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懟老師——一個女權分子的加拿大遊學故事
也就大概八千字那麼長吧
去年10月到12月我去加拿大上了一個語言班,本來抱著去度假的輕鬆心態,沒想到卻開啟了一場緊張刺激的投訴老師大作戰。這些奇特的經歷讓我對加拿大有了獨特的認識。
01
為什麼去上語言學校
我在加拿大讀博的朋友圓圓告訴我他們學校有個英語班,還可以住在他家客廳里省房錢。我綜合考慮了一下覺得性價比較高的,又有大學的背景看著靠譜,就咬咬牙交了學費買了機票,充滿期待的出發了。
02
語言班的情況出乎預料
這所學校位於溫哥華叫Simon Fraser University,我把它翻譯成西門飛沙大學,是一個名字聽上去很野雞其實還不錯的學校。位於海洋和雪山的環抱里的溫哥華市。
去之前我想過我的同學可能有很多中國人,但是沒有想到這麼多,一進教室我就聽見好幾個人在講成都話,有種回到故鄉的感覺。全班15個人都來自東亞,只有一個韓國學生和一個日本學生其他全講中文。學生的年紀都很小17—21歲,主要是高中畢業不久。我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語言班是給SFU的預科班的語言預科班。來這裡讀書的人絕大多數都是想要上SFU的預科的學生,他們大多都在這裡學了兩個月或者更久,可能還會再繼續讀下去。我瞬間回到了高考培訓班。
第一節課,我和班上的同學說上了話。一個女生用中文跟我說:「你在這裡什麼都學不到,因為這裡全是中國人,大家都不講英語。」就這樣被澆了第一漂冷水。開始上課以後,我感覺還可以,有些老師很認真的準備了很多小遊戲,讓學生在遊戲里鍛煉語言。除了教語言之外這個項目還準備了很多在溫哥華旅遊參觀的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溫哥華,很多活動都是免費的;之外還有加拿大研究課,看得出來這個項目還希望做些意識形態教育,因為很多學生之後可能會留在加拿大。
03
令人驚訝的教學事故
R老師
總的來說,大部分的老師上課還是很認真的,特別是幾個女老師,都會用心的備課,我能學到很實用的內容。比較讓我不滿意的是那個加拿大研究課的R老師。R老師第一次進教室的時候,學生就發出了哀嚎,我問為什麼,旁邊的韓國女同學A告訴我,這個老師對學生很粗魯。
第一周我到沒有覺得他對學生粗魯,只覺得內容太民族主義了,很像我們小學的思想政治課。但這次學的是加拿大是個多麼偉大的國家,加拿大人有著怎樣美好的特質,很生硬的讓學生背誦加拿大的優點。他也從來不提加拿大的殖民歷史,不講很現實的種族問題。例如他讓學生背加拿大的鐵路很牛逼的時候,都沒有說一聲修這鐵路的大部分工人是華人,而且當時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因此而死。
廁所里的塗鴉
漸漸的,我開始明白為什麼同學們說他對學生粗魯了。當人的語言不好的時候,就很容易顯得不那麼聰明,但這不代表這些人傻。他對待我們,像是在對待一群10歲的小孩,好像我們在紙上標阿拉伯數字也需要手把手的教。有一次我沒有聽懂他的一個問題,他也不去換個說法解釋,而是不停的不耐煩的重複,那感覺就像在說:你咋這麼傻連這都聽不懂。對語言學習者來說,這是很不友好的待遇了。到後來他就直接欺負起學生來。
每節課每個老師都會發一些新的講義,有一次R拿著新的講義走到我和我的同桌韓國女生A面前進行了一場奇怪的對話。
R問A:你有這個嗎?
A:沒有
R:你有這個嗎?
A:沒有
R:你有這個嗎?
A:沒有,這是新的
R:你有這個嗎?
A和我:沒有,我們沒有這個
R:你有這個嗎?
A和我:沒有,我們沒有這個
終於R老師給了一張講義給A
R:現在你有了嗎?
