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代詩人韋應物效仿陶淵明詩風所作的一首詩,蘊涵無限的詩情畫意

唐代詩人韋應物效仿陶淵明詩風所作的一首詩,蘊涵無限的詩情畫意

韋應物在晚年非常崇拜陶淵明,不僅在生活上模仿陶淵明,而且在詩作也也「效陶體」。這首《東郊》其「蕭散沖淡」的詩風和「高雅閑逸」的意境,都透露出淡淡的棄官歸隱之意。

《東郊》

唐代:韋應物

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迹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交代了詩歌創作的緣由和事由,詩人天天被官場俗務纏身,一年操勞到頭,終於有機會到東郊去遊玩,領略郊外清朗的曙色,不是令人心境開闊,心曠神怡嗎?一個「跼」字,一個「曠」字,對照出詩人官場生涯的拘束與煩惱和郊外遊玩的舒緩和愜意。

三、四句則寫詩人漫步郊野之所見所感。在和煦的春風中,楊柳依依不捨,搖曳起舞。青山如畫,打消了「我「紅塵俗念。詩人在郊外感受到的輕鬆豁達和自由散漫,盡在此」散「」澹「二字,意蘊含蓄而旨趣幽遠。

五、六句繼續寫詩人走馬觀花之景。斜倚在樹叢中,能安逸的休息。沿著山澗順道而上,郊外的春光處處可見。這四句,將詩人遠離塵世,隨緣自適的喜悅和暢快彰顯得極為充分。

七、八句純粹寫景,但平常的景色,經過韋應物的聖手妙筆,換髮出無限詩情畫意。」靄「本意為雲氣,這裡比喻為籠罩。微雨過後,雲氣蒸騰,籠罩這芬芳的原野。空闊原野上,四處可見春天的斑鳩在歡快鳴叫,它們是在向理想中的愛人發出求愛的訊息?寫」斑鳩「的歡叫,其實是暗喻詩人對」斑鳩「自由自在生活狀況的嚮往。

詩的前八句,整體洋溢著歡暢愉悅的心情,景中寓情,情隨景轉。然而,郊遊的快樂終究有結束的時候,在此幽居的念頭也只能一閃即逝。因為,詩人還有無盡的公事等他去處理,以至於每次遊玩都只能行色匆匆。詩人在此發出了最後的感嘆:我終將會辭官而去,我多麼希望像陶淵明那樣,造茅屋一間,與清風明月為伴,在無憂無慮的大自然中去享受人生的美好。

韋應物的寫景詩,多側重於寫清幽之景,即便是喧囂的景色,在詩人筆下也充滿幽懷愁緒,其根本原因在於詩人對官場生涯的極度厭倦,以及對純凈大自然和平淡的田園生活的極度眷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唐代韋應物一首抒發自己胸懷的詩,後世評論頗具爭議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