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旅讀∣零下三十度的寒夜奏一曲喀秋莎

旅讀∣零下三十度的寒夜奏一曲喀秋莎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

喀秋莎

 喀秋莎外國懷舊金曲1994

純音樂 

00:00/00:00

旅讀 ? 哈爾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零下三十度的夜晚,中央大街燈火通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鼎沸的車聲和遊人喧嘩聲中低沉,婉轉。紅綠圓頂與塔尖,還記得中東鐵路蒸汽機車的車輪聲。一座「東方莫斯科」,被火車從彼得堡拉到西伯利亞,再拉到神州東北。

要說哈爾濱是一個冰上的城市毫不為過,不只是土地、河流、山川結冰,城市的風貌與「冰」也息息相關。街上隨處可見的冰燈、冰雕,是藝術家和哈爾濱人們用想像力將冰雪凝結成的信仰。

老道外中華巴洛克不少老房子面臨著拆改的命運,隨處可見的殘破電纜與碎窗爛瓦在寒冬中顯得尤為凄涼。曾幾何時,這裡輝煌地立著「老鼎豐」「張包鋪」「范記永」等哈爾濱著名小吃的牌坊。

如今,店鋪搬到了裝潢華麗的旅遊區,貼上金子一般的價格,只留下這些老樓在寒風中搖搖欲墜。

中東鐵路連接滿洲里、綏芬河和旅順,以哈爾濱為中心呈現一個「T」字形。沙俄經營中東鐵路時,哈爾濱成為商貿重鎮,這裡曾聚集三十多個國家十幾萬僑民,大多數為俄國人。他們從遙遠的歐洲跨越亞歐大陸,來到「東方小巴黎」哈爾濱,又從這裡一路向南,到達遠東最閃耀的明珠——上海。

中央大街彙集各種著名的俄餐餐廳,從波特曼到馬迭爾,從華梅到道塔斯。點一紮格瓦斯和一籃大列巴,再來一碗紅菜湯,配上餐廳悠揚的俄式小調,彷彿窗口旁彷彿就是涅瓦河畔的彼得堡。如果這時有在鋼琴旁彈奏柴可夫斯基的曲子,那就再完美不過了。

相似的緯度以及極寒的天氣讓哈爾濱主要成為沙俄時代俄僑民的聚集地。那時沙俄內部動蕩,許多人被流放至寒苦之地——西伯利亞。邊疆之地又有不少人來到遠東古老的國度謀生。俄國民歌《三套車》中所唱「冰雪遮蓋著伏爾加河 冰河上跑著三套車」,同樣適用於冰封的松花江。

聖索菲亞教堂與聖阿列克謝耶夫教堂

僑民們留下的許多痕迹改變著哈爾濱的文化,最著名的莫過於東正教聖索菲亞教堂。拜占庭帝國在衰亡前夕,拜占庭公主索菲亞嫁與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帝國滅亡後,俄羅斯繼承東正教,號稱「第三羅馬帝國」。位於拜占庭都城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有一座聞名於世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阿列克謝耶夫教堂位於果戈里大街的尾端,夜晚的教堂燈火通明,十字架上還能望見一輪明月。中國東北有許多以蘇聯政治家命名的道路,許多人對俄國文學家果戈里並不熟悉,儘管果戈里的《欽差大臣》曾在哈爾濱上演。果戈里大街是哈爾濱歷史悠久的商貿街,著名的秋林公司就在這條街上。

北方鄰居與中國互相影響著兩百年,無論是沙俄、蘇聯、俄羅斯,還是大清、民國、共和國。這個國家曾經蠶食我國幾百平方公里土地,這個國家也曾幫助我國趕走萬惡的侵略者;這個國家曾經幫助我們完成工業計劃,見證共和國新生;這個國家也曾在邊境屯兵百萬,劍指神州。

紅腸列巴格瓦斯,秋林華梅馬迭爾。哈爾濱,成為中俄微妙關係的縮影。一首《喀秋莎》,記錄著城市百年之音。

旅讀 ∣ 城市 · 記憶

時代的記憶凝固在城市的角落。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也許我們不能再每個城市留下自己的獨家記憶,但城市會刻下人們遺忘的光陰。

本系列我將展示在城市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如果你發掘到城市的記憶,歡迎評論轉發分享~

二十歲獨自背包走過亞歐七國,中國二十七省

歡迎私戳~

蘋果寶寶打賞通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克的旅行世界 的精彩文章:

給自命不凡的你

TAG:麥克的旅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