A的表情顯示出她覺得被冒犯了,不想回答。
R:現在你有這個了嗎?(語氣強硬的)
R:現在你有這個了嗎?(語氣強硬的)
R:現在你有這個了嗎?(語氣強硬的)
A:是的,有了
R老師這才開始給每個學生分發講義,我和A都翻起了白眼。我當時非常的震驚和生氣,這是把學生當猴耍。
有一次他上課要展示加拿大的電影產業特別牛逼,就給我們放了一個《死神來了5》的視頻片段,這個片段和加拿大的關係在於它是在加拿大拍攝的。視頻展示了一個大巴的人路過一座大橋,橋塌了,車上的乘客一個一個血腥而離奇的死掉了。在每次有人快要死的時候,他都會按暫停鍵問學生「這個人怎麼樣?Ta還好嗎?ta很好對不對」全班的同學都會特別緊張,讓他不要再暫停了。有個女人從橋上墜落下去,剛好有艘帆船從她身下經過,帆船桿穿過她的肚子,血噴出來佔了屏幕大半,然後他還按了暫停讓畫面可以停留更久。
A從很早就捂住頭趴在桌子上,到這時她受不了教室里的聲音直接出去了。視頻放完了一會兒,A回來了,R說我接下來要再放一個恐怖視頻,如果你們誰受不了可以離開。A覺得這是沖著她來的,她小聲對我說:我不會出去的。R又開始放視頻了,全班人都很緊張,片頭放完之後才發現這只是個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宣傳片。他又玩了學生一次,如果A因為他的話出去了,不知道他是不是會嘲笑她膽小呢。後來我才知道A在上一學期就告訴過R她受不了恐怖片。而且這樣尺度的恐怖片真的不適合在課堂上放,它和課堂內容沒什麼關係。
畫面有點血腥我用這朵花來介紹一下
隨著他對待學生的態度越來越粗魯,他的課也越來越水。他甚至拿了一個小時讓我們自己用手機查資料,然後什麼都不做的坐在教室里,完了給出一個列表,說之後要考這些內容你們回去背吧。我心想:「養你何用。」接近期末的時候他給了學生一張問卷,作為他的課堂評估。我一看問題都樂了,除了開頭讓學生選擇學習到了什麼程度,其他的問題就是:你喜歡課的哪個部分?你覺得你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你覺得你在課上遇到了什麼挑戰?都是非常有引導性的問題,就是讓人回答他教得怎麼好,學生自己有哪些不足。還是實名的,還要面對面一對一的給他講。這問卷做下來,他的課就是相當棒棒了。識破這一點的我給了精彩的回答。
R:你喜歡課的哪個部分?
我:我不喜歡這個課。
R:你覺得你自己有什麼不足的地方?
我:我覺得我很完美。
R:你覺得你在課上遇到了什麼挑戰?
我:老師不好。
R:等你上了大學就懂了。
我:我已經上過大學了。
R:那你讀過英文的大學嗎?沒有吧,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不是所有教授你都會喜歡的,這就是人生。
面對我很雷人的回答他顯得很淡定,並且好像這全是我的問題,他對他的教學質量沒有任何責任。
S老師
還有一個教新聞媒體的老師特別喜歡在課堂上講性別歧視的笑話。有一次我們看了美國槍擊案的新聞,裡面說這個罪犯之前有過家庭暴力的行為,S讓我們解釋什麼是家庭暴力,我說大部分情況下是老公打老婆。然後他開玩笑說:是的,雖然有的時候女人是需要被打。我聽到這個笑話都石化了,還是有幾個學生跟著笑了。有一節課我們讀了加拿大的跨性別受難者紀念日的新聞,他一直在通過講他一個朋友的孩子是跨性別,他想要說明跨性別要換名字真是太麻煩別人了,太令人困擾了。我就努力的糾正他和補充知識。最後他說哇你們很了解跨性別嘛,看來真的是你們這個年代的事情,不知道這是個流行的事情還是人類真的需要這麼做。
後來他要教我們新聞里的偏見,然後選了一篇幾十年前的南美洲一個拉丁女老師性侵了她的一些男學生並且入獄的新聞。這則新聞有很強的性別歧視,他好像也試圖要講這裡面的偏見。他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放了一則畫風詭異的MV叫Hot For Teacher,講男學生迷戀美貌的女老師,女老師來到班上的時候,直接穿的是比基尼在課堂上像選美小姐一樣跳性感的舞。我很迷惑,不知道他放這個想幹嘛,可能因為我之前給他科普過跨性別的事,他覺得我可能對性別的事情比較了解,他就問我:你覺得放比基尼的視頻是不是很性別主義的?我說看你怎麼放了,例如為什麼只有女人穿比基尼。然後他說,我們有C(一個男同學)啊,有他就夠(性感)了。我不知道咋繼續說完我想說的話,然後下節課就開始了。他開始問全班同學有沒有迷戀過老師,不只是普通的喜歡而是迷戀。全班同學都說沒有,然後他又問了幾個男同學,尤其是那個日本男同學,他們的老師是不是上課也像視頻里這樣,日本男同學說他沒有迷戀過老師,他們的老師都穿制服很正式,他很尊敬他的老師。
接著S就開始講這篇新聞了,顯然他有點興奮,他說這個新聞有偏見,例如為什麼要專門放一個這個老師穿比基尼的照片而同一頁上的其他(男)罪犯都只有臉部的照片。後來他開了一個玩笑說:「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男學生,這些幸運的男孩兒吧。」幾個男學生跟著大笑。我突然明白了他在課前放那個MV是什麼目的,他認為這些被性騷擾的男生是幸運兒,他們可能迷戀這個老師,所以這個新聞存在偏見把男學生講成了受害者。
然後班上的幾個男生就開始問他這篇文章里很有性別歧視的詞是什麼意思。他一邊說哎呀這個詞太壞了,一邊興高采烈的解釋。這種比基尼長什麼樣啊,這個詞是指她怎麼晃動她的乳房的啊。有個男生問了一種情色表演的舞蹈,他還用手機查了視頻,甚至跟著音樂跳了幾下。這個時候,除了那三四個男生非常活躍的問問題和大笑之外,其他所有的學生都埋著頭不啃聲,我跟A說我覺得很不舒服,A說她也是。我的心跳加速,沒法繼續寫課堂作業,我知道我必須說點什麼,不然我會後悔自己什麼都沒做。一下課,S還沒有離開教室,我就說:「S我必須告訴你,我覺得很不舒服,你的課對女學生很不友好,你沒有發現嗎,只有幾個男生在笑。男生也可能被強姦的,你居然說他們是幸運的男孩。我實在受不了你們這些傻笑和愚蠢的笑話。」我說話的時候感覺整個教室的空氣都凝固了。
接著他特別熟練的開始道歉了,說:「對不起,謝謝你告訴我,我不是上課前問過你嘛,你也沒有極力反對啊。我只是想活躍氣氛,不是故意的。你知道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真的很壞的。」然後他轉頭對學生們說:「男生們要學會尊重女性啊。」他走之後同學們對我的行為都很震驚,氣氛異常的尷尬,兩個男生指著剛剛在課上一直笑的那幾個男生怪道:「就你們幾個在笑。」然後離開了教室。我也很尷尬,也離開了教室,出去剛好碰上他們倆在談這個事情。男生H說,他當時就知道肯定有女同學聽了會不舒服。但他的出發點是加拿大對談性比較開放,所以東亞的學生會受不了。不管怎樣他們倆還是對我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剛好路過了一個我不認識的男老師問我們怎麼了,男生K就給這個老師介紹了一下,我跟他講了幸運男孩的笑話。這個老師說:很抱歉你們經歷了這一切。有些笑話是只適合只有男生的時候講的,當場合里有女生的時候,應該考慮女生的感受。我又呵呵了,這不就是活脫脫的川普更衣室笑話嗎,只有男生在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男生被強姦是幸運,而且覺得好笑?我對這個項目的男老師的性別觀感到絕望。果不其然,後來一個代課的男老師,放了一個做漢堡的視頻,裡面的廚師說:「漢堡包就像寶貝兒,簡單又美味,你不想操寶貝兒太狠對吧。」這個老師還專門解釋了寶貝兒就是性感的美女穿著比基尼在沙灘上。我已經沒法舉手告訴他這樣不妥了,我不想我的同學們把我當怪物。
04
試圖報告教學問題
在發現了這些問題之後我準備去找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反映一下。項目負責人B先生,給我的時間很少,他態度倒是友善,我講到R老師教學質量差和欺負學生的事情的時候他顯然不驚訝,好像早就知道這回事並且不打算解決,他馬上就進入了打太極模式。問是不是我自己的感覺,別人沒有這個問題。我說很多同學都有這種感受。然後講了性別歧視的問題,他覺得倒是有點新鮮。然後他說我們這兒有規則的,在我們加拿大課上出了問題學生要直接告訴老師。如果還不行就告訴班級代表,班代表再向全班學生諮詢,再去代表會反應問題。要是還不行,才來找我的,不過沒關係你直接來找我我還是會處理的,放心好了,交給我交給我。我說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些規則,也不知道班代表是什麼。然後他就帶我出去看一個表誰是我們班的代表,結果發現我們班並沒有代表,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種踢皮球和糊弄人的手段我是相當熟悉的,我覺得情況不妙,之後發了好幾封郵件問他準備怎麼處理,我願意隨時溝通。他的回復都很敷衍,還把我的僅有三個字母的名字都拼錯了。
參加班代表大會
之後就來了老師說要給我們班補上兩個班代表,除了我沒有人願意當。同學們都覺得這個制度很傻,反映了也沒有用,還浪費時間,顯然他們的判斷是對的。我還是認真的收集了同學們反應的問題,去參加了這個代表會。負責這會的老師是一個白人女性CC,她答應給我五分鐘。我說:第一,我們班沒有班代表,現在已經是倒數第二周了,也沒有人發現。她馬上回答我說,他們知道,然後他們放棄了給我們選班代表。我心想這人是傻的嗎,還要把自己的責任搞得更嚴重。然後我開始講R老師欺負學生的事情,她又立刻打斷了我,說我們這裡是不能直接講老師的名字的。聽到R的名字,其他的代表們都發出了默契的笑聲,顯然這個老師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我繼續講,講到老師上課講性別歧視的內容。CC已經炸毛了,她邏輯非常混亂,然後盛氣凌人的懟我。說我們文化不一樣,我們用的材料你們國家看不到,只要你想留在加拿大讀書,就要熟悉我們加拿大的規矩,我們加拿大的文化,你們要學會批判性思考。本來五分鐘的內容她打斷了我8次,最後我一共用了十幾分鐘,其中有2分鐘她一直不停的在講話不准我插嘴。不過我憑藉多年來懟直男癌的經驗,還是用3歲兒童口語水平理智的講完了我的所有觀點,講完我就的離開了這個代表會。說真的要是換成別人,或者是幾年前的我,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當場哭出來。說好的有問題可以在這個會裡講,到了之後又不讓說,怪我做得不合規矩,給我的代表會規則介紹文件里根本沒有提過任何她告訴我的規矩。
我回家後給我的室友們聽這個代表會的錄音,聽完後他們都氣的吃不下東西。後來我從加拿大的朋友那裡得知,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遇到問題要直接和老師說這樣的加拿大規則。他們有個獨立於學校和學生的第三方,專門處理這樣的問題。這個CC的言論是種族歧視。本來我們還在猶豫要不要把這事繼續往上捅,現在發現這個項目的制度實在是爛透了,我們下定了決心要把事情搞大。
05
我的分析
我意識到我踏入了加拿大的一個灰色地帶,用我的室友懌文的話來說,這是一個SFU大樓里的平行世界。一邊加拿大政府以他們的多元政策為榮,SFU喜歡以對國際學生友好標榜自己,很多老師和學生都在意這些社會議題。但就在他們身邊這樣的事情發生著卻沒有人知道,非常的諷刺。
這和語言項目學生的組成很有關係,在這裡權力非常不平等且不受制約。這些學生:年紀小、外國人、來自東亞、英語不好有了問題也沒法講清楚、孤獨缺乏支持、大部分的學生都需要這裡的學分不敢惹麻煩,不需要學分的人會很快離開,發現不好頂多之後不再來了也不會搞事情。
學生代表會制度只是個wei穩的擺設,它的存在就是假裝有渠道可以解決問題。學生的訴求在這裡無法被採納,他們利用信息不對等向學生撒謊,用所謂的種族差異和加拿大文化、加拿大制度壓學生。提出尖銳問題的學生要麼被打壓要麼被冷漠對待,之後便不再反抗,形成習得性無助。
我的朋友圓圓說到這背後還有教育系統的新自由主義化的問題,大學設計出這種:先上語言班再上預科班再上本科的模式本來就是一種變相的販賣學歷。因為學生花了很多錢來買學歷,就好像所有人都可以對教育不當真了。能不能學到知識提高技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了,因為他們是花錢的,拿到學分就好啦,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如果顧客不主動要求提高服務品質,而且樂意掏錢,商家當然能多偷懶就多偷懶了。
結果就是形成了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結界,一些混日子的人在這裡作威作福。這些顧客大概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他們像綿羊一樣聽話順從,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會先把自己給說服了「這不是什麼事兒,挺好的,挺好的」。而且還不心疼自己的錢,因為家裡有錢且錢是爸媽的自己花起來沒有概念。
我的出現真是太巧了:我是個搞社會運動的專業戶;我不需要學分;在這裡有一些有正義感和行動力的朋友;而且我很窮,我在乎我花出去的每一分學費。總之欺負到我頭上這事我是管定了,就當是一個加拿大深度旅遊項目吧。
06
行動
我和我的豪華6人博士生團隊寫了一封精彩的超長舉報信,寄給了這個項目上級學院的院長,並抄送了副校長和校長辦公室。還找了所有看起來相關的機構,例如ren權中心,國際學生服務中心,婦女中心等等。在信的開頭把我最唬人的名頭(全球百大思想家啊,聯合國婦女署的獎啊,給紐約時報寫過評論啊……)都擺上了,還附上鏈接,並且表示如果這事兒搞不定我們願意捅到當地媒體去。托我朋友們的福這封信每一段都寫的很到點,而且時間地點人物視頻截圖等細節都做到盡量精準,最後我們還提了7點建設性的意見。裡面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這個學生代表制度需要重組,不能再由項目內的人負責。考慮到學生們的狀況,最好是有高年級的會同樣語言的國際留學生參與到學生代表會。並且賦權這些學生,告訴他們有什麼權利,什麼是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發生問題有哪些渠道可以尋求幫助。
後來我們還設計了一個簡易的英文、中文、日語韓語四語調查問卷,大概發了五十多張。從這些問卷里還收到了項目存在老師故意在後期把學分改低,好讓學生不能升等級,或者亂給分等問題。
07
階段性的勝利
在這封信寄到院長那裡之後,院長給了我及時的回復,並且約了包括負責人事管理和工會相關的代表,負責學生舉報的第三方,我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在開了個會。這個會開得非常正式,雖然我們總共只有5個人,她們還是專門開了一個有一整桶咖啡和一整桶茶以及茶點的大會議室,參會的校方的人都穿得很正式,考慮到問題複雜而且我需要翻譯所以預定要開兩個小時。負責人事管理的老師仔細的就我在信上提到的教師失職的問題進行了確認。院長看起來很像個拉拉。她們說因為涉及的部門比較多,而且快要放假了,所以會在2018年1月底給我一個回復。我接下來的目標是讓他們把學費退給我,然後是開除這些老師,再之後是改革這個語言項目的制度。
08
同學們的反應出乎預料
我的同學們都很可愛,很好相處,就連裡面最玩世不恭的學生,也是有禮貌而且樂意幫忙的。從我開始懟老師和當班代表之後,同學們也有了不同的反應。其中有三類比較明顯:1,知道這裡有問題,想要改變的;2,對這裡不抱希望的;3,努力不在乎的。
我的同桌A屬於第一類,在我當堂告訴S老師他的行為不對的第二天A告訴我,她昨晚睡不著一直在想這個事情,覺得我很勇敢,覺得女權主義比她之前想的更複雜。第二類的同學很多。有的對未來很灰心,有個同學告訴我,以後去到預科班老師會對待學生更差的,越往後會越差,所以現在要知足不要搞事。有人認為R老師還不算太差,因為R對其他班更差,以前更差,這裡很多老師都很差,這麼對比起來我們經歷的也不算什麼,要知足。第三類例如有個同學雖然從來不遲到,但是當老師的課間休息時間了20分鐘還不回來上課,有人抱怨一句,他就自豪的說:「反正我不在乎~」。還有例如當別的學生抱怨R老師不好的時候有的同學會說:小事小事啦,你太小氣了。
開始的時候我了解到同學們的一些消極的想法也會很沮喪。會懷疑自己做這些到底圖啥,花著自己和朋友們有限的資源和精力,來幫這群根本不在乎的有錢小孩爭取他們根本不想要的東西?但最後我還是放下了仇富情緒,他們在這個環境里確實是弱勢的一方,也是需要被賦權和教育的。我能理解很多反應都是處在不利的位置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而且不管何時何地不反抗總是常態,反抗才是奇怪且珍貴的。
09
過程中對自己的覺察
在這一系列對老師的活動中,我發現自己在這些年搞女權運動的過程中鍛煉了一些專業技巧。也有相應的心理素質,例如面對氣勢洶洶的攻擊可以鎮定的說完自己想說的話,懟起人來有條理有底氣。
我還明顯的感受到因為環境里其他人的反應和自己不同而產生的自我懷疑。剛好有個老師上課時講了一個古老的心理實驗,一個心理學家請了一個志願者和一堆假裝成志願者的演員一起回答一些很簡單的選擇題。都是讓人選擇哪兩條線一樣長,演員們會一本正經的給出一個同樣的錯誤的答案,志願者往往開頭還會堅持自己的意見,到第三四題就會用疑惑的聲音跟著其他人講同樣的錯誤的答案。在我的年輕的同學們當中,大部分人都不贊同的我的觀點,也很少有人和我有相似的反應,我往往也會自我懷疑。但是當我和我的朋友們聊起當天的見聞時,朋友們的反應總會讓我安心知道不是自己有問題,他們還會給我更多關於這些事情的分析,有同路人的支持真的太重要了!
10
結語
這大概得利於這裡的人以政治正確為榮,報紙上也常有關於性少數,多元群體等的新聞。加拿大的朋友告訴我溫哥華是很有運動傳統的城市,很多年輕人熱心參與幫助無家可歸者的服務,保護租戶權益的運動,許多商店門口也貼著LGBTQ友好的貼紙。正是這些時刻準備著並不斷在抗爭的人們,維持了一個相對友好多元的環境。雖然如此,這裡還是有大量社會問題存在,從這個語言項目種族歧視的事件可以看出,只要稍有權力不對等又缺乏反抗的環境,情況就會很糟糕,他們在應對具體的事件時非常被動。
我們雖然無法直擊制度本身,沒法一口吃個胖子,做事情的時候會感到孤立不被理解,會受到額外的傷害。但如果自己在可以做些什麼的時候不盡自己的力量去爭取平等的話,我會受到更大的挫傷,形成惡性循環,陷入虛無主義。而進行改變外在世界的行動的時候,除了傷害和花精力之外能得到更多,例如發現自己真是宇宙無敵一級棒,在實踐中變得更自信。也會結識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得到很多成長。這真是一個很特別的旅遊項目和加拿大研究課。
最後,保存希望是最重要的,不指望能改變世界多少,至少能不被世界改變。
以上
打賞棒棒的我


TAG:削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