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洋:東北振興要因地制宜

李洋:東北振興要因地制宜

近代史上,東北的國際化比上海更早,也更深刻。這裡的東北權且僅指當下的遼吉黑三省。至於庫頁島、外興安嶺和海參崴拉起的作為「大三角地」的大東北則因「國際化」之徹底淪為外土。

東北之重要毋庸諱言。舞台不變,之上的演員卻如走馬燈一樣。外來的沙俄、日本在近一二百年內粉墨登場。反倒是作為原住民的女真(後來的滿族的前身)、達斡爾、鄂倫春等民族或者被同化,或者逐漸消亡。兩側的蒙古和高麗,作為一種民族的存在成為伴隨東北發展的重要文化補給。漢族向東北的大規模遷徙則是晚近以來的事情了。

剛來不到一百年的他們,卻早已習慣於以主人身份自居。

發展主義統領的語境下,相鄰省份大都是競爭對手。沒有哪些省區像東北這三個省一樣,自認為一個閉合的共同體。它們相互依存,彼此認可。相似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文明發展史是這種心態的基礎。

山海關以南的都是「南方」。這個詞兒在老東北話里貶義居多。南面是「蠻子」,西邊是「韃子」,東邊是「棒子」,北邊是「毛子」。隔海相望的是「鬼子」。總之,周圍身份低下去,東北的身份立起來。這和東北平原盆地的地勢剛好相反。這種心態在更深層面上反映出東北文化基因中要迫切擺脫邊緣,建構中心的強烈意願。

東北也確實有這個資本,形成東北亞的區域中心。黑龍江曾被沙俄看作遠東的密西西比河。東北的黑土帶至少兩次(分別在滿清與沙俄的雅克薩戰爭前後)為沙俄尋找「軟黃金」獸皮的先頭部隊提供糧食補給。第一次,沙俄的觸角伸到了庫頁島和鄂霍次克海;第二次,也就是大約二百年後,黑龍江流域的糧食再次成為沙俄遠征的補給,這次它的觸角跨過了白令海峽,橫跨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加利福尼亞中部。

某種意義上,黑龍江兩岸肥沃的土地中的腐殖質是形塑今天世界地緣政治的隱性能量。只不過這些與今天那些急於為東北辯護的東北人沒什麼關係。

在19世紀到20世紀中後期大多數時間內,東北成為日俄爭奪的焦點。在這一時期,東北的重要性是首先是由帝國的野心決定的,日本需要尋找腹地,沙俄要看好後院;其次,是由人口增長和工業革命帶來的對糧食和能源需求的急速上升決定的。在那個帝國崛起黃金期,東北的煤炭、木材、糧食和廣袤的戰略縱深,都是日本志在必得的獵物。退一步講,如果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能夠發現大慶及遼河兩岸的油田,那麼世界格局可能再次因為東北而改變。

東北最終把她的乳汁留個了故國。

儘管如此,為了更好地掠奪東北的戰略資源,俄國和日本幾十年在東北的投入客觀上為東北1950年代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輝煌時期奠定了物質基礎。當下中國,盲目地為殖民者或者侵略者基礎設施建設遺產叫好,甚至自豪的人不在少數。從青島下水道壁龕里深藏的德國「油紙包」到日本在東北的鐵路工廠。他們只看到了留下的,沒有看到帶走的。

在1950年代之前,東北的戰略性地位不是東北人自己決定和支配的,而大都是外界因素和力量使然。為東北辯護的話語的第二個層次是強調東北在建國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為國民經濟發展貢獻了多少木材、煤炭、鋼鐵、石油和糧食。話語背後的邏輯依然是我與他者的關係,即東北是東北,中國是中國。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

同樣是國際化的上海,在建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國家建設貢獻了大量智力資源,從工程師到技術工人不一而足,但以排外著稱的上海彷彿沒有犧牲者的心態。數據顯示在國家資金投入產出比上,上海遠高於東北。上海輸出的更多的當地人應引以為豪的智力資本,東北輸出的則是自然的饋贈,與舞台上的演員關係不大。

但東北人不這麼想。一方面,他們總以犧牲者或者奉獻者的心態強化自我形象,對國家在東北的投入閉口不提;另一方面,計劃經濟體系為東北民眾提供的相對穩定和充裕的服務和生活水平,讓東北頗以為豪。

有矛有盾!比慘有比慘的說辭,比富有比富的套路。出了山海關,人人都是趙本山。但進了山海關,進入南方,脫離東北內生的話語體系之後,東北人的心理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要為東北辯護,要為東北正名的衝動並存,這種擰巴表面是因為東北經濟的衰退。但究其根本源自歷史和文化深處的張力。漁獵、薩滿、移民、帝國、殖民、計劃……東北這些豐富的文化和經濟符號及其社會內涵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

市場經濟改革放大了依據前蘇聯模式構建的工業、經濟和社會體系的弊端。國有經濟不景氣,就代表著東北經濟不景氣。東北的市井文化的基礎就是「單位社會」。一言以蔽之,沒有鐵飯碗,就不算有工作。

燒烤和直播很好地利用了東北嚴酷的自然條件和特殊的文化地理位置。適者生存,無可厚非。但真正要讓東北復興,就要這樣因地制宜。東北人口流出是必然,沒有必要,也不可能促進人口逆向流動。當前,有一個良港,一個地區的資源稟賦就不是問題。石油、木材和煤炭早不再是東北的核心競爭力。

東北的青山綠水和黑土地適合發展旅遊和現代農業。東北相對雄厚的科研機構可以作為創新基地。就像北歐諸國,自然條件不好,資源稟賦不強調自然,而注重創意、設計和研發。美、英、德、法等國家那些成功的老工業區轉型大都走了這麼一條重環境,輕資產的創意研發之路。來自俄羅斯、蒙古、日韓和本地民族的文化傳統都可以成為創意產業的靈感源泉。

惟其如此,東北才能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裡。告別歷史上聽人擺布的命運。

最讓人擔憂的是,作為自然地理意義上的東北正在被「污名化」,這在東北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就像當年的河南一樣。但這卻是國人最擅長的項目之一。

東北是怎麼能的,與東北無關;東北是怎麼熊的,也與東北無關。明白這些,再看東北,你就能看到上海的影子,反之亦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日本各地櫻花開放日期預測 東京及九州地區為3月22日

TAG:中國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