹品質,純粹品質之表現是堅毅精神。外不侵邪,內不生亂。可以稱得上剛柔並濟的道德者了。天道如此。

無論多麼困難,程序多複雜,也阻止不了天要下雨,稻穀要吸收。

水善利萬物是如此的,無論如何都會做到慈的本質。

不爭的智慧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呢?

善利和不爭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善表明你的能力,利表明你的立場。你的能力是優質的,你的立場是正義的,在外界中,誰可以標榜出師有名和你對著干呢?沒有的。

不爭有兩個方面,兩個方面都俱全了,才可以做到真正的不爭。

一,別人不和你爭,那麼你們也不會存在爭鬥的苗頭。如何可以使得人家不和你爭呢?這是很難的,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讀書是為了心平氣和地和傻子說話,健身是為了讓傻子心平氣和地和你說話。

當你有了甜頭,人家不嫉妒你?當你有後門可走。人家不鄙視你?當你搶了人家的飯碗,人家不懟你?當你比別人成功,人家不使壞?都不敢說。

無論你好或者不好,地上的人秉性各有不同,身邊的危險也從各種犄角旮旯裡面出來。無論你是小君子,大君子,大義者,都會有相對應的小人出來攪和。總有人反對高尚!想使他人不和你爭,很難。

二,你不和他們爭,為什麼不和他們爭呢?水善利萬物足以使得一個人處在突出位置,或者說眾矢之的。作為一個道德者,執行慈,不殺。除了自己要審視局勢,不是他人紅眼,做出相應舉動,自己也要秉持一向的道德者風範,以太虛處事。

不爭是內外兼修。要考慮兩個方面,不爭以及不使之爭。考慮天時地利人和。如此,才可以做到不爭故無尤。

真正的不爭不是主觀的,而是宏觀地從把控全局的事態上分析是否出現爭鬥的苗頭,從而把控事態發展達到不爭的平衡。不爭,取決於你我雙方的態度。雙方心平氣和,心悅誠服。

我們說過道家的世界觀,一個轉化機制。那麼不爭就是世界觀中的重要方法論,相當於馬哲的矛盾論

主觀的不爭只能算忍氣吞聲,忍讓的美德,而沒有從格局上做到修身養性,因為心和性都是全方位。

老子說過功成弗居,真的只是提倡品德嗎?這樣的不爭和功成弗居,似乎章節聯繫更緊密,更像個哲學體系!

看《道德經》不能使小家子氣,照你的人生套進去,他不是哈姆雷特。

同樣是保全了我,我還是選擇馳騁至堅,並且馳騁至堅也無法使我損耗,是如此的遊刃有餘地把地上乾枯的萬物無聲無息,毫不畏懼地得到水的滋潤。這就和楊朱的不拔一毛以利天下形成對比。這就是道政的基本意識形態。

聖智造迷,鬼神不識。惟不可為,不可致,不可測,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關尹子》

老子這麼大費周章地講究為人處事的時,地,淵,能,信,仁,治。最高的宗旨依舊是利益萬物。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他的純粹品質,堅毅精神。卻無法使人與之為敵。心因為裝得太虛,所以如同深淵。在世上的人看來,他是如此難以捉摸,能表現出來的就是他的敦厚,樸素。

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

一個人可以擁有掌握世界的力量,絕不能忘記一顆利益他人的心。絕不能忘記修身養性的重要。只有如此才可以無爭,無爭才可以全生避害,全性葆真。利而不爭。天道便是如此。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我就不多做解釋了。清凈為上,最好地把控天下機變就是把力量回歸到如同水一樣的柔軟,用在滋潤萬物上,清凈無為,從而同萬物和諧相處,歸於大道。為天下溪,才可常德不離。

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

歡迎關注 本自守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女生衛衣的正確穿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