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拉丁智能何孝珍:針對個體的AI教育,重在人機協作

阿拉丁智能何孝珍:針對個體的AI教育,重在人機協作

阿拉丁智能創始人何孝珍

語言應用和兒童發展專家。RFC(智能服務機器人國家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負責媒體關係和互聯網領域資源整合。跨學科複合型人才,連續創業者。

在AI機器人該扮演怎樣的角色上,何孝珍的觀點是:AI機器人不是替代老師,而是人機協作。AI+老師(家長、社會),可提升教育效率,針對兒童個體提供服務,促進孩子快樂成長。

阿拉丁智能創立於2015年,專註兒童發展,研發AI引擎和智能機器人。截至目前,已自研合研多達十款產品。

阿拉丁智能利用AI引擎模塊,實現多輪對話、情緒投射與反饋、人臉與聲紋識別、語音控制走動、連接智能家居、雙向視頻拍攝分享、遠端控制,裝載到產品上。

AI引擎產品有:兒童專用對話引擎、情緒心理引擎、音色模擬引擎等;機器人產品有UU陪伴機器人、體檢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和UU手錶機器人等。

自研UU手錶機器人

2017年3月,阿拉丁智能推出可穿戴—— UU對話學習手錶機器人,UU智能機器人是能自然對話會學習的手錶機器人,也是阿拉丁智能的自研產品。

做高度集成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才是品牌突圍之道。UU手錶機器人就是高度集成的一款產品,該產品含有視頻、全語音交互、遠程進行啟動和控制等多功能集一體。

UU手錶機器人運行系統上,通過與騰訊合作,利用QQ和微信用戶進行LBS位置校準,在不開GPS的情況下,可以實現0.2秒定位。家長在無法找到孩子時,可以在手機端向同城QQ用戶發出SOS,讓全城網友助力找人。

另外,在UU對話學習的手錶上,家長無需下載APP,也可以在手機QQ上,與孩子共同設置習慣養成計劃,機器人會用語音提示孩子完成,讓兒童逐漸學會管理自己。

和傳統手錶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在於,當學生與UU對話時,通過聲音的判斷出情緒,利用AI引擎技術,收集情緒、識別情緒後,根據年齡進行心理分析,然後再做親子建議,最終反饋給家長。阿拉丁智能創始人何孝珍表示:「我們更重要的是促進兒童發展,幫助每個孩子。

另外一款UU陪伴機器人擁有深度語義系統,是一款能走會說懂情緒的高度集成智能機器人。使用多麥克風陣列,實現10米內喚醒5米距離的有效交互,識別語音和理解語義的速度都達到0秒級水準。在語義處理和理解的準確性上,居於國內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先位置。

據何孝珍介紹,UU系列機器人將陸續推出市場。公司也開放了兒童智能交互系統給業內機器人廠家,包括教學輔助、家庭陪伴、兒童體檢等數十種產品。將持續推進與小米等硬體廠商的合作,會把交互服務用於更多產品。

走在探索的路上

教育一直都是工業化、標準化,其實真正教育呼喚的是對個體的幫助,如何實現對個體的教育服務。何孝珍認為,認知孩子很重要,認知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智能設備。

自創辦阿拉丁智能之初,何孝珍就想去為孩子服務,為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是她一直在考慮的問題,最終她認為,應該是對孩子提供個體的認知,並且反饋智能服務。

「我們好像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何孝珍對物聯網資本論說。

在硬體上,何孝珍把機器人產業鏈條每個部件都摸透了,也具備了對供應鏈的把握能力。產業鏈的電池、屏幕、麥克風等機器人身上每一顆螺絲釘都是何孝珍親自去和供應商談自己的需求,並直到找到滿意為止。在軟體上,獨立開發晶元。「開發晶元對於一個做機器人的公司來說過程太痛苦了。」何孝珍深有感觸地表示,痛苦也要做,因為如果不做晶元,一些機器人所需要的功能沒有成型的,拿來也不能直接用。

在一個沒有成型的機器人晶元前,需要何孝珍自己去判斷。何孝珍認為,服務這個群體就要了解它,前期做大量的調研和觀察。觀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群體當前的生活狀況的需求以及未來需求。它未來需要什麼就是我們現在積累的數據;第二,將來能夠提供的服務。從這兩個維度來定位當前產品的功能,功能定義之後,通過硬體和軟體來共同打造產品。

何孝珍認為,好的機器人一定要具備某種可靠專業的服務能力。智能機器人智能只是它的一個技術手段,它真正要實現的還是服務價值,在具體服務的需求中去發揮價值。

何孝珍未來希望構建兒童生態。阿拉丁成為總分發平台和行業內的夥伴進行合作,比如和阿凡提的合作就是業內整合的典範:阿凡提搜題,阿拉丁講解。

安全是基礎

兒童手錶安全一直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前不久,媒體報道德國因兒童電話手錶的監聽功能,而被禁止銷售。阿拉丁將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對此何孝珍表示:「 安全是基礎,我們在安全上做了升級,UU手錶機器人,在兒童個人數據上採用「量子密鑰」級安全設置,禁用公共場合的遠程監聽,不開GPS即可實現0.2秒定位。另外還可以尋人、設置電子圍欄、歷史足跡等功能也是在安全上做了升級。」

目前我國已超過2億多中國兒童,何孝珍看到了兒童是一個巨大市場。同時分析了未來兒童智能設備的發展趨勢

首先,從市場佔有的速度來看,真正智能交互手錶會直接越過電話手錶,而未來智能設備的普及一定是從兒童開始的。

其次是材料的革新。如今產品使用的都是硬性材料,未來將會有柔性材料進行替代。

最後是電池的變革。市場現有的電池都是普通的鋰電池,以後如石墨烯電池等一些新型材料有望運用在兒童可穿戴智能設備上。

當產品和技術不斷成熟後,何孝珍希望把公司做大做強,開始進行融資計劃。「近期我們計劃A輪融資約6000萬。」何孝珍直言,這是阿拉定智能創業2年來第一次融資。

創業初期,何孝珍把自己的錢全部投入進去了,一頭扎進兒童機器人行業中,通過2年的努力,如今技術、渠道、產品等都已具備,對於融資何孝珍信心滿滿。

何孝珍眼中的物聯網

我覺得物聯網是分散式的存在,它不一定要成為集成的某種形態產品,它應該分布在我們生活各種場景的各個位置,或者說比如家裡的牆壁、屋頂、燈光等各個地方,然後它們之間又互相形成通訊和協作。比如有教學場景、安防和社區場景、家庭場景、汽車場景等分散式系統,機器人在家裡它可以與燈、窗帘、電視、空調進行交互,將物聯終端分布在各個電器中。機器人成為交互中的一部分,可控制燈的開關等一系列操作,如我心情不好時,機器人識別後會做燈光、溫度調整,這是我看到未來物聯網的特點。

AI、機器人、物聯網,都圍繞著個體的人提供服務。

本文為物聯網資本論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掃碼添加客服

拉你進入交流群

物聯網資本論

物聯網產業第一財經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網資本 的精彩文章:

「看臉時代」還有多遠?

TAG:物聯網資本 |