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位「山村野夫」的亂世謀略-半得天下的歷史遺憾

一位「山村野夫」的亂世謀略-半得天下的歷史遺憾

三國時期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分裂時期,有無數的英雄豪傑競相登台亮相,在眾多的謀臣武將當中諸葛亮無疑是最為耀眼的那位,他的隆中策作為大戰略左右了三國時期很長一段時期的軍事和政治爭鬥,作為能夠和合縱連橫策比肩的大戰略隆中策確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未出茅廬而定天下

諸葛亮是所有大戰略家中名氣最大的,他的大名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諸葛亮未出茅廬而定天下的隆中策更是傳為千古佳話,隆中策是繼合縱連橫之後的又一大戰略對策。三國時期是春秋戰國之後的又一次大分裂時期,各路諸侯上演了一場場征伐大戰,一代雄主曹操在中原逐鹿中漸漸佔據優勢,不甘寂寞的劉皇叔在被迫投靠劉表後找到了諸葛亮,向諸葛亮詢問平定天下的方法,諸葛亮從大戰略的層次向劉皇叔闡述了亂世一統的策略,這就是隆中策。隆中策給劉皇叔制定的總體目標是復興漢室(劉皇叔自詡漢室正統)圖霸中原最後一統天下,具體實施步驟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佔據荊州而三分天下,第二步是謀取西川鞏固實力天下成鼎足之勢,第三步是一路兵出荊州,一路兵出秦川,克定中原一統天下,諸葛亮給劉皇叔剖析當時天下局勢說,北方曹操實力最為雄厚,並且挾天子以令諸侯,無論是兵力還是道義上都佔據了制高點,所以北面不能和曹操爭鋒,江東孫權已經經營三代,人心歸附,政權已經十分穩固,也不適合圖取,而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都是佔有天下有利的位置卻不能守衛的昏庸之主,這簡直是上天賜給劉皇叔的地盤(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曹操和孫權是石頭,誰碰誰流血,劉表、劉璋是軟柿子,正好拿來捏),得到荊州益州後天下就會成為鼎足之勢,等待時機成熟舉兵北伐,一統天下,最後給劉皇叔指出自己的優勢,曹操佔有天時(在中原混戰中強勢崛起,並且掌控者天子),孫權佔有地利(長江天險),劉皇叔佔有人和(漢室正統。仁義著稱),而當下則是達成孫劉聯盟共抗曹操(有點合縱的味道)。劉皇叔聽完諸葛亮闡述隆中策後茅塞頓開,天下形勢在諸葛亮的解說中頓時清晰起來。之後劉備按照隆中策的規劃趁東吳與曹操混戰,襲佔了荊州,經過和東吳的幾番討價還價將荊州收入囊中,之後在張松、法正等西川謀臣的策應下入主益州,完成了隆中策的前兩步,這個時候法正給劉皇叔獻上了漢中策,建議劉備取漢中,法正的漢中策是諸葛亮隆中策的加強版,就像是范睢的遠交近攻是連橫策的修繕補充一樣,取得漢中後的劉備實力空前高漲,隱隱有超越曹操的跡象,這也就為隆中策的第三步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蜀漢政權的精英們在勝利當中稍稍大意了一點,那就是他們忽略了自己的盟友東吳的感受,夾在兩大強權之間的感覺讓孫權很不受用,當關羽兵出荊州北伐中原的時候,東吳襲佔了荊州,荊州軍被滅關羽被殺,東吳的背信棄義激怒了劉皇叔,蜀漢傾國伐吳,被東吳一把大火燒了回來,蜀漢元氣大傷,自此隆中策以失敗告終,儘管諸葛亮六出祁山想走完隆中策的第三步,遺憾的是蜀漢政權已經失去了北伐中原的實力,大戰略家諸葛亮留下了那句讓後人嘆息的詩句,病逝五丈原。

半得天下

隆中策以失敗而告終。諸葛亮的隆中策前兩步實行的很順利,劉皇叔在這一大戰略的指導下力量迅速壯大,尤其是在法正的漢中策加強之下,奪取漢中之後的劉備已經具備了抗衡曹操的實力,並且士氣正盛,按照隆中策的謀劃,北伐中原應該是最好時機,但是蜀漢政權的精英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隆中策有一個大的的前提,那就是孫劉聯盟(合縱策),蜀漢的勢力迅速擴大和荊州守將關羽對東吳的傲慢都讓東吳感受到威脅,而且魯肅給孫權制定的連弱抗強的大戰略本來就弱者聯合抵抗強者的合縱策,會隨著力量的此消彼漲而進行調整,蜀漢的強大使東吳開始由聯劉抗曹轉變成聯曹抗劉,所以隆中策從第三步開始就不斷受到東吳的掣肘,關羽的荊州軍北伐之時東吳襲佔了荊州,關羽也軍破身死,隨後劉皇叔傾國之兵伐吳,一方面是為關羽報仇,另一方面是奪回荊州甚至滅吳,看似有些意氣用事但也是隆中策的某種補救,遺憾的是陸遜火燒連營,蜀漢精銳損失殆盡,儘管諸葛亮努力恢復蜀漢元氣,但是再也回不到漢中之戰後的鼎盛局面了,隆中策第三步是在蜀漢實力強過對手的時候才進行的戰略,但是自知時間不多的諸葛亮不得不在實力沒有恢復前舉兵北伐,六出祁山而未能克定中原,最後病逝五丈原,隆中策隨著諸葛亮的離去而宣告結束,因為隆中策的前兩步的目標是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蜀漢政權實現了這一步,只是第三步沒有實現,所以這個大戰略只能是這是半成功的大戰略,當然也可以說是半失敗的大戰略。

隆中策失敗的歷史遺憾

半成功的隆中策為後來的農民起義者和割據勢力提供了借鑒和樣板,隆中策是弱者求存發展最終戰勝強者的策略,對於起義反抗者來說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後來的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和毛澤東領導革命鬥爭都不同程度上借鑒了隆中策的智慧,但是隆中策畢竟是失敗了,之後的中國歷史進入了魏晉時代,乃至五胡亂華,中國經歷了短暫的統一再一次進入大分裂時代,若是隆中策能夠全部實現,劉皇叔和諸葛亮的強強聯合定會開創中國的有又一個強勢時代,而不是腐朽奢靡的晉王朝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隆中策的制定者諸葛亮和張儀一樣有著傳奇般的人生。諸葛亮比張儀更會推銷自己,張儀是主動找買家,而諸葛亮卻是讓買家主動上門,而且是來了三次自己才出山,但是諸葛亮沒有張儀幸運,張儀起碼回到了老家,也算是落葉歸根,諸葛亮離開隆中時對家裡人說十年左右回來繼續隱居,可是他最終沒能兌現那句諾言,不過他留給後人的確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美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識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沒有這對良臣賢主,歷史恐怕要改寫!

TAG: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