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兒子爭權忘了爹,歷史上死法最可笑霸主

兒子爭權忘了爹,歷史上死法最可笑霸主

齊桓公,齊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名小白。一代雄傑,在賢相管仲和鮑叔牙的輔佐下,成為春秋時期各諸侯的第一霸主。但就是這樣一位霸主最後卻以一種可笑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齊桓公晚年意志衰退,寵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個兒子,均無庶出,也都有資格繼承君位。齊桓公先是立昭為太子,而豎刁,易牙等人卻預謀立無詭為太子,並對管仲極為不滿,利用近臣身份多次誹謗他。當管仲告誡桓公要遠離這三個人時,他很有些捨不得,才離開幾天便覺得日子很不好過,覺得其他人都不及這三個人辦事合乎他的心意,於是又把他們召回身邊。

管仲病危時,桓公曾問他群臣誰能做相國,管仲沒有正面回答,桓公問易牙、開方、豎刁如何,管仲對這三位近臣一一做了揭露,認為這三人並不可靠,不可委以重任。管仲死後,齊桓公也年事已高,又多內寵,身體難支,於是朝中大權旁落,易牙,豎刁趁機發動宮廷政變,把桓公囚於宮中。他們先是假傳聖旨,不準桓公諸子和大臣入宮,後又斷了桓公的糧食,只有一宮女宴娥從洞中爬進來侍奉,桓公問她怎麼沒人送飯給他,宴娥告訴桓公,豎刁,易牙在外作亂,宮廷已被封鎖,桓公這才領悟,但為時已晚。最後被餓死於宮中。一代霸主竟以這種可笑的方式落下帷幕。

桓公被餓死後,豎刁,易牙封鎖消息,秘不外宣,並對朝中賢臣大下毒手,導致朝中大亂。諸公子紛紛出來爭奪君位,直到兩個月後這場紛爭才平靜下來,而這時桓公屍體已腐爛不堪,經過這場紛爭後,齊國霸業也隨之衰落。

第二年,宋襄公聯合其他諸侯伐齊,豎刁,易牙等亂黨或被誅殺,或潛逃。齊國經歷了這幾場動亂以後,國力已遠非桓公時可比。如果桓公當初能夠聽取管仲的勸告,遠離易牙等佞臣,也不會落得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齊國的興盛也許還可以持續更長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的這項政策,讓我感覺回到春秋戰國時代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