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曜變天目茶碗為什麼就變成了日本的國寶?
隨著「日本發現傳世國寶 中國大媽驚訝:我做的!一個80塊」這篇新聞的不斷升溫,中國宋代的曜變天目茶碗又重新回歸人們的視線。
很多非陶瓷專業的人在消遣了這個日本的鑒寶欄目的「烏龍」之後,在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是曜變天目茶碗?為何如此珍貴?怎麼就成了日本人的國寶了?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天下第一名盞」,曜變天目茶碗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福建建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其主要特徵是:口大、足小、呈斗笠狀,精品的類型一般為口沿在十二至十三公分、高度在七公分的中型束口盞。由於唐宋時期盛行「鬥茶」之風,因此成為宋人鬥茶用具。
「曜變」一詞,是日本人特指具有「鉻藍斑」,同時具有「油滴」狀結晶斑的建盞紋飾。曜變」的外觀比較特殊,其具有藍色斑紋和油滴狀結晶斑,而「藍色斑紋」要緊密的包圍於「油滴」結晶斑周圍,並沾附於釉上面,和與釉處於同一層面的「油滴」結晶斑有錯層現象,「曜變藍斑」除燒焦的部分外,其色彩為深藍色。
「碗中宇宙」,歷史工藝之謎
建窯黑釉陶瓷特有的一大魅力就是在燒制的過程中釉料所含的礦物鐵成分出現「液相分離」的現象,這極大地增加了釉料的不可控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窯變」。
曜變是窯變中的精品,但和其他窯變產品的成因是一樣的,只是由於釉的不可控性所以成品量極少,其他窯變產品在不同的光線下也會產生不同的光澤。星星點點的曜斑就如同宇宙中各種變幻莫測的星雲和星系一般,加之黑色的底釉就如同浩瀚的宇宙一樣,給人一種仰觀的震撼之感!
這種獨特的釉色的成因至今仍是一個謎,根據三件存世完整的曜變天目茶碗研究發現:要達到這種光學效果,只有在薄膜厚度在0.1毫米下才會產生光的干涉,只有在萬分之一毫米的情況下才能完整的反射出七種顏色。要想在厚度有限的釉面上形成這種及其微妙的干涉層是及其不容易的。
稻葉天目,日本國寶
南宋時期,中日之間來往密切,茶文化也被引進到日本,並且備受推崇。作為鬥茶用具的建盞自然也成為了當時各大豪門爭相想要擁有的寶物!
日本茶道
根據日本國內已知的最早的文獻記載,中國的南宋時期就已經有建窯的產品販賣至日本。瓷器作為中國重要的輸出商品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建窯的產品在宋元時期早已聲名海外。而現存日本的三件曜變天目均為南宋時期福建建窯燒制,其中最為驚艷的稻葉天目茶碗,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流入日本。
稻葉天目
日本將斗笠形茶碗統稱為「天目茶碗」,日本戰國時期群雄割據,各邦領主皆以擁有唐物茶具為榮,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中國的天目茶碗,天目茶碗又以窯變天目最為珍貴,目前可考證三件完整器。而其中最為精美的就是稻葉天目,被譽為「天下第一盞」,流傳至今,被日本尊為國寶!
很多人憤慨為什麼中國的寶貝變成了日本的國寶,然後就假想全都是侵華戰爭時被搶走的,其實人家是正當有序的傳承。在讀完這篇文章後,小編覺得如何傳承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才是我們當下更應該思考的問題!你說呢?


※翡翠仿品又出「新寵」?資深行家也會打眼?鑒定網教您一招制敵!
TAG:中國藝術品鑒